王晓梅
玉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与加工价值,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与其他农作物相比,玉米还具有产出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因此更适合广泛种植。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北方玉米的产量,对影响玉米增产的种植方法进行了探究。
一、选种与种子处理
1、选种
玉米的产量不仅仅受到气候、土壤、肥力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种子本身的影响,因此,科学的进行选种,有助于实现玉米的增产。就选种工作而言,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根据北方易发的病虫害进行选种。病虫害会严重威胁到玉米最终的产量与质量,选择抗病性强的种子有助于降低玉米患病的风险。第二,根据区域特色进行选种。根据种植区域气候、土壤等选择相应抗性的玉米品种,有助于在稳产的基础上实现高产。值得注意的是,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是由粒重、单穗粒数以及单位面积穗数共同决定的,因此,在品种选择的时候,不要盲目追求大穗。
2、种子处理
对选择好的玉米种子进行晾晒、浸泡、药剂搅拌等处理,可以有效的提升种子的出芽率和最终产量。另外,相关人员应该在种植开始前对首次播种的品种做发芽试验,能降低种植的风险,为确定播种量提供科學依据。
二、科学的种植方式
1、种植技术
为了实现玉米的增产,在种植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因地制宜的进行播种,根据土壤的墒值判断玉米的种植深度,一般来说,玉米播种的深浅度在3厘米左右时更有益于玉米的生长。第二,在玉米长到五叶期时,应该进行去叶处理,即用镰刀将玉米植株第一片叶以上的叶片割除,第一片叶则用手摘除,这一举措有助于稳固植株叶茎并减少秃尖,实现玉米增产,据往年数据显示,经过去叶处理的玉米与未经过处理的玉米相比增产了30%左右。第三,在玉米抽丝中后期,应该对其进行折尖处理,即用手将植株上部的第二片叶和第三片叶之间折出一定的角度,这一举措可以有效的降低玉米的空杆率,实现增产。第四,在玉米雄穗刚刚抽出但还没进行授粉时,摘除一定数量的雄穗会减少玉米生长过程中养分的消耗,实现玉米的增产。第五,在授粉期,还应该加强巡视的力度,对玉米顶部迟出花丝进行及时的人工授粉,避免秃尖、缺粒现象的发生。
2、种植密度
玉米是一种独株单穗粮食作物,并且对穗数的调节能力比较差,容易因病虫害等原因造成秃尖、空杆等现象,造成实际产量严重低于预期的情况。在此背景下,为了有效的提高土地、光照、肥水等资源的利用率,就应该对玉米进行合理的密植。据以往经验可知,若想667m2产量达到1200kg左右,保苗率在5000株,就需要控制植株的间距为20cm,玉米与其他矮株作物的种植间隔按照4:6或者4:4的比例进行间种。
3、地膜覆盖
在我国北方等地,春夏时较容易出现干旱现象,又因为部分农户不具备有效的灌溉条件,很难满足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玉米的减产。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合理的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其具有几下几个优势:第一,在春季低温时,可以增加土地温度,满足玉米成长所需。第二,由于地膜的气密性较强,因此在夏季高温时,能减少因蒸发溢出的水分,保证薄膜内部土壤湿度恒定,有利于玉米根系生长,并能缩短灌浆周期,提升效率。第三,薄膜还能减少水土流失现象,改善水土运动规律进而保障土壤养分状态。
4、机械化种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大型机械设备解放了人力与物力,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手。在我国北方玉米种植中,应用机械化设备一方面有助于抢占农时,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深耕土壤、压实土壤等技术的应用水平,从而提高种植质量。
三、土地耕作与植物套种
1、土地耕作
玉米种植方式的选择,应该基于种植地区的环境状况与土壤特点。在北方种植玉米,可以在土地温度保持在15度左右时进行深松并同时播种。在正式播种前,为了防止玉米扎根在犁底层因土壤过紧导致根系发展不良的情况发生,应该用机械旋耕,打碎犁底层主体,进而提高深层土壤的保墒储水能力,促进玉米根系更好的吸收养分与水分。值得注意的是,玉米的深松不应该太过频繁,保持三年一次为宜。
2、植物套种
在玉米种植时,可以选择与大豆或红薯进行套种。当玉米与大豆进行套种时,一方面玉米和大豆都有相应的种植补贴,能增加农民经济收益。另一方面,豆类植株可以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元素,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满足玉米生长所需,而玉米则可以分泌出大豆根系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大豆与玉米的套种是一种经济、环保的种植方式。而玉米与红薯进行套种时,有以下几个优势:第一,玉米与红薯结果实的空间不冲突,这是因为玉米在植株上方结果实,而红薯则在土壤深处结果实。第二,玉米重氮肥而红薯需钾肥,两者并不争肥,有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第三,根据以往的种植实践发现,进行红薯与玉米的轮作时,田间杂草量有效减少,降低了除草的经济成本,进而提升了农户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