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霞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其宗旨就在于改变以往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状况,改变教师一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从改革课程结构和内容以及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入手,将我们的教育从培养“知识型”学生的教育转变到培养“能力型”学生的教育。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若仍单纯按照以前的学科体系,分门别类严格按照知识点来教授教材内容,一方面不适合当前知识越来越呈现跨学科、综合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内容繁杂与体系庞大,也不适宜学习者的学习和接受,更不用说利用其来进行主动的探索式学习。因此,必须要在学习内容及其组织方式上有所革新,从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呈现方式上寻找出路。主题式学习就是其中一种很有益的尝试。
一、网络教育环境下的主题式学习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基本素质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如何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教师要唤起学生学习内部驱动力,带领学生走向学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首先要研究学法,这样才能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通过主题式学习的开展,将先进的教学手段融入课堂,使学生把学知识和学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充分组合,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主题式学习的学习设计
由于主题式学习是一种围绕特定主题的“开放式”的学习,学习者在学习时具有一定的自由度,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一点表面上导致教师在进行学习设计时无章可循,无本可参,但实际上这种学习也是有其自身特定规律的,一般的主题式学习设计可以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学习设计:
1.确定主题
这是基于网络的主题式学习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步骤之一。主题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与教师的经验、校内外的教育资源状况,由师生共同决定,或者由教师决定。当然,在一个主题中教师所要考虑的不可能所有方面都能兼顾到。
2.学习内容和学习者分析
这里的学习内容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既定的学习内容,而另外一类是内容不确定但反映主题和所学主题紧密相关的学习内容。“计算机发展的催化剂-CPU”主题中CPU的组成、功能、工作原理就是书上要求学习内容的一部分,是既定的,而CPU的发展史、CPU的型号、价格及经营状况、如何选择CPU,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等。这些内容是书本中没有的,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中也不一定有,需要教师根据需要自己重新收集和把握。
3.制定学习和指导策略
在指导“主题式学习”时,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
(1)适当的心理匹配策略;(2)恰当的归因控制策略;(3)及时的交流沟通策略;(4)适中的期望效应策略;(5)鼓励自我表现的策略。
4.调研和初步的资源准备
笔者给学生准备的资源分两类:一是传统资源,二是网络资源。
5.主题的结构化分析
在确定主题,并对主题的相关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后,需要对要呈现的主题进行结构化的分析,即对主题的相关内容按照结构进行拆分,提炼出该主题的“目录”或“提纲”。
三、网络教育环境下主题式学习的实施
基于网络的主题式学习的实施分两个阶段完成: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以下是教师在实施基于网络的主题式学习时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笔者首先将主题式学习的目的、意义及校园网的应用等向学校领导作了具体说明,争取学校的支持。学校从课程安排、校园网的使用等都给予很大的支持,而且还专门在校园网上开设了主题式学习网站,提供BBS留言板,为我们在网上的交流提供方便。然后笔者又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教师必须明确教学任务;第二,认真、细致地做好学习设计;三、制作本主题的主题式学习网站。
2.实施阶段
因为高二的学生虽然学了一些计算机知识,但没有学习PowerPoint和网页制作,所以在实验开始的前两周,我先对实验学生进行PowerPoint和网页制作的突击培训,培训过程中教师只对重要内容作讲解,主要还是通过学生的自学。这样学生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前适应主题式学习这种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节省上课时间,让学生信心百倍的进行主题学习。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我们发现在开展主题式学习时,需要注意和解决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重视主题的完成,但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吸收传统教学法的长处,把总目标细分为一个个小目标,每个小目标体现在完成主题的小模块上,从而让学生建构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知识框架。
(2)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并不能认为教师的任务就减轻了。其实教师的职责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还加重了。因为教师不但要对任课科目融会贯通,随时回答各类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且还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培养协作学习的气氛、监督计划的完成、审核主题的选取等。
(3)学生分组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由于采取分组协作学习的方式,所以分组的原则、组员的搭配、工作的分工、成员的数量等等直接影响着组员的学习。实验证明,每组人数控制在4-6人,人多“手脚乱”、意见不一;采取互补方式进行搭配,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组员分工要明确,防止出现依赖思想。
(4)由于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的发展,但还应当注意学生的两极分化。特别是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的自學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容易产生依赖思想,无所事事,所以要结合推行“一帮一”的措施,安排学习先进生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帮助和矫正。
(5)信息资源相对匮乏。主题式学习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情境性问题的产生与主题探究的不断深入,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不可能预先准备,甚至对学习者来说会十分陌生。为了尽快地解决问题,就需要学习者通过各种途径尽快搜寻与问题解决相关的信息。事实上,尽管网络博大精深,是信息资源获取的主要来源,但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的信息往往湮没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并不十分适合学生使用。这意味着开展主题式学习的时候,不仅需要寻求新的信息获取手段,更需要寻求更为有效的信息获取方法。
主题式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我国当前推行新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多门类知识的综合,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呼声中凸现出来,在实践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学习模式的变革。网络的出现,以其海量的资源仓储,便捷的交流空间,广阔的展示舞台,为主题式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网络已经被人们认同为进行学习的一个有力的工具和高效的手段,基于网络的主题式学习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