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魏晋南北朝介于两汉、隋唐之间两个大一统的朝代之间。东汉王朝崩溃之后,魏、蜀、吴三国鼎立,持续半个多世纪,此后经过西晋的短暂统一,又陷入南北朝长期分裂之中。南方历经东晋、宋、齐,梁、陈多个王朝。在北方,鲜卑、羯、氐、羌、匈奴、小月氏等民族与一些汉人势力,建立多个地方政权,彼此纷争,即所谓的十六国。此后经过的北魏近一个世纪的统一,又接续了东魏和西魏的对峙、北齐和北周的分治,直到北周灭北齐,隋代北周灭陈,中国才重归统一的局面。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下,其南北各自代表的建筑艺术,各具自己的独特风格,又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关键词:长期分裂,大一统,地方政权,建筑艺术,独特风格,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第一节:北方房舍建筑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地区战乱频仍,经济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但在曹魏,西晋,北魏等政权统治下也经历过局部和短期的稳定,这时期北方地区以城市为中心,各种建筑形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对后来中国建筑方面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曹操在建安九年开始营建的邺城。位于今河北临漳县。黄初元年,曹丕称帝以此为都城。后赵,冉魏,前燕继续沿用该城。因为其遗址以南还有东魏,北齐时期的邺城,故被习称为“邺北城“。邺北城平面成横长方形,南北3460米,东西2800米。中央有横贯东西的大道,大道以北为宫殿区,皇家苑囿铜爵园和贵族富家所居住的戚里。大道以南是一般衙署和居民里坊。西北部地势高起处筑铜爵,金虎,冰井三台,居高临下,可鸟瞰全城, 具有军事的优势。中央的南北向大道从南墙正中的中阳门直达宫城正门,正对宫城内的正殿。该城在营建之前经过了较严格的规划,布局规整,对以后的都城营建产生了重要影响。
北魏初都盛乐,道武帝拓跋珪(天兴元年398年)平定山东六州,专程前往曹魏邺城“巡台登榭,遍揽宫城”,徙山东河北吏民十万余口随之迁都平城(位于今山西大同),仿拟邺城北宫南市的规划建造平成都市。 北方统一之后,平成发展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南郊的明堂是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其特点是“上圆下方。四周十二户九世”建筑。兼有祭祖,布政和天文观测等多种功能,是典型的中原式礼制建筑,反映了鲜卑政权汉化过程中在文化正统性上和南朝的竞争。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开始经营的洛阳城是这一时期另一座重要的城市。由于佛教的兴盛,洛阳城的佛寺多至1367座。寺中。高塔林立,形成了这一时期城市特有的视觉形象。
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在邺北城以南增建南城,习称邺南城。其整体平面为南北纵长的长方形,东西约2800米,南北约3460米,出于防御的目的,其南墙两脚为圆角。宫城居于北侧中央,城内的街道三纵三横,穿过南墙正中朱明门的大道正对宫城各主要宫殿,为全城南北中轴线。
随着城市的兴盛,这一时期的建筑技术与艺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一个标志性的变化是斗拱的进一步成熟。在河北邯郸响堂山北齐石窟第一窟的窟檐来看,至迟在6世纪晚期柱头铺作就已使用五铺作的斗拱。从云冈石窟的雕刻以及墓葬壁画中所见建筑的立面形象,可知殿堂屋宇出檐更加深远。既利于遮蔽风雨,又使得建筑举高增加,扩大了室内空间,改善了采光条件。与建筑技术的发展一致,一些重要建筑的装饰也日趋繁华。
这时期的人们还特别注意居住环境的改善,皇家和士人园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园林的兴盛,对于人们的生活习俗,乃至文学和艺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南方房舍建筑特征
东晋定都建业,改称建康。为在政治上立足,表明自己是正统王朝西晋的继续,东晋在都城建设上按魏晋洛阳模式改造建康。
把宫城东移,南对吴时的御街,又把御街南延,跨过秦淮河上的朱雀航浮桥,直抵南面祭天的南郊,形成正对宫城正门、正殿的全城南北轴线。御街左右建官署,南端临秦淮河左右分建太庙、太社。经此改建,建康城内形成宫室在北,宫前有南北主街、左右建官署、外侧建居里的格局,城门也增为十二个,并沿用洛阳旧名,基本上符合洛阳模式。建康南迁人口甚多,加上本地士族,遂不得不在城东沿青溪外侧开辟新的居住区。建康有长江和诸水网航运之便,舟船经秦淮河可以东西两方面抵达建康诸市,沿河及水网遂出现一些聚落。为保卫建康,在其四周又建了若干小城镇军垒;为安置南迁士民,又建了一些侨寄郡县。
