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民族友谊的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路径探析*

2021-11-25 06:56王中强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王中强

摘要: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跨民族友谊一直被认为是改善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它有着提升群际包容,构建积极群际关系的作用。在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范围不断扩大,交流内容也越发丰富,无论是政府主导下的扶贫易地搬迁,还是经济因素驱动下的异地务工,使得多民族混居社区大量出现,在新形成的民族混居社区中,社交距离的缩短,无疑增加了社区内人际互动,消减了社区的异质性,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融。在社区内的民族交融过程中,跨民族友谊建设的重要性便突显出来。 跨民族友谊下的交流互动,会增加与外群体成员交往的意愿,提升对外群体的好感,减少偏见,形成更为和谐稳定的互动关系。这就使得民族交融更加便利,同时为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本文以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文汇社区为例,通过分析“互嵌型社区”中跨民族友谊在民族交融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为多民族混合社区的后续建设提供方案,提高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效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立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新格局。

关键词:跨民族友谊;互嵌型社区;民族交融;共同体意识

前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文汇社区成立于2003年7月,是滨城区建成最早的社区之一,其面积约为0.5平方公里,总人口共计8591人,是个典型的多民族共建社区,社区由13个少数民族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社区总人口的7.32%,其中以回族、满族、蒙古族人口为最多。文汇社区先后获得“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城市民族管理工作示范窗口”等多项荣誉称号。2020年6月被山东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在多民族社区共建过程中,文汇社区创新服务于管理模式,基于跨民族友谊的共情方式,打造了一个具有深厚情感基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模范社区。

一、当前互嵌型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世居空间的束缚,经济发展、公共资源成为人口跨区域流动的核心驱动,民族的分布格局随之发生重要变革,扶贫的易地搬迁,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生长,使得一批批少数民族群众,从乡村到城市,从分散到聚集。更复杂的人际关系,更多元的文化形式,使得社区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民族聚居区空间结构的改变同样代表着中国传统民族关系的转型与重塑。

(一)社区内各民族成员的情感表达和社区参与不足

从90年代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开始,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以生产效率、生产效能为生活工作中的主要衡量方式,各公司、单位纷纷引进或效仿西方的管理模式,使得人际交往方式,人际关系的评价方式都发生重大变革。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效能作为基本准则,过分追求物质需要,情感世界变得越来越脆弱、空虚,同富足的物质生活相比,精神生活却越显贫瘠。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单单物质设备,没有我们称作精神的相配部分,是死的,是没有用的。”互嵌型社区中的居民由于种种原因组合在一起,民族间的异质性使得人们感情交流较少,情感表达不足,发达的工业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人们情感的受挫,更倾向于寻求同质性强的群体进行宣泄。

从社区活动的参与而言,不同民族成员参与社区活动积极性不高,社区参与意识也未被激发,参与方式也不健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内在灵魂,各民族成员在交往过程中,容易以自我文化为出发点进行思考,这就引发了不同的文化注解,所以社区活动对不同文化的群体的吸引力并不相同。同样在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之中,社区的概念被狭义化,只当作个人生理得到休息的地方,并没有起到个人社会关系建设的作用,对社区内关系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族际交流不充分,族际影响不对等

在多民族社区中,相同的民族成员有相同的民族意识,同质性更高,是更容易交往的对象,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交往,由于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需要付出更高的沟通成本,所以在多民族社区中的族际交流不充分,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存在着隐形的分割线,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力量,虽不是正式的社会规范,但却对人起着规范作用,规范着个人的行为与观念。

多民族社区作为一个人际交往平台,不可避免的发生着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并对社区的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存在着文化的強势方与弱势方,处在弱势方的民族,会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潜意识的趋同强势文化,削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使得发展的向度单一化,族际间的影响不对等,容易造成文化上的失落感,精神上的缺失感,使得同一民族抱团而居,分隔愈加难以打破。

(三)文化发展空间不足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严格的公司管理制度,与人沟通交流的需求,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的日常传播空间变窄,传统元素逐渐消失,同质化的生活方式,逐渐取代了民族元素,除了少数的民族街上,日常的商业街很少可以看到类似传统民族服饰、民族语言等元素的出现,对着装有要求的工作场所,更不可能出现,更小的传播能力,减少了文化输入对象的接触机会,狭窄的社交圈也无法提供这种可能。

