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远兵
(武汉体育学院心理学系,武汉 430079)
种族、 阶级和性别是当代西方学术氛围中三个重要的差异范畴。作为最古老的差异事实,性别差异范畴在批判视野中从未消失, 其批判效力却长期被压制,导致经验差异(生物本质主义)被低估,甚至沦为父权逻辑的口实。随着女性意识觉醒,女性通过不懈抗争书写女性历史, 但作为女性文化在场仍囿于边缘。20 世纪60 年代以降,西方文明经由反思将批判触及男权和逻各斯中心主义, 女性主义批判作为学术范畴方才获得合法地位。之后,女性主义文化思潮蔓延各领域并掀起一场“性别革命”,要旨是揭示西方意识形态中的性别偏见, 将被忽略的女性经验显性化, 并以性别差异范畴重新诠释既定知识框架和社会现实。 这场声势浩大的理智革命波及到心理学,而此时的心理学正沉溺在危机漩涡中。西方心理学的危机和科学社会革命共同促使学科共同体对研究主题、理论预设和构建、主导的方法偏好等方面进行严肃检讨(郭远兵,漆昌柱,郭小安,2013)。女性主义浪潮恰逢其时,一方面加剧了西方心理学的危机,另一方面为其理解危机和打开局面提供了契机和思路。
以性别差异心理为研究主题的女性心理学有着很长的历史,但女性主义心理学兴起时间不长。作为一个独立取向, 女性主义心理学得到国际心理学界承认的标志性事件是1969 年美国女性心理学联合会成立和1973 年APA 下辖的女性心理学分会成立。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确立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即女性广泛和深度地介入公共社会生活。 女性主义心理学以明确的问题意识、 尖锐的批判锋芒和坚韧的革命精神,改变了西方心理学的研究传统,拓展激发出广阔的理智空间,包括各种元理论和具体理论。有学者梳理和反思女性主义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例如,郭爱妹和叶浩生(2001,2002,2004)阐释了女性主义对主流心理学的男权主义、客观主义、价值中立和方法论意蕴的批判。但是,鲜见以女性主义理论发展为线索, 详细探讨其对西方心理学理论和研究变迁的影响。20 世纪60 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主要从三个路径进行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和解构主义女性主义 (Balbus &Hinchman,2014)。 本文以女性主义理论探索的三种路径为线索,结合西方心理学的危机脉络,逐一解析各个理论路径对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最后,结合女性主义本土化, 论述女性主义心理学本土化的理论限度。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又称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激进女性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看待女性主义, 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批判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女性地位和状态。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发展历经了一部三幕剧: 诞生-衰落-复兴(Leticia,2014)。 (1)二战后,女性主义借助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将批判目光从公共生产领域转向家庭私人领域, 女性在家庭内的劳动被纳入政治经济学框架。 (2)20 世纪 80 年代红色浪潮退潮和美英新自由主义兴起, 女性的政治经济地位得以显著改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威力大减。女性主义的相关主题转变为女性身份以及两性差异,批判视角被文化政治学批判所取代。 (3)女性主义的文化政治学批判实际上以身份政治掩饰资本主义获利, 未来势必重返身份生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Hardt & Negri,2001)。
在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中, 马克思的思想和学说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学者们对类似心理学知识的思想形式作出有原则高度的批判(Park,2009)。马克思主义把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理论核心,女性社会参与需要做全方位的抗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心理的(Vindhya,1998)。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主要内容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探求妇女受压迫的根源:(1)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起源使得女人成为男性的私有财产,这是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2)一夫一妻使女性处于从属地位,专偶制仅针对女性,对男性没有约束力,“个体家庭建立在妇女的家庭奴隶制之上”。(3)妇女劳动只限于家庭私人领域,被排除在社会生产之外。总之,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受压迫根源于私有制,关键原因是经济压迫。“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解放妇女首要消灭私有制。 从一切解放运动的经验来看, 革命成败取决于妇女参加解放运动的程度(列宁,1978,p.278)。