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中“泰山石敢当”造型艺术研究

2021-11-25 06:03甘伊宁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关键词:造型艺术

摘要:立“泰山石敢当”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中重要的文化现象,亦成为“解救石”,通常且必须立于民居住宅大门左侧,用于辟邪驱恶,守护家宅安宁,是民间信仰的一部分。其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不仅在汉民族区域得到广泛传播,在明清之际也已传播至西南羌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泰山石敢当是宗教文化、巫术神话的产物和外化结果,让泛神崇拜的羌族较为容易接纳外族信仰的泰山石敢当,并且由于羌族虽有强包容力但以我为中心的民族文化特性,泰山石敢当在羌族传统民居中的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也逐步羌族中心化,本文将从羌族泰山石敢当的羌族分布范围、其造型和艺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羌族传统民居建筑;泰山石敢当;造型艺术

一、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中含有“泰山石敢当”的民居建筑分布范围

“泰山石敢当”本是汉族道教全真教产物,在其逐渐发展为汉民居建筑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时,泰山石敢当成为了汉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符号。而羌族是一个泛神崇拜的民族,其本身亦存在灵石崇拜,如白石崇拜,敬白石神而立白石的习俗遍布羌族民居的各个角落,因此泰山石敢当也作为一种石崇拜而比较轻易地被羌族所接受并容纳。在临近汉民族聚居区的汶川、理县的羌寨中可见大量完整的泰山石敢当立于羌族民居大门的左侧,汶川、理县两地的泰山石敢当均有雕刻精美、汉化比较严重的现象,其上部通常为吞口,下部刻有“泰山石敢当”五字。羌族中心聚居区茂县传统民居建筑中也有大量泰山石敢当,但茂县位于羌族聚居区的中心地带,汉化程度较汶川和理县稍轻,茂县的泰山石敢当雕刻形态和制作工艺也简单粗狂,具有强烈的羌族风格和质朴的自然之美。羌族石匠工人会走街串巷为羌寨中需要石敢当的人户打造专属的石敢当;也有初学者自己雕刻打磨的石敢当,所以羌族的“泰山石敢当”做工技术水平悬殊,精细程度大大不同。但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泰山石敢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色彩都偏白,这起源于上文提到的羌族白石崇拜,羌族尚白恶黑,所以作为另一种灵石崇拜、守护家宅安宁的泰山石敢当也多以白色石材打制而成。

综上所述,羌寨中含有泰山石敢当的羌族传统民居建筑的分布范围多见于汶川、理县和茂县,汶川和理县由于距离汉族聚居区较近,此区域的泰山石敢当无论从形制还是工艺,都与汉族石敢当无异;而处于羌族聚居区中心的茂县的泰山石敢当则充满了羌族韵味的自由淳朴之美。

二、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中“泰山石敢当”的装饰造型

现保存完好的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中“泰山石敢当”的高度多为一米左右,羌寨中的泰山石敢当形态各异,个性鲜明,石匠虽有技法手艺的高低悬殊,却都与当地民居建筑融为一体,鲜活生动,颇有一番风味。羌寨的泰山石敢当的上部为“吞口”,其雕刻手法既有圆雕、浮雕;下部为平面阴刻“泰山石敢当”五字,部分石敢当在这五字上方也会刻“敕令”或“日月”二字,表明这一户民居住宅受皇帝庇佑,这是汉化的一大特征。

羌族泰山石敢当的上部通常被称为“吞口”,吞口本是民间戏曲面具的变形,起源于原始巫术和宗教,属于一种图腾崇拜,巫兽面目狰狞,怒目圆瞪,獠牙长眦,血口大开,汉民居中的吞口通常口中含有一宝剑,寓意能吞噬一切灾祸,祈求此宅风调雨顺,辟邪驱恶。羌族传统民居的石敢当吞口中又分为几大造型类别,分别为:兽面、鬼面和人面。其中,兽面多见龙形、虎形、狮形和猴形,兽面造型基本幻化于姜子牙的形象,其中部分兽面額头中心还刻有阴阳八卦、太极图等纹样,羌文化受汉文化的影响中,宗教影响是首当其冲的,而宗教影响最直观的物化行为便是图形符号,而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中以兽面为吞口的泰山石敢当不仅沿袭了汉民居石敢当的装饰纹样,还讲其文化内涵加入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即羌族的自然本性。鬼面吞口造型可理解为半人半兽造型,更像是羌族民间传统戏剧的面具造型,虽有兽面豹目圆瞪的特点,但牙齿却非兽面的獠牙,而是人脸的下半部分并做吐舌状的面部特征。

