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士路
在居民的生活中,高层建筑各方面的优势非常突出。但是高层建筑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会对相关救援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有必要将高层建筑当中的消防安全隐患都罗列出来,然后进行详细分析,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1]。
通过研究发现,楼层的公共区域和居民室内是消防安全隐患的多发区域,这些地方容易出现电路老化和燃气使用事故,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应对,容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公共区域没有熄灭的烟头容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公共区域出现了局部火灾,会直接威胁到整栋大楼的安全。总体来说,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会给高层建筑带来严重危害,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从整体上来说,高层建筑存在的消防隐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消防系统设计不足。在过去老式高层建筑中,消防设计经常会存在各种缺陷,在改造过程中,由于建筑结构的限制,一些消防设施还是不能达到建筑消防安全的相关要求。很多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在没有得到设计审核通过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施工。一些单位还存在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消防安全隐患相对较多,甚至部分建筑并没有开展消防验收工作。
(2)消防设施设置不够完善。当前,在高层建筑建设的过程中,烟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以及火灾灭火系统的设置还不够完善。由于维护工作不到位,部分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此外,很多老式建筑并没有按照要求设置防火门和防烟楼梯间。
(3)各种消防设施缺乏有效管理。在高层建筑中,很多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对消防安全责任认识不够清楚,不能对老化的消防设施及时进行更换。特别是在多个单位共同使用的场景中,各个单位往往各自为政,不能在工作中形成合力。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消防系统将难以有效发挥自身作用,各种预警、扑救、人员疏散工作不能及时开展[2]。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认真做好消防设计工作。在建筑规划过程中,应该对建筑布局、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的布局有足够了解,并能和城市发展有效结合起来,达到高层建筑开展消防救援工作的要求。相关消防监督部门还应该认真做好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工作,保证这些消防设施在火灾救援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在消防设计图纸初步完成之后,应该及时开展设计图纸会审工作,听取专家的相关意见,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建筑整体部分是否合理,保证建筑内部空气流通,合理布置疏散路线,合理应用各种防火材料,认真做好火灾报警系统设计。只有开展严格的设计工作,才能及时消除建筑中的各种火灾安全隐患。
在实际使用消防设备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做好检验工作,对损坏或者不合格的设备及时进行处理,最大程度避免火灾隐患情况的出现,保证火灾处理工作可以及时进行,各种设备定期维护工作也应该进行到位。针对各种火灾消防设备,如报警装置、防火设备等,应该定期进行检验,并对使用情况进行记录,保证各种消防设备的管理质量。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认真做好工程监督工作,保证每项设备的安装都可以满足设计的相关要求,不能出现随意更改设计的现象,严格检验防火设备。在施工中,如果存在与工程设计相悖之处,应该及时组织各个部门进行探讨,保证每个细节的处理效果,针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工程施工满足基本要求,保证建筑的整体安全。
通过对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很多火灾事故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很多火灾的原因都是用火不慎、吸烟不慎、用电设备短路、超负荷用电、与电热设备距离过近等。此外,还有部分工程人员存在无证上岗的问题,或者违规操作的现象,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火灾问题。
高层建筑消防管理部门应该对建筑整体结构有明确的认知,并能够根据自身的具体位置、工作性质,以及建筑的特性,设计合理的消防设施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不断提升内部人员的火灾隐患意识,督促他们严格按照消防管理要求开展工作,将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此外,还应该清楚建筑内部结构,有助于在火灾时,开展人员逃生工作。
在很多高层建筑内部都会配置消火栓,其具有的自动喷水功能可以在开展灭火救援的过程中,提供足够的用水,需合理使用。高层建筑灭火系统的类型相对较多,可以根据其特点分为不分区供水、分区串联供水和分区并联供水等。在消防人员到达现场之后,应该对火灾现场的情况进行及时了解,然后开启建筑内部的喷淋泵和消火栓,可以有效遏制火势的蔓延。在喷水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喷水量超过供水系统极限的情况,应该及时连接消防注水泵[3]。
为了保证火灾灭火的效果,应该采用消防水泵和室内消防管网进行供水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消防供水压力的稳定性,操作也相对简单,只要保持足够的消防供电,就会保持2h~3h 的消防供水。此外,还可以采用消防车辆供水的方式,在室内消防水泵压力不足时使用,这种方式对消防车辆的供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供水压力大约在1.6MPa,如果要进一步提升供水能力,可耦合供水系统进行使用。
在高层建筑起火之后,烟尘现象会很严重,如果不能对烟尘进行控制,就容易导致人员伤亡。在高层建筑中,有非常多的排烟设施,如机械防烟、自然排烟等,这些设施都位于楼梯间。这些防烟设施虽然可以在发生火灾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但排烟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消防人员到达现场之后,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提升建筑的排烟效果。例如,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压缩空气泵和排烟风扇,可以加快排烟速度,帮助人员及时进行疏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远程消防监控系统在城市中建立起来。该系统主要由信息通信系统、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火灾预警技术组成。在发生火灾事故时,相关单位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及时掌握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然后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火灾消防处置措施,及时扑灭火情。
针对过去“防消联勤”工作的不足,认真分析原因,重点做好监督和检查工作,加强各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真正做好“防消联勤”,及时对建筑安全检查结果进行验收,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更加完善的灭火预案。针对建筑固定消防设施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汇报,让防火监督人员督促建筑管理部门进行整改,保证这些建筑固定消防设施在火灾事故发生时,可以发挥作用。建筑结构的变更也会对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带来直接影响。在建筑需要变更后,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汇报,相关部门开展对变更结构的审查,并提出意见。建筑管理部门在得到这些意见和建议之后,应该及时对设计进行整改,保证建筑结构满足消防设计的要求。
时代的不断发展,对高层建筑的防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当前高层建筑中存在的各种火灾安全隐患,应该认真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并能够合理应用各种消防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