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姝 李可用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行业依旧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GDP 的增长对房屋建筑行业的依赖程度依旧很大。由于相应的管理、监督措施不完善,直接暴露出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若未及时发现、管控,将影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甚至给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风险。房屋建筑行业的风险种类多样、复杂性强、周期长,若风险管理工作存在较大漏洞却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对个人、施工单位、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所以,必须了解目前房屋建筑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潜在原因,广泛吸收各界意见,提出相应预防措施,避免或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尽可能把房屋建设过程中每个环节的风险降到最低。
我国房屋建筑业规模宏大,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就整个行业而言,充斥着各种潜在风险,具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财产风险;另一类是人身风险。这两大类风险面向的对象不一致,带来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财产风险是指在全球经济大背景下,宏观经济环境、通货膨胀、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施工延误、政府部门的干预、工程建设政策的变动等打破原有的施工计划,给房屋建筑工程实施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同时,这些风险往往难以规避,且一旦发生,所带来的损失较大,甚至会直接导致施工单位的破产[1]。
人身风险是指在房屋建设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房屋建设人员以低文化水平人员为主,工艺技术水平、安全意识高低和从业经验等都会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直接影响。人身安全风险带来的危险是巨大的,给施工单位和遇害家庭都带来损失。
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低下是目前造成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房屋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增大了对施工人员的需求,但短期内无法找到大量的高素质、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人,因此只能降低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这些达不到标准的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往往较弱,且缺乏相应的知识和应变能力,给施工过程带来安全隐患。对项目管理人员而言,具备现场经验的老员工往往缺乏先进的理论知识,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年轻员工虽有较高的学历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既有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员工又不在项目一线,造成施工现场中坚力量缺失,造成人才的浪费[2]。
施工现场的状况是无法预料的,同时也是安全管理最为重要的地方,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能体现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施工现场的管理同时包括对施工人员日常操作规范的管理、施工环境的管理、施工材料的管理等,但目前,很多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针对一些突发状况,没有相应的应急方案,细节把握不到位,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
房屋建筑属于重大工程项目,对施工设备的需求量大,同时设备的价格较其他行业而言较高。建筑物本身存在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被发现,但是隐藏在施工设备内部的缺陷却需要专业人员的仔细检查,这些缺陷难以在出现故障前被发现。一些施工设备的使用年限过长,内部零件生锈老化严重,若未及时发现并加以更换,容易诱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当下,施工单位出于降低施工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在设备出现故障前,鲜有定期检查重大施工设备内部零件的,更极少对设备整体进行更新。甚至有些建筑单位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或是加快生产进度,不惜以生产设备的耗损为代价,这种行为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反而得不偿失[3]。
一些施工单位出于成本费用的考虑,在招聘员工时,对员工的考核力度不够,致使施工团队容易发生意见上的分歧、施工过程中合作不协调等状况。另外,图纸设计作为一项精细技术,细微的错误都有可能直接导致整个项目功亏一篑。如果在图纸设计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细心和严谨性,容易导致豆腐渣工程的产生,加大房屋建筑风险发生的概率[4]。
在员工入职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审查,确保员工能力与岗位相适应;员工入职后,应定期对施工人员组织相应的培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施工人员对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规范施工人员的日常操作行为。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升一线施工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也尤其重要,加强管理人员与一线施工人员的沟通,确保安排的任务能够及时完成。对于图纸设计人员,作为工程项目的先锋者,要求他们专业技术过硬,多去实地考察,确保图纸设计的可行性、科学性、严谨性[5]。
此外,企业还应加大对人才引进的投资力度,在风险意识强化过程中,将工作重点放在员工培训上,让员工能够掌握先进技术以及保护自身的能力,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安全。如果施工团队在施工前就加大对员工风险意识的培养,便能确保后续工作的安全实施。但是,无论是对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是对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都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离不开团队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目前,我国部分房屋建设单位对生产流程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条例,但对整体项目流程而言,各房屋建设单位依旧缺乏系统的风险绩效评价体系,无法对各参建单位的风险管理进行量化评价,因此,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若要提高各参建单位的风险管理水平,就要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对各参建单位的风险管理能力加以考核,进行合理的绩效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奖惩措施结合,强化各级员工对安全生产、安全绩效的意识[6]。
施工现场人员较多,涉及领域较多,易发生多种突发事件,因此加大对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尤为重要。施工单位应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环境,排除潜在危险,做好预防工作意味着安全隐患已经消除了一大半。每一个在场的施工人员,在执行任务前,都应确保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提高自我安全意识。管理人员也应不定期督导、检查施工人员的安全状况,保障人员安全。施工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环环相扣的,应注意各个环节的协调一致性,加强团队合作精神,规范日常操作行为,确保现场施工的安全性。
生产设备检查不及时容易埋下各类安全隐患,大部分机械设备故障、零部件老化引起的安全事故大多是由安全检查不及时或不到位引起的。为避免设备检查不及时引起的安全事故,管理人员应制定相应的设备检查管理细则,安排工作人员做好定期检查工作,对于一些不达标的机械设备及时更换,对耗损较大的零件,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及时或提前更换,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相对于事故后处理,事故前检查往往更能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此外,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新技术、新材料也相应涌现,这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可以精细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标准。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技术支持,各种风险信息系统也相应建立并得到完善。房屋建筑业作为一个风险危害大、周期长的行业,提升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和风险信息化建设力度显得尤为重要。风险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平稳运行将保障建筑行业在图纸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收工阶段都能规避一些对项目影响程度较大的风险,帮助企业更加长远地快速发展。在建立风险信息系统的同时,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资料收集工作,了解市场原材料价格走向,利用所收集的数据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分类汇总,以此规避各种潜在风险。此外,在企业管控风险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提升自身对风险的抵抗能力,只有这样,企业风险管理的效果才能最大化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