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丽梅
园林工程能够为社会大众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还可以有效地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美化市容,同时兼具多方利益,如社会、经济、环境等。在园林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为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做好施工管理工作[1]。
园林施工管理会直接影响园林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施工主体。其直接掌控着施工质量,除了可以优化质量之外,也会造成各种施工错误,使得最终效果很难符合预期目标。(2)工程选用的材料(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这些材料与工程总体质量密切相关,只有质量上乘的工程材料,才能保证园林工程的建设质量。(3)施工工艺。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通过采用不同类型的施工技术,可取得不同的施工效果。(4)施工器械设备。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为减轻压力,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技术要求配置施工器械设备、专业施工人员。(5)环境影响(工程管理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等)。唯有环境得到保障,才能顺利开展工程施工[2]。
现如今,我国园林建筑建设获得快速发展,涌现出大批建筑施工公司,但是缺少专业人员,再加上整个施工队伍不具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专业素质较低,对设计人员的规划意图很难正确理解,甚至有些施工人员对植物习性不了解,没有掌握栽培技术,很难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工作,类似植物搭配不合理、操作不当、成活率不高等情况普遍存在。纵观施工现场,存在管理水平低下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施工缺乏组织性、无法严格履行规章制度、无法根据标准规范进行操作。此外,还有工程项目消耗大、技术落后等[3]。
首先,有些施工单位不能充分了解园林建筑工程设计,无法与设计师及时沟通设计意图,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很难根据设计规划开展。其次,有些施工单位在制定种植计划时,不能严格按照施工具体情况,缺乏质量标准、技术措施,也不能合理调配人员。第三,园林建筑工程极具综合性,本身比较复杂,若不能合理安排,工程很难有进展。
当前,一些建设单位为了在短期内促使园林工程取得显著效果,多采用先种植园林建筑植物,后开展施工项目的模式,诸如土建、管线等,如此一来极易增加施工难度并加大成本,而土建施工、埋设管线会严重破坏种植苗木,由此会对建筑施工效果造成严重影响。还有许多单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交流、协调机制,致使各种工程极易出现矛盾与冲突,延误工程时间的同时还会损害施工单位的声誉。
园林建筑工程后期养护质量与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密切相关。通过后期养护,能够为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充足保障,能够将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出来,将园林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后期养护工作相对比较繁琐,且成本很高,一些施工单位考虑到经济效益,一般比较重视栽培工作而忽视后期养护。一些园林建筑项目在完工时尽管能够取得良好的观赏效果,但是由于后期养护管理措施不到位,极易导致杂草丛生、植物病虫害严重,降低了观赏效果。基于此,为更好地对园林建筑成果进行进一步巩固发展,急需高度重视植物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4]。
园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与人们社会生活、城市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为此急需强化园林建筑工程管理,并进一步明确管理规范制度。一方面,重视园林建筑工程项目报批制度的推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对行业做法进行借鉴。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及时向园林建筑管理部门报批,主管部门需要对施工单位的园林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审批,并综合考虑当地绿地的景观性、生态性、实用性,详细了解施工单位的专业资质水平,只有审批通过,才能开始动工。为此,管理部门需要制定一个可以执行的宏观计划,对园林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统筹与分配,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与监督,以此将园林建筑本身所具有的使用功效、观赏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推动城市文明的不断发展与建设。另一方面,重视市场准入机制的建立,严格按照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律做好市场调节工作,允许具备一定资质的施工单位积极参与工程竞标。若施工单位不能满足资质要求,则禁止他们在园林建筑项目中开展一切施工行为[5]。
为帮助现场施工人员充分掌握设计意图,管理部门有必要积极开展现场调整与图纸审查工作,重视相关专业工艺技术、验收标准。针对一些重点流程,为防止出现返工、拖延施工周期的情况,有必要事先制作好施工样板,只有审核通过后才能开展相关施工操作。待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后,需要严格按照一定标准,对入场材料、设备、分管人员进行严格落实。为有效控制施工过程,有必要利用远程视频设备进行监控,一旦出现问题需及时与园林建筑管理部门、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质保量的完成园林建筑工程建设工作。
健全监理制度,对园林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督、掌控。当前,我国园林建筑工程项目已获得很大发展,监理制度凭借本身所具有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到园林建筑工程行业中。当前,园林建筑工程具有相对复杂的施工条件,缺乏完善的行业施工制度与规范,致使项目工程质量不高。通过推行监理制度,可以在制度上进一步明确监理人员职能,帮助监理人员调动工作积极性,主管部门也能够及时下放工程质量的监理职责,全面有效地掌握园林建筑工程落实情况,及时做好工程验收工作[6]。
在园林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为充分保证管理质量,必须做好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当前,普通园林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最长为180d,但是根据合同规定,从工程开始施工、工程建设后移交,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即园林建筑工程的养护期大多为植物的两个生长季。根据规定可保证园林建筑内的苗木获得良好生长。如果后期不能认真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如不按时浇水、不及时除草与防治病虫,则极易危害到苗木。基于此,为充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做好园林建筑工程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
除此之外,还需提升施工队伍的专业素养、技术水平,这是园林建筑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施工队伍作为园林建筑工程的主要实施人员,必须具备一定施工资质且专业素养、技术水平高。管理部门需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充分掌握建筑工程专业知识,科学协调施工方、建设单位与设计人员之间的关系,顺利开展园林建筑工程[7]。
综上所述,园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非常复杂且耗时长,必须及时分析施工管理中的问题,经过深入探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相关机构、部门也需要重视施工要求、制度、规范的制定,重视沟通协调机制,优化施工管理,进一步提高园林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