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传统皮影艺术的市场空间探寻
——华县皮影制作技艺传承人薛宏权访谈

2021-11-25 12:54
文化遗产 2021年2期
关键词:皮影

雷 茜

传承人介绍(1)传承人简介由薛宏权本人提供。:薛宏权,生于1968年,陕西省华县人。14岁学习皮影雕刻技艺。现为中国木偶皮影学会理事,国家级非遗项目“华县皮影戏”技艺非遗传承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渭南市民协、皮影协会副主席等。2004年创建“华州宏权影艺文化传承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皮影制作、皮影工艺品的设计开发及销售、皮影戏演出、传承人培训等。公司被先后评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单位”“陕西省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单位”“陕西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单位”等。作品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及非遗技艺大赛屡获金奖。因其技艺精湛,被上海戏剧学院聘请为专业课主教老师,西安美术学院、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被市、区两级政府分别授予“有突岀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18年被省文化厅评为全省非遗保护先进个人。皮影团先后多次参加央视、东方卫视等主流媒体策划的大型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2018年参加上合组织峰会上合之夜国际电影节演出,受到与会各国领导及国际电影界同仁的一致好评。

在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保护运动的影响下,进入21世纪,中国也展开了积极的非遗保护与实践,并取得了卓著的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非遗保护体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为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保护、传承、发展、创新、转化指明了方向。文化部也提出了非遗发展的“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等理念。(2)参见中国文化报《开创非遗当代传承发展的生动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综述》,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7/1018/c1013-29593981.html,访问日期:2020年3月15日。随着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与理念的不断演进,以及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高速发展,社会矛盾的转变加速了文化消费市场转型升级,非遗资源作为国家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资源而被广泛认知,已成为满足人们新消费需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在这一背景下,华县皮影戏作为我国重要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国内外频繁的交流演出、丰富多彩的非遗研学项目、媒体报道的井喷式推广,使其不仅在陕西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大幅提高,更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这种认知度的提高,既得益于国家在文化发展战略层面的重视,也得益于新媒体、新科技手段的发展,但同时更离不开一直致力于华县皮影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众多传承人的坚守与努力。薛宏权就是华县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与市场开拓的典型人物,其做法与贡献值得总结、推广与借鉴。

一、民间瑰宝:华县皮影戏

华县皮影戏,俗称“傀儡戏”“灯影戏”,关于影戏起源的记载可见于北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九:“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3)(宋) 高承:《事物纪原》,北京: 中华书局1989年,第 495 页。其独特的“碗碗腔”(4)华县皮影戏音乐演奏以击打小铜碗为主节拍,故称为“碗碗腔”。唱法与精细优美的影人雕刻极具艺术感染力,是民间工艺美术与传统戏曲的维妙结合,不仅在我国戏剧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同时也被称为“现代电影、电视之祖”,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5)华县皮影戏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 年9 月,华县皮影产业群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 月,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皮影)”,2011年华县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子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雷茜(以下简称雷):薛老师好。今天特意来拜访您,主要是想了解您的从艺经历及近年来在皮影艺术传承创新与市场推广方面所做的尝试。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6)访谈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华县宏权皮影有限公司;访谈时间:2019年3月19日。请您先讲讲华县皮影和它与其他省市皮影相比有哪些独特价值吧。