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立宋,史称刘宋。从此进入南朝,齐梁代兴,经济更为繁荣。这些环建康的城镇聚落,如石头城、东府、西州、冶城、越城、白下、新林、丹阳郡、南琅琊郡等,它们的周围也陆续发展出居民区和商业区,并逐渐连成一片。史载在梁朝全盛期,建康已发展为人兴物阜的大城市,它西起石头城,东至倪塘,北过紫金山,南至雨花台,东西南北各四十里的巨大区域,人口约二百万。建康未建外郭,只以篱为外界,设有五十六个篱门,可见其地域之广,是当时中国最巨大、最繁荣的城市。
东晋和南朝的建筑不仅遗物不存,连图像也没有保存下来,只能结合文献,参考日本飞鸟时代建筑来探讨。在南朝史料中,记有荆州玉泉寺大殿,说它面阔十三间,只用二行柱,通梁五十五尺,明确指出它是全木构架大型建筑。史料中还说梁朝建了很多木塔,三、五、七、九层均有,大都平面方形,有上下贯通的木制刹柱,柱外围以多层木构塔身,柱顶加金铜宝瓶和若干层露盘形成塔刹。这种塔的形象和特点与日本现存飞鸟时代的塔,如法隆寺五重塔、法起寺三重塔很相近。这二塔都是中心有一大础,础上立刹柱,柱外为多层塔身。每层塔身檐柱的柱列间加阑额,上为斗拱及梁组成的铺作层,承托塔檐。在塔檐椽上置水平卧梁,梁上立上层檐柱。如此反复至塔顶。各层内柱围在刹柱四周,柱上架枋,形成井干形方框,限制刹柱活动,并承托上层内柱。塔身较高者,刹柱可用几段接成,它們是全木构塔。这两座日本塔都是较小的三、五层塔,但可据以推知南朝建康大爱敬寺七层塔和同泰寺九重塔的构造情况。
对测量数据分析后发现,日本飞鸟时代建筑在设计时都以拱之高度为模数,建筑各间的面阔、进深和柱高都是它的倍数。在多层建筑中,其总高又是一层柱高的倍数,如高二层的法隆寺金堂脊高为其四倍,五重塔为其七倍,法起寺三重塔为其五倍,都以一层柱高为扩大模数。飞鸟时代建筑是日本接受中国影响后最早出现的不同于此前日本传统的新风格的建筑,它所体现的运用模数进行设计的方法应是当时中国的方法,这就证明在南北朝后期木结构设计中已运用了模数。
小结:北方建筑以邺城为代表,南方建筑以建康为代表的。
在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间(220~589年),中国建筑发生了较大的變化,特别在进入南北朝以后变化更为迅速。建筑结构逐渐由以土墙和土墩台为主要承重部分的土木混合结构向全木构发展;砖石结构有长足的进步,可建高数十米的塔;建筑风格由前引的古拙、强直、端庄、严肃、以直线为主的汉风,向流丽、豪放、遒劲活泼、多用曲线的唐风过渡。
在魏、蜀、吴三国至东晋十六国这二百年间(220~420年),建筑技术没有大的进步,南北方的宫殿等大型建筑基本沿袭传统做法。史载东晋建康太庙建于公元387年,长十六间,墙壁用壁柱、壁带加固,可知仍是土木混合结构建筑。当时北方比南方落后,南方如此,则北方可知。
南朝自齐开始,宫殿转趋豪华,官员和士大夫的第宅也曰渐侈大。梁建立后,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在都城、宫室、塔庙诸方面都有大规模建设。北朝的北魏自平城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吸收中原地区魏晋传统和南朝在建筑上的新发展,建设都城、宫室并大修寺庙。南北朝中后期,南方、北方在建筑上都有所发展,在构造及风格上都出现较大变化,是以后隋唐建筑新风的前奏。
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实物,除个别砖石佛塔外,全都不存,目前只能依据北朝石窟壁画、雕刻中所表现的建筑形象,结合文献记录并参考受南北朝末期影响的日本飞鸟时代建筑推知其概况。
综合北朝石窟中的建筑形象,可以看到,北魏在建都平城的中后期(460~493年)建筑,除了山墙、后墙承重的土木混合结构外,还出现了屋身土墙承重,外廊全用木构架的做法。这在云冈石窟中有很清楚的表现。迁都洛阳后,北魏受中原和江南影响,摆脱北方地区特色,建筑水平有所提高,进一步向全木构架发展。从龙门北魏石窟中所雕建筑形象可知,这时木构架的形式已发生变化,由一行柱列上托长数间的阑额改为每间一阑额,插入两边柱顶的侧面,同时起拉结和支撑作用,增强了柱网的抗倾斜能力。这时在柱网上又出现由柱头枋、斗拱交搭组合成的水平铺作层,加强了构架的整体稳定性。经此改进,一般中小型建筑可以用全木构建造了。但是,特别大型的建筑,仍是土木混合结构,最突出的例证是公元516年所建洛阳永宁寺塔,塔为九层方塔,面阔九间,中心五间,北魏宣武皇帝景陵见方全用土坯填充,以保持稳定。
南北两方的建筑,通过长期的政权更替和短暂的统一,各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又相互贯通,相互联系,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建筑在技术上还是在审美视觉艺术上均在中国建筑艺术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参考文献:
《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中国青年出版社
日本飞鸟时代建筑艺术记载
作者简介:
吴凤兰(1999-),女,汉,广西桂平,本科,研究方向:中国画花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