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坚持文艺创作的正确方向

2021-11-25 09:42柯周超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过度当代艺术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

关键词:文艺创作;艺术批评;

近些年来,从每年举办的大大小小的展览、艺术博览会、艺术拍卖等可以很清楚、快速的了解到我国的文艺创作现状。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文艺创作确实是在努力的跟当代社会接轨,这里面不乏具有代表性的、具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如当代艺术家徐冰的《天书》系列作品、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作品、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建筑等,这些作品因与我们的时代民族、日常生活,又或人的命运紧密联系从而取得极大的成功。但是还应该注意的是,因为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那样的一个特殊时期,从这个背景之中生长出来的我们的现当代文艺创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习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就我国的文艺创作现状总结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

在我看来,我国当前的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外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过度西化”。这是针对当代艺术的发展而言。我国的当代艺术由于其特殊的发展背景,在西方艺术体系的冲击之下失去了自我,完全否定自己的传统。这在我们现当代的许多作品中都能够找得到证明,在这里就不作具体举例。很多自以为在搞当代艺术的人实际上只是对西方的当代乃至现代艺术中的观念、形式进行单纯的挪用。当然,也存在许多浑水摸鱼的作品,美其名曰“抽象”,实则“欺世之作”。况且,抽象艺术还只是20世纪前半叶的西方现代艺术。

其次体现在“过度商业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市场、商业、资本似乎无孔不入,我们的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都毫不例外受到了商业的影响,在绘画、音乐、电影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来。商业所带来的不一定都是坏的方面,但是过度商业化之后,艺术本身的精神和意义就越来越淡薄了。在绘画创作方面就是各种低俗的、内容空洞的、形式感夸张的的作品层出不穷,在音乐和电影电视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电影院新上电影我们看完之后完全不知其所云,音乐听过一次之后不想再听第二次的主要原因吧。

最后体现在一种“过度个人化”上,个人化的艺术创作不能说不好,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过度个人化的作品显然不太应景,甚至很多时候会显得与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当然现实社会在中也存在很多不好的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需要通过这种艺术的方式去唤醒人们的思考或者提醒人们注意的。

那么,如何去找到并坚持文艺创作的正确方向?我个人认为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把握的是我们的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如何让文艺创作既来源于我们深厚的传统,又能使其在我们的当代社会中展现出其当代价值是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的。其次要把握的是创作和商业的关系,艺术的发展当然离不开商业,这在我们的明、清时期就已经得到了极好的印证,那么如何去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使我们的艺术创作更加单纯、更加接近艺术本身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还应该去把握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让自己的艺术创作既能表达个人又能够体现社会、时代的特点,这决定了我们的艺术创作是否能够对社会產生一定的积极意义。在这里,文艺批评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当然其前提是客观的批评。

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

有了真正的批评,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越来越好。文艺批评就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不能因为彼此是朋友,低头不见抬头见,抹不开面子,就不敢批评。作家艺术家要敢于面对批评自己作品短处的批评家,以敬重之心待之,乐于接受批评。

宋代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不仅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济世情怀,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的艺术创作终极理想。当然,作为艺术从业者,除了宏大的理想,也需要真实的个人表达,抒写来自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这正如习主席在座谈会中提到的:我们既需要现实主义精神,也需要浪漫主义情怀去关照社会和个人。

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

参考文献:

[1]赵明仁.《坚持文艺批评的正确方向》[J].光明日报,2015年01月08日15版.

[2]刘勰.《文心雕龙》[M].作家出版社,2017年06月.

作者简介:

柯周超(1995-),男,汉族,湖北黄冈人,研究生在读,当代艺术研究,湖北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过度当代艺术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画与理
Do you share too much online? 你是 “分享控”吗?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当下流行“过度病”
马路奇遇记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