薛宏权(以下简称薛):好的。首先,从历史来看,皮影被誉为“世界戏曲之父”,因为在其他戏曲还没有时,皮影就已经出现了。大家比较了解的是它起源于西汉,对汉武帝和李夫人的故事可能都知道一些。从史料来看,最早的皮影起源于华州(7)华州区隶属陕西省渭南市,古称郑县、咸林、武乡,1913年改名为华县,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华县撤县设区,2016年1月,渭南市华州区正式揭牌。,唐代时,史料记载:“贵妃啖荔枝,令奏碗碗以增味,击碗拨弦者皆出自华州”,说明在唐代“碗碗腔”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曲种,当时杨贵妃边吃荔枝边欣赏“碗碗腔”,给她演奏的人都来自古华州。另外,唐明皇时期创办梨园,这些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所以,“皮影”在戏剧史上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皮影向外发展主要在宋徽宗时期,金兵入侵中原时掠走了许多皮影班社,包括杂耍艺人等150余人。因为金兵过去的都城在哈尔滨一带,所以皮影就此传到东北,后又流传到朝鲜一带。后来在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皮影戏也随之不断向外扩展。第二,从唱腔来看,皮影戏的“碗碗腔”非常有代表性,“碗碗腔”在郑国时已经产生,称之为“郑声”。“郑声”与江南丝竹音乐比较接近,唱腔轻柔、委婉,拖腔比较细腻,可以说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的轻音乐”。第三,皮影的造型设计相当有代表性。比如表现戏曲舞台上女人结婚戴“红盖头”和新郎官“揭盖头”等动作时,处理的非常恰当。皮影艺术家给皮影戴了一个“盖头”,而且把皮影脸上的“帘子”设计成“活”的,表演中艺人通过一些操作把这个“帘子”掀起来,就能看到皮影的五官。“帘子”放下后,五官就若隐若现,这种朦朦胧胧的神秘感反而有独到的味道。不管是从美学来看,还是从表演角度看,这些设计都相当漂亮。皮影造型最神奇的一点还在于皮影人物表情的“模糊化处理”,这是迄今为止其他傀儡戏无法办到的。因为皮影的面部是固定的造型,不能因剧情喜怒哀乐而变化,所以皮影艺术家们把它的面部表情设计成一种模糊化的表情,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皮影表情能随剧情起伏而变化。第四,从演出内容来看,我们一直讲“小皮影能演绎大故事”,在大戏舞台上许多办不到的东西,皮影都能办到。比如骑马、坐轿、上天入地等,所以皮影能呈现的表演方式甚至比大戏舞台上还要多,这也是它的神奇之处。

与其他省市的皮影相比,陕西皮影(8)俗语有:“中国皮影看陕西,陕西皮影看华县”的说法,华县皮影是陕西皮影的代表,这里说的陕西皮影主要是指华县皮影。的特点是造型小巧玲珑,最主要在于雕刻得非常精细,力度感非常好。在全国来说,没有一个省份的皮影在雕工上能和陕西皮影媲美。这也是河北师大教授,皮影研究专家魏力群(9)魏力群,1949年8月出生,河北昌黎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皮影艺术委员会主任、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老师说的。他说“陕西皮影的雕工在全国来看可谓鬼斧神工,没有一个省的皮影在雕工上敢与陕西皮影媲美,而且陕西皮影的雕工不是短时间能掌握的,其他省的皮影让陕西的艺人去模仿可能很快就能上手,但让他们来学陕西的雕工,没有三五年根本不可能。”我觉得这与它雕刻的手法有相当大的关系。它独特的雕刻刀法叫“推皮走刀”,刀扎透牛皮,定在板子上以后刀不动,用手转皮子,刻过去的劲非常匀,刻出的东西非常精细。

雷:您最初开始接触皮影是什么时候,能谈谈您的学艺经历吗?

薛:我记事起就接触皮影了,是看着皮影戏长大的。当时皮影戏很红火,婚丧嫁娶、孩子满月、农村盖房都演皮影戏。而且在那个大集体时代(10)这里说的大集体时代指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每年夏收(11)夏季收割农作物。告一段落后,就一个生产队接一个生产队的演皮影戏,一是庆祝丰收,二是祈求来年有个好收成。作为孩子,我们那时候就是看热闹、看稀奇,真正接触皮影雕刻是1983年,我14岁从初中毕业后。那时我姐夫汪天喜(12)汪天喜,男,1959年生,陕西省华县柳枝镇梁堡村人,七十年代初因家境贫寒辍学随兄汪天稳学习皮影雕刻,后拜全国著名皮影雕刻艺术大师李占文先生(第一批国家授予十大艺术大师之一)为师。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华县皮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家里做皮影。因为小时候就好奇,再加上姐夫在家做,能近距离接触和看到,由此我就产生了兴趣,开始跟着姐夫学。那时候学皮影不是为了挣钱,也挣不来钱,纯粹就是个人爱好。