(四)政府和市场在调节精神需求方面的失灵

政府在多民族社区中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并不能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需求,所施行的民族政策并没有针对性解决民族关系、物质需求等相关问题的政策,政府的大包大揽,使得组织臃肿,结构庞大,政府陷入管理的“内卷化”中。

作为资源配置方的市场,在满足精神需求上同样束手无策,市场所提供的差异化服务,并不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民族群众,无法满足他们的民族性需求,所以在社区的调节与运行方面政府与市场都无法有效发挥管理和调节作用,需要另外的方式来完成民族互嵌的深层次融合。

二、跨民族友谊在建设互嵌型社区中的优势

跨民族友谊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民族群体建立起来的友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高质量的群际接触,是一种更具深度的交往、交流,建立跨民族友谊的双方,不仅具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愿景,深度的群际合作,还有平等的社会地位、政治参与水平等特点,他们具有高亲密度,相似兴趣、自愿接触等积极特性。跨民族友谊可以改善不同民族在群际交往中的态度,调和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从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来认可群际交往。跨民族友谊的建立可以形成一种稳定的互动关系,对于互嵌型社区的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扩充情感表达方式

布劳认为异质性群体之间并非必然产生交往障碍,缺乏社会交往的机会是妨碍社会关系建立的主要原因。跨民族友谊能够改善对外群体的态度,作为一种积极的情感联系,人们会对他所在民族的友谊对象的积极态度泛化到整个群体,降低本民族对外部群体的抵触情绪,发展密切的朋友关系,将情感表达的对象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本民族的内群关系,与外部社会群体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更多的表达对象,减少同一民族群众在生活中的相互依赖程度,认同外部群体的交往方式,达到理想的互嵌水平。

跨民族友谊能够激活个人共情、快乐等积极情绪,提升个人的快乐感知,在族际间架构友好联系。跨民族友谊所建立的个人交往形式,能够激发两个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感,共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方式,在朋友这个身份背景下,个人也有更多的勇气去参与到相异的文化活动中。互嵌作为一种民族关系形态,是以需求和互惠为动力形成的良好的民族交往积累,建立跨民族友谊之后,社会中的共同性因素增加,个体的民族意识淡化,交往两人形成了相互认可的心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意识初步形成。

(二)加强个人族际交流,扩大相互间族际影响

跨民族友谊所形成的个人交互关系,有助于增强个人之间的族际交流,做好文化的相互传播,跨民族友谊可以维护社会结构性关联,即有效建构公共性,促进有机团结的形成,社会学上所讲的公共性是一种主体间性,是交往主体间共处、共商、共享的一种模式。1互嵌型社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内部无确定边界,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包容性,开放式为良好的个人交往、群际交往、公共性生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基于跨民族友谊的交往,互嵌型社区的非同质性有利于在各族群众之间形成一种有机团结,社会团结作为一种公共理性价值直接表现。所以各民族交融需要一种牢靠的结构保持稳定,公共性便作为一种内在条件,同跨民族友谊一同为社区建设保驾护航。

在跨友谊群体间的交流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不同民族群体由于文化边界的存在必然导致文化隔阂,实际上文化边界并没有确定存在,费孝通先生更提倡以“文化场”代替“文化边界”,不同文化中心所产生的文化场可以相互重叠,这便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跨民族友谊的基本原则便是民族平等,地位平等、权利平等、文化平等,在平等中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这同样也是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由来。平等的跨群体友谊会让交流双方更加重视对方文化,扩大文化影响。

(三)扩大文化发展空间

跨民族友谊的效用可以通过更多的接触方式加以发展、泛化,和某些群体的友谊可以泛化到整个外群体,甚至和某些外群体成员间的积极情绪泛化到未接触的其他成员,也就是拓展效应。拓展性跨民族友谊反映了内群体对外群体的态度,对自我认同的延伸讲跨民族友谊内化为朋友、知己等身份。由于拓展性跨民族友谊影响对外群体的认知,可以使个体更愿意同外群体接触,交往空间的拓宽,同样带动文化传播空间的相应扩展。

存在性公共性与社区文化共享,为人门从“私域”转向“公域”提供了条件,社区中的公共空间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这种由跨民族友谊形成的共享关系,增强了社区成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四)弥补政府与市场的调节失灵