综上所述,羌族传统民居中的泰山石敢当虽制作工艺高低悬殊较大,但都有共同特征:1、有“泰山石敢当”五字;2、都是怒目圆瞪张口吐舌造型,近半数石敢当口中还含有一宝剑。然而因其不似汉民居中泰山石敢当形制要求规矩森严,使得石匠或屋主在制作泰山石敢当是有相当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即使是做工粗旷,也是鲜活生动,形式多样,变化丰富,是国内仅有的泰山石敢当大观。

三、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中“泰山石敢当”的艺术审美

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为“邛笼”或“碉巢”,即为“依山居止,垒石为室”的石砌民居房屋。羌族居住在高海拔山地地区,房屋依山势地形而建,一楼为无墙体的畜养层,人类活动的二楼片石为墙、黄泥做胶,三楼作晾晒等多功能活动区域。羌族传统民居建筑有着浓烈的质朴气息和自然之美,是蕴含羌人民族智慧的结晶。羌族传统民居建筑选用深棕色木材做门,片石为墙黄泥为胶,整个建筑呈棕黄色,而上文已经提到,偏白色的泰山石敢当必须放置于大门的左侧,所以白色的泰山石敢当在整个传统民居建筑的正立面显得较为突出,让质感轻盈的木材和厚重敦实的石砌墙体之间有了缓和的过渡,使建筑正立面显得不乏味,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功效。

就羌寨中的泰山石敢当来说,其蕴含的审美意味也很值得一番探索。羌族是一个非常有自信的民族,不管其接受了多少外来文化,都可以变为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就如茂县河心坝寨中几个泰山石敢当,虽然其保留了石敢当兽面吞口含宝剑的外在形制,但其形象实在憨态可掬,做工也不甚精细,却保留了羌族原始的创造力。

因泰山石敢当并非在羌族建筑源起之初就传入的物件,是羌族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有了特定形式结构和文化内涵的时期才传入羌族,所以泰山石敢当并不会对羌族传统建筑的基本布局结构等本质意义上的空间构成和形制产生过多的改变,就如同羌族民居的垂花门一般,让羌族传统民居建筑更加丰富精彩,同时又被赋予了羌族文化中的灵石崇拜,承载着羌族人民对于家宅平安顺遂,拥有美好生活的期盼。

结语

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泰山石敢当虽然沿袭了汉族传统民居中的石敢当造型,但因羌人丰富的创造力和民族文化的自由性包容性,很快便被羌族所接纳融入,在羌人各自制作加入羌人的理解后,原本严肃的泰山石敢当在羌寨中变得生动鲜活,与羌族传统石砌民居建筑形成了一种属于羌族的独特的魅力。羌族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泰山石敢当不仅在艺术审美上充满探索价值,也体现着羌族文化的多样性,基于泰山石敢当带来的丰富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希望羌族传统艺术能被保护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季富正:《中国羌族建筑》[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廖洁敏:《岷江上游地区羌族建筑外部装饰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3.唐琦、王少婧:多元文化在羌族建筑装饰艺术中的体现[J],民族考察,2013年(2),P149-154。

4.张犇:羌族“泰山石敢当”现象的文化成因[J],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1),P112-117。

5.晏安:羌族古碉建筑的文化特性和景观特征研究[J],城市建筑研究,2019年(11),P26-27。

作者简介

甘伊宁(1997—),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单位: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理论专业,研究方向:羌族建筑艺术。

猜你喜欢
造型艺术
广州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基础部教改成果展示作品选
论先秦赵国的造型艺术
基于南北文化融合背景下的献技戏楼造型艺术探讨
素描艺术中的造型语言与表现
纤变墨画
解读汉画像石“线”语言的生命力
幼儿园美术活动浅谈
装扮的魅力
以《阿凡达》为例浅谈大众文化下造型艺术
申红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