二、艺术市场:传统皮影新空间

从小时候对皮影看热闹、看稀奇,到后来走上皮影雕刻之路,成为项目传承人。37年来,薛宏权不仅在工艺上打磨自己,更心系传统皮影的创新发展,一步步摸索找寻着皮影的生存发展空间,推动皮影艺术的赓续传承。事实上,薛宏权的传承创新之路走得并不轻松,摆在他面前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要打破传统皮影不受关注认可、后继无人的困境。因此,在90年代初期,薛宏权就打开思路,将“市场”瞄准为传统皮影新的发展空间,成为最早推动华县皮影走向市场的开拓者。通过主动“走出去”与积极寻找客户和代销渠道,他逐步打开了华县皮影的全国市场。又通过从旅游市场的推销到装饰品消费市场的拓展;从产品包装的设计完善到品种的多样丰富;从普通消费产品的打造到装饰定制产品的推出;从皮影艺术品的创作到皮影衍生品的持续开发等一系列尝试。薛宏权以开拓精神与创新思维为传统皮影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华县皮影不仅迈过了生存的坎,还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今后的发展,薛宏权还有许多新的想法,如以皮影衍生品开发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等等。

雷:您学艺的时候皮影在市场上有销路吗?

薛:我20岁的时候,正赶上改革开放(13)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初期,虽然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很“热”,但皮影还不被大家认可,根本卖不出去,可以说就没有“市场”,这也是我学会皮影雕刻以后遇到的最大困难。那时的经济非常困难,我记得结婚时家里唯一的家电就是烧火的“风葫芦”。当时干的最多的活就是帮戏班子(14)旧称戏曲剧团,也叫“戏班子”,指以表演戏剧为目的组成的团体,是戏剧盛行时期出现的一个名词。给皮影修修补补。刻皮影在当时是不能养家糊口的,很多比我学皮影早,资历比我老的艺人都因此放弃了。而且当时外出打工的潮流已经有了,同龄的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我因为舍不下皮影就没去,日子过得很艰难。记得有一年过年我们只有50块钱,连给娃买奶粉都买不起。

雷:我看到一些报道说您曾在北京琉璃厂等地卖过皮影?是怎样的契机促使您有了把皮影推向市场的想法的?

薛:1993年,有了开拓皮影市场的想法,我从农村搬到了县城。因为我在临潼兵马俑(15)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门口看到当地有些人在卖刺绣、剪纸、兵马俑的泥娃娃等,很受老外欢迎,但是没有人卖咱华州皮影,没人把它当做商品在市场上推销,所以我就想去试试。但因为我不会外语,皮影卖的不好。但是通过这次试探我就看到了商机,然后我老婆就到兵马俑、西安城墙(16)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地推销皮影。记得当时一个皮影批发价是三十五元,而剪纸一个只要几块钱,所以开始推销的时候很难,毕竟成本高,有些想卖咱皮影的人也很担心,我们就让人家先代销,卖出去以后再给我们钱,就这样慢慢在市场中有了销路。

雷:可以说您是最早推动华县皮影走向市场的人,能详细谈一下您的做法吗?