在互嵌社区中,公共性是其基本属性,起着连接个体、协调、关系、优化资源的作用,跨民族友谊有利于规范性公共性与社区秩序的建构,哈贝马斯认为公共性是建立在对话基础之上的,跨群体友谊为交往行为中的消除隔阂、建立信任关系提供了前提条件,交往依赖与一定的行为准则,而一部分行为准则来源于交往中的行为默契,起到沟通、协调的作用,使民族互嵌社区拥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令交往行为向深入稳定发展。市场在社区中的公共资源配置作用大打折扣,支援行为则对社区福祉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支援行为是个人对他人的关心行为,并在救助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救助和慈善行为并非支援行為的全部目的,而是以实现自我的意义为前提,带有明显的私人性,但是,它也不是完全的利己行为,而是以提高对 方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某种行为的质量为目标的,所以跨民族友谊是支援行为的情感支持。

三、跨民族友谊在建设互嵌型社区中的优势分析

温士贤在研究中,根据社区的功能划分,将城市民族互嵌社区分为四类:“居住型民族互嵌社区”“生产型民族互嵌社区”“商贸型民族互嵌社区”“宗教型民族互嵌社区”, 跨民族友谊在不同的互嵌社区中有自己的结合方式。跨民族友谊促进个体将外群体朋友的特点纳入到自我概念中,将他人纳入自我可以将有效的积极态度泛化到整个外群体,淡化个体身份,构建公共性,产生更多的群际间积极情绪与积极行为。

(一)以家庭方式构建共情基础

居住社区是各族群众的主要活动场所,家庭也是社区的基本组成单位,对群体情感范的感知是跨民族友谊促进社区嵌合的重要因素,拓展性跨民族友谊通过对群体情感的感知,增加跨民族友谊的质量,因此家庭认同的力量起到重要作用,家庭成员同样因为某个成员的交往行为,而潜移默化的接受跨民族友谊。

文汇社区以小家庭理念构建社区大家庭,首先文汇社区注重从细节切入,用家人的传统理念服务少数民族群众,以家人之情建立沟通桥梁,在民族文化的差异中,家庭情感可以作为中国人民共同的一种维系形式发挥重要作用。其次,运用互联网加大数据的方式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平台,用更加精细化、高效化的服务提升少数民族居民的满意度与认同感,同时可以尽量减少在事件处理中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意见分歧。587名少数民族群众,建立了587份个人档案。在破解交流障碍问题中,文汇社区,建立了专门的少数民族调解室,并聘请了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真正让少数民族群众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尤其在去年的疫情期间,社区积极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提供帮助,进一步增加了群众对于社区的归属感和亲近感,社区家庭成为少数民族群众打开心扉的一扇窗户。

(二)基于民族文化认同的感情连结

民族文化的相互认同是身份认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跨民族友谊代表着对双方文化的认同,是文化场的重叠部分,跨民族友谊基于多元文化共生基础,面对两种具有差异性的文化,减少因文化差异造成的矛盾冲突,整合文化共性,尊重文化差异,促进民族和谐。

文汇社区基于这点着力打造文化社区,文汇社区依托于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开展各类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民族政策法规知识有奖竞猜、发放民族文化知识手册等多种活动,营造民族团结和谐浓厚氛围,去年社区举办了以“奋进新时代民族大团结”为主题的娱乐活动,38名少数民族群众登台献艺,为1000余群众表演了歌舞、乐器演奏、戏曲等精彩节目,在共赏民族风情中唱响新赞歌。通过开设“心手相应”公开课、“巧手爱生活”民族文化连连看等活动,不仅搭建起了沟通交流、文化展示的平台,还在社区共建中实现了民族团结。

四、结语

互嵌型社区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民族交流过程中,必然存在文化的交融与冲突,但在冲突之后,便是更深层次的嵌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推动经济互嵌,建构共商共建共享的经济共同体;推动政治互嵌,建构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共同体;推动文化互嵌,建构精神文化共融的文化共同体。

跨民族友谊在不同的互嵌社区中有自己的结合方式,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要将城市社区治理当作主要战场,在政治上破除狭隘偏见,在文化上包容并收,以跨民族友谊为切入点,打造在经济、文化、社会结构上稳定、契合的社会,促进共同体特征增强,强化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与共同利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族群众同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参考文献:

[1]袁兴年.族群的共生属性及其逻辑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刘婷婷.新时代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0(04):28-32.

[3]管健.跨民族友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04):21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