薛:从农村搬到县城,我一开始找的就是火车站底下的房子,搬去后先装了个电话。选择这个地理位置主要是因为交通方便,从西安来的人下了火车,坐个三轮几分钟就能到我家门口,装电话也是为了跟外界联系方便。然后就慢慢开始了皮影的市场推销。1995、1996年,华县皮影走入陕西旅游市场以后,很多同行看到皮影能卖就都往市场中涌,我就感觉光在陕西还不够,应该要再往出推。于是我媳妇就拉了一箱皮影去了北京,一开始找不到卖皮影的地方,天坛、故宫、颐和园、长城都跑了一圈,效果不怎么样。后来有人建议去琉璃厂(17)琉璃厂是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街,起源于清代,大街位于北京和平门外。试试。她到那后有个叫姜亚楠(音)的女的开着门面在卖唐山皮影,看到我们的皮影觉得好的很,就留了一部分,还介绍给了她的邻居,一个美籍华人。第二天这个美籍华人看了皮影后直接就把一箱子全买了。我记得那时一个皮影50块钱左右,价不高但也没有什么包装。因为去北京的目的是寻找市场,当时人家把皮影都买走了,我们就没办法再找地方卖了,所以我老婆就在北京待了一个礼拜,我在家把家里的半成品赶快加工了二三十件寄过去,由此才在潘家园(18)潘家园是北京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西南。、琉璃厂的一些其他门店这放几件、那放几件开始试卖,这才慢慢打开了北京市场。

雷:从1993年您开始把皮影推向市场,至今也有二十多年了,现在回想起来您觉得有哪些重要的时间节点?今后您对皮影的推广还有什么计划?

薛:皮影市场的发展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一是1993年左右,我们主要把皮影作为旅游纪念品在旅游市场上进行推销。后来觉得这不是最终目的,最终是要让国人都能够喜欢这个东西,把它作为装饰品欣赏并且购买,我认为这个市场要比旅游市场大的多。第二个是1999年、2000年,那时我们经常会去市场上看看,比如到西安轻工(19)西安西北轻工批发市场,是西安市重点保护项目之一,位于西安市最繁华的商品批发集散地长乐西路38号。、书院门(20)西安市从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的一条文化旅游步行街。,我们看到有些剪纸和书法作品经过装裱(21)装裱是装饰书画、碑帖等的一门特殊技艺。后很好看,这给了我们启发,觉得皮影也可以用漂亮的镜框装起来。经过精心包装之后,皮影的整体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我开始找的做镜框的地方非常贵,后来就千方百计找厂家把成本降下来。镜框的规格从一开始的一个规格,也慢慢结合皮影造型和大小做成不同规格,又根据框的宽窄、高度开始找黄金分割,调整皮影和卡纸的颜色,不断开发,最后形成大大小小一整套镜框,效果非常好。当时政府看了甚至觉得可以作为礼品,但又提出一个缺点——没有包装盒,所以我们又尝试做包装盒,从最早的锦缎盒到后来的PVC盒、彩印盒、木盒等。盒子的问题解决后,又开始思考袋子等配套东西,一步步的摸索,从简单的手袋到现在的彩印袋子。一系列包装都慢慢设计了出来。2000年后,我们开始逐年推新的、多样化的皮影作品,比如为家庭、大酒店、会议厅进行装饰定制。近几年我们还在陆续开发皮影的衍生品(22)指由皮影作品衍生而来的皮影与商品的结合体,具备一定的艺术附加值。。

今后我还有很多新的想法。目前在做皮影戏演出,我们还会把中国传统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做成小的剧目进行开发,从而形成一整套衍生品。比如一个小的亮子,带上剧本和教材,家长买回家后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这就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形式,类似于现在小孩的启智玩具。这也是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推广,一方面使家长增进了亲子交流,另一方面又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了中国的成语、寓言等故事,有助于他们心智的成熟和发展。现在习总书记也在倡导弘扬传统文化,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三、融入生活:皮影发展新方向

进入新时期,与市场的融合是非遗发展的重要路径,而找到与当代生活的契合点,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拓宽传播推广渠道,使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则是其发展的新方向。对于华县皮影艺术亦是如此。对于非遗的“活”态传承,薛宏权有着独到的认识,并以自己的行动推动着华县皮影的“活”态传承。如果说早期艰辛的市场开拓是他在保护传承中迈出的重要一步,那么“华州宏权影艺文化传承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则是他在顺应新时期非遗发展方向,积极探寻华县皮影艺术传承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公司成立后,薛宏权继续以创新的思维和开放的心态推进华县皮影艺术的传承、传播。他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皮影产品和衍生品开发及创新剧目的打造为核心,以集设计、雕刻、传习、展示、销售、演出、培训、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企业运营为平台,以新技术运用与合作流量明星等方式为手段,以“皮影”消费、演艺、研学、体验、讲座等活动为载体,以企业、媒体、学校、政府、互联网等平台为阵地,从多种维度推动华县皮影艺术融入并赋能大众生活。

雷:从您的讲述可以看出,一开始是您主动寻找市场,后来则是市场在反推着您思考怎样去贴合市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的。

薛:是的。包括皮影镜框颜色我们都是根据家装的特点在不断选择和调整。最早的家装是以红木等比较沉稳、传统的风格为主,所以当时的镜框也是比较沉稳的颜色。现在大家都追求简约,所以镜框颜色也开始向着现代、简约的方向逐步更换。这就是在市场的导向和推动下进行产品改进。还有现在做的很多皮影衍生品,也是市场导向的,比如我们用皮影元素做的首饰、挂件、摆件、折扇等。衍生品可以为皮影带来一定的实用性,把皮影融入到生活中,也就是一种活态化的传承。

雷:说到非遗的“活”态传承,您是怎么理解的?

薛:前几年一些非遗专家说“非遗是啥,就是坚决不能动的”,他们认为不能把它放到市场中,一旦放到市场就是俗气和不高雅,但我觉得这是对非遗传承保护的误区。我觉得对非遗保护要认真去想、去分析。要知道过去的非遗都是艺人们用来养家糊口的手艺,所以它才有市场。去年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23)项兆伦,男,汉族,1959年1月生,江苏无锡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在一次会议讲话中说“好多非遗专家说非遗是不能动的,动了就不是非遗,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如果这样的话,很多非遗项目可能就会被保护‘死’了”,项部长认为非遗是“历史有遗存,现在有空间”。我感觉项部长说的就是我多年以来经常和人争执的观点。前些年我和省里一些专家争论过,甚至也被打压和排斥过,因为我做了很多的创新,包括皮影和工笔画的结合,以及在传统皮影造型上进行的很多加工,过去很多专家对此不理解。但近几年,过去很多有看法的专家、领导都说要重新审视我原来的观点。我一直认为,作为一种技艺,必须要把它融到现在的生活里面,否则就没有市场,一旦没有市场,那么从事这门技艺的人都无法养家糊口,又怎么会有传承和保护的动力呢。比如长安的泥叫叫(24)“泥叫叫”又称“泥哨儿”,是一种传统的民俗玩具。西安“泥叫叫制作技艺”2013年被列入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是用泥巴捏的小狗、小猫造型的口哨,过去孩子们把这个作为玩具,但是现在谁还会让孩子吹泥叫叫?那么这门技艺如何传承发展?就需要找到另外的新的切入点。我们把它转化成文创产品,做成小挂件,做成软陶或烧成瓷的摆件,开发成有新的用途的东西,它就不会失传。如果还坚持要保持原来的用途,捏成泥的口哨非要让孩子们吹,可能它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了。

雷:现在从陕西、甚至全国来看,您在非遗的市场推广方面都做的非常好。在您的推动下华县皮影已经打开了一定的市场局面。我知道您的公司成立的也比较早,能谈谈公司的成立和目前的发展吗?

薛:2004年我第一个在华县注册成立了“华县薛宏权皮影艺术工作室”。2007年,又注册成立了“华县宏权皮影有限公司”。我们公司现在有雕刻部、传习(培训)部、销售部等,能进行展览、销售、制作、新品开发、研学DIY等活动。比如研学团队来我们公司,就可以听皮影历史、特点等知识讲解,观看皮影雕刻制作过程,欣赏皮影戏演出,还可以亲手操作皮影,进行体验。公司销售这块,目前的主要渠道有三个,一是多年来在全国各地固定的老客户,二是门店销售,三是网上推广销售。我们现在已经有自己的网站,随后还计划做比较专业的网店。

雷:您对公司在宣传和发展方面的理念是怎样的?

薛:公司现在的宣传一是政府组织的媒体进行的相关报道与推广,二是我们主动出击,寻求宣传机会。比如之前我们参加央视《叮咯咙咚呛》录制,就是自己争取的。当时央视在西安举办了一个全国海选,参赛选手和团队除了我们几乎都是政府组织的。我们经过朋友介绍,主动积极的配合节目组各项要求,再加上导演对节目表演形式很认可,所以参加了海选,演出后五个评委抢着话筒做点评,反响相当好,直接就过了海选。另外我们还参加了上海东方卫视《喝彩中华》(25)2017年7月15日,由东方娱乐出品、东方卫视原创戏曲文化类节目《喝彩中华》正式开播。薛宏权与他的团队登上首期节目,表演的华州皮影芭蕾舞剧《喜儿》,演出形式新颖,受到观众的喜爱,获得264票的高票。演出,也非常受欢迎,在线同步直播时观众留言反响很好,在第二个环节又演出了《丝路风》节目。这些演出的费用基本都是我们自己出的。我一直以来的想法是,即使没有经费,我们也要在全国寻找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平台,和影视明星合作,借助名人效应,尽可能地提高皮影的出镜率。比如我们在央视和黄致列(26)黄致列,1982年出生于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市,韩国流行乐男歌手、声乐老师。的合作(27)2016年薛宏权团队与黄致列合作节目《悟空》登上央视《叮咯咙咚呛》节目。。我当时就觉得和黄致列合作,他全国的粉丝都会从各地赶过去看,他们在微博、微信上宣传转发他们的偶像时,顺带就把咱的皮影宣传出去了。我觉得不管是影视剧还是综艺节目里,只要大家时不时的能发现皮影的踪影,那对皮影的发展就很不一样。

雷:您这种积极开放、勇于创新的心态一定能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与喜欢上华县皮影的。

薛:对,就是心态的问题。我们除了演出还经常参加各种讲座和培训等活动,包括我们在西安的一些大学也做义演,比如西安工业大学等。一般情况下学校的社团组织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去演出,我都会说“行”,因为我觉得大学生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宣传群体,每个人的手机现在就是一个宣传终端,都能起到一些推广和宣传的作用。所以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不管有没有钱,这些事情都要去做。

雷:您觉得公司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实现了您成立之初的目标了吗?对于公司接下来的发展您是怎么想的?

薛:按我的目标还差的很远,我觉得现在还在逐步发展。我从2005年就有成立团队的想法,但直到2015年才成立起来,没成立的原因,一是自己经验的积累不够,二是经济实力不够,另外还有一些天时地利的因素。2005年清华大学的学生来做调研时问过我“您认为华县皮影的传承保护应该怎样做”。我当时的回答是“我认为如果不给华县皮影注入新鲜血液,它最终的归宿就是博物馆”,所以我一直在这方面摸索和靠拢。现在正在和政府谈,希望能在少华山(28)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主峰海拔1664.4米。因与西岳华山峰势相连,遥遥相对,并称“二华”,但低于华山,因名其少华山,又名小华山。少华山自古以来就是关中名山,具有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现已发展为旅游风景名胜。争取一块地,建一个文化园(博览园),把研发、展览、研学旅游、演出都包括在里面。将来把文化园和少华山的旅游结合在一起。如果能够实现的话,就真正接近我在公司成立之初的目标了。

四、守正创新:牢记传承使命

作为国家级项目“华县皮影戏”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薛宏权的作品精巧细致、栩栩如生,曾在国内、国际工艺美术节与博览会中多次获奖,并远销日、美、德、英等国家。在他不断精进自己技艺的同时,也始终坚守着华县皮影艺术的传承使命。一方面,薛宏权始终坚持手工雕刻,他认为皮影艺术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手工雕刻下倾注于作品中的灵魂,每一刀雕刻、每一笔晕染所呈现出的都是机器制作无法替代的独特韵味,因此他所创作的皮影作品无论是传统题材还是创新形式都不仅技艺精湛,而且极赋灵气。在多年的钻研与技艺打磨下,其代表作《番王》于2019年荣获了国家级的文艺大奖“山花奖”;另一方面,薛宏权在传承中注重与各地皮影艺人的交流学习,在广泛的互鉴中不断打开眼界,吸纳新的艺术养分,提升自身技艺水平;此外,为了留住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他还在带徒授艺方面创新地将传统皮影制作技艺进行分解教学,并及时与市场对接,不仅降低了学艺难度与时间成本,并且极大地调动了学员的传承热情。回顾薛宏权传承与发展华县皮影艺术的历程,无论是早期的主动出击,开拓市场,发掘华县皮影艺术发展新空间;还是后来顺应时代发展与市场需求,成立公司,以开放积极的心态推动皮影艺术融入人们的生活,最大限度地提升皮影艺术的国内外影响力;亦或是在精进自身创作基础上不断改革授艺方法,实现皮影制作技艺的有力传承。可以说“守正创新”一直贯穿始终。现在,他还继续探索着“皮影”与科技、与旅游、与现代生活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宽“皮影”的受众范围,在新的空间与方向上努力践行着作为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时代使命。

雷:您这些年肯定也带了不少的徒弟,想听听您的授徒方法。

薛:从2004年成立工作室开始,我陆陆续续带的徒弟有几百人,有一直从事皮影的,也有转行干别的的,人员不停的在流动。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老徒弟带新徒弟,但在主要的制作环节由我亲自指导。为便于掌握这门技艺,现在我们把这门手艺分为两部分教,雕刻的只管雕刻,染色的只管染色,因为如果既要雕刻,又要染色,教起来没有2、3年是教不出来的,对于新手来说,2、3年时间在现在这个时代太漫长了,短期没有见到效益,可能很多人就不干了。所以分开教学,通过2、3个月的培训,学员基本就能做一些简单的旅游纪念品,我们把这些纪念品推到旅游市场上去,能获得一些收益,学员们看到做皮影能挣到钱,就更有信心和兴趣学下去。

雷:我觉得您这种分开教学的方法非常切合实际也很有价值,不仅效果好,而且也能调动起徒弟们的积极性。能讲讲您今年的工作主要有哪些吗?

薛:今年我主要是在排一个大戏,投资大概在80万左右,会运用现代舞美效果,包括数字灯光、星光投影等,我们要把皮影演的跟在电影院看电影一样,中途没有停顿,没有换景的感觉,全部用影视的手段完成淡入淡出的镜头切换,比如表现龙从大海中窜出来的场景,龙身上挂着水珠的状态,我们会把整个影幕上面的海水全部做成真的一样,用现代的激光投影来做。如果顺利的话大概今年6月份就能完成。

雷:我想很多喜爱皮影和看过咱们皮影表演的观众知道这个消息都会翘首以盼的。现在大家都在提非遗与现代生活、与科技等方面的融合发展,您在皮影的创新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能具体谈谈吗?

薛:我觉得创新方面可以做的东西非常多,首先是结合当地旅游特点从内容着手,排一些和当地有关的演出剧目。另外,演出形式方面我们现在主要是在灯光、音响等方面做了一些改进,接下来会和新的技术结合的越来越多,比如过去的亮子只有一米五,我们现在的亮子是4米多,过去的灯光就是一个灯泡,我们现在用的灯光都是无影灯,有专门的调光台,灯光的颜色可以变换,能够营造清晨、黄昏等效果,当然目前还只是模拟灯光,下一步我们还会用到数字灯光、数字调光台和影视上用的数字切换台。再一个是我们的演出皮影在设计方面也有一些创新,传统皮影的操作只有三根杆,一个人就能控制,而我们做的“迈克·杰克逊”有6根操作杆,演出时能完成的动作非常多,腰部的摆动,脚上的滑步等都能做,比传统皮影的关节要多的多,基本上人能做的动作,80%它都能做。

雷:我也看过你们的《迈克·杰克逊》,的确和以往的皮影戏大不一样,您还记得第一次去国外演出是什么时候吗,当时和现在去演出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薛:我第一次去国外交流演出是2005年去新加坡。现在和过去外国人对皮影的认识完全是不一样了。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现在在国际上比较“热”,大家都深有体会的就是现在我们每到一个国家,尤其是到旅游景区,小商小贩都会几句中文,这一是因为咱们国家现在强盛了,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增大了。再加上这几年文化部每年在各个国家举办《欢乐春节》,里面有好多民俗的展演展示,所以全世界几乎都兴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热,这也让我们出去后感觉完全不一样了,过去演出,好多老外都不知道皮影是啥,但现在去了以后都知道,这也与现在发达的网络媒体有很大关系。

雷: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您对于未来皮影市场的发展是怎么想的?

薛:作为我来说,我觉得在保留传统的品质、形制之外,还是要尽量的多样化、实用化,多出一些衍生品,让它从一种单纯的工艺品、艺术品和咱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做一些具有实用性的东西,要进行活态化的传承,要把它的受用面拓宽。或许有的人对于皮影的历史不是很了解,但是看到一个小小的装饰品,觉得很好看,可能就会产生购买欲。这是我对以后皮影市场发展的想法,就是要多样化、实用化。

雷:薛老师,今天和您的对话让我获益良多,在现在这种快节奏、信息化的社会发展环境下,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也必须要跟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将非遗融入大家的生活,“活”态化的传承才能使其得到永续发展,不然就可能真的被人们遗忘和抛弃。听了您讲述这些年推广宣传皮影的经历,真的是很不容易,对于您的这份坚持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我也非常的感动。再次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也期待您为我们带来更多好的皮影作品!

采访后记:

访谈过程中,不时会听到薛老师的咳嗽声,但每次他都极力压制或是匆匆喝一口水就接着讲述,当说到刚学艺时的物资贫乏与早期创业的艰难时,薛老师感慨颇多;而当谈到华州皮影现在的发展势头与未来的种种设想时,薛老师的语气又充满激情与希冀。作为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对国家近年陆续出台的非遗政策与法律法规,以及政府给予传承人的各种资金和项目扶持等连连说好。一个半小时的访谈结束后,薛老师才从包里拿出几盒药开始吃,细问之下,笔者得知他在二十多天前刚做了一个心脏手术。不禁自责于不应聊得这么久,随之又想到前两天薛老师还去青岛大剧院《崂山艺术大讲堂讲》做了讲座,一时间更为他的身体状况而担忧,同时也对他传承、推广、创新皮影艺术之精神而暗暗钦佩和感动。在笔者看来,正是传承人的这份坚守与开拓精神凝聚成了皮影艺术旺盛持久的生命力。而面对当前新的发展时期与环境,不可否认,“市场”已然成为了传统皮影艺术不可忽视的发展空间,而融入生活是其发展的新方向与新理念。因此,无论是非遗项目还是项目传承人,都应积极探寻这一领域生存与发展的新动力。

猜你喜欢
皮影
传统皮影艺术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研究
指间功夫
月光皮影
月光皮影
《不老的皮影》创作感言
不老的皮影
皮影画
皮影收藏,镀亮了我的晚年生活
皮影的来历
皮影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