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重新解释了西方心理学的诸多元认知, 试图改变西方心理学的知识图景:(1)从政治经济学范畴分析女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透析主流心理学所包含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的表现、原因以及对策。 (2)解读心理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女权主义心理学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阶级压迫、异化等理论武器解释传统心理学的学术建制和知识生产, 充当了心理学学科变革的发动者和促进者(Nicolson,1995)。(3)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批判的,而不是静止稳态的。西方主流心理学狭隘的经验主义、 价值中立和还原主义也因此受到揭露和批判。(4)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对现实社会一贯秉持热切关怀, 有助于纠正西方心理学长期被诟病的“面对社会苦难和不公一直失语”之顽疾。 主流心理学表达的是知识分子的、 男权的和白人的而非工人大众的、女性的和有色人种的声音;简单的知识叠加不能解决现实困境,要转向对现实的批判、对理想境界的肯定和对伦理价值的高扬(Drury,2003)。
探索人类发展的前景,势必求教于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现实,又兼容并蓄。 20 世纪80 年代,自由主义崛起,工业化和市场化使妇女家庭劳动得到市场认可, 两性就业平等和同工同酬等女性主义奋斗目标似乎得以实现。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被文化政治学批判取代。 女性主义将注意投向女性身体特殊性,女性主体宣扬自身感受,表达特异性历史意义(Hélène,Keith & Paula,1976)。 这种快感和欣喜并未持续多久, 女性主义很快发现女性的生命和身体也沦为资本主义开发的领域。 妇女面临的是一种全新的政治经济学, 即身体生产的政治经济学,这为心理学带来了一个新课题,即女性身体心理学。此外,传统心理学始于客体向度并停留于这一向度,再生产压迫性的资产阶级社会关系,并以科学之名将其合法化。 以主体科学自称的批判心理学,基于对心理过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致力于全面反思和重构传统心理学的基础假设、 理论范畴和方法论,赋予心理学以价值承诺和激进的、解放的、寻求社会正义和质疑现状的新路向。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批判是指在弗洛伊德和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和工具基础上所形成的女性主义批判。女性主义意识已早在精神分析理论内部觉醒,并据此开展自我革命。 Horney 是精神分析内部的女性主义第一人,试图以《女性心理学》(1967)扭转弗洛伊德时代鄙视和忽略女性心理发展的事实, 实现精神分析的“女性主义转向”。转向之前,在女性心理发展问题上,经典精神分析坚持“解剖即命运”的生物决定论,认为女性无须解决“俄狄浦斯情结”,她们形成不了强大的“超我”,这导致其心理发展明显落后于男性,表现为神经质、爱慕虚荣和缺乏正义。 Horney 虽然否定了心理发展的“本质论”,但认同女性在男权压力下会表现迎合和妥协。Klein 认同解剖差异引起心理差异,但是却立足于女性解剖特征,强调母婴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意义。Deutsch(1942)提出以女性为中心的精神分析人格发展理论, 并阐明女性终生发展特征、 女同性恋形成机制以及双性心理特征。Deutsch 是精神分析学派完整女性心理的代表, 推动了精神分析运动对女性的持续关注 (王礼军,郭本禹,2016)。
显然, 精神分析因为浓厚的男权中心和性别歧视招致女权主义者强烈的不满和严厉的批评。然而,女性主义也从精神分析的语言结构里为颠覆男性中心秩序找到了突破口。二者碰撞历经抗拒、借鉴到融通。女性主义起初非常反感弗洛伊德的“厌女主义”。例如,Beauvoir 在《第二性》(1949)中指出“女人不是天生的, 而是变成的”;Friedan 在 《女性的奥秘》(1963)中指出女性被压迫的地位和被精神分析结构化。 Mitchell 在《性政治》(1970)中批判弗洛伊德的男性霸权立场,将其判定为女权运动的敌人。尽管如此,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严密的理论体系被女权主义借鉴并发展出精神分析女性主义,主要有两个流派:(1) 以 Rubin 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流派,(2)以Chodorow 为代表的对象关系流派。 质疑之余,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打破女性沉默, 创造一种独特的女性话语和性别秩序。 例如,Rubin(1994)以精神分析为轴,理解性别主体性的获得。俄狄浦斯情结被视为产生“性的人格”装置,目的在于防止乱伦,满足社会性别角色期待。女性主义的目标不应是消灭男性,而是消灭产生性别歧视的社会制度。因此,精神分析是一个有缺陷却未完成的女权主义理论。
在精神分析文化批评浪潮中, 西方心理学理论和研究被予以独特地审视和促进:(1)强调社会性别的文化建构。 经典精神分析强调女性弱势地位的生理基础;精神分析内部率先自我改革;精神分析女性主义颠覆性地将重点放在俄狄浦斯情结之后, 强调社会性别关系形成于社会和文化等非生物因素。(2)确认现象学和解释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摒弃以实证主义范式研究女性经验,倡导以女性主义自己的研究范式和知识体系来呈现女性经验和女性意义。(3)触发了女性主义治疗的理论和实践。女性主义心理治疗认为,女性当事人心理痛苦源于社会和政治因素, 主张以性别角色分析和性别角色介入等治疗技术,促使痛苦意识化,洞悉现实女性角色对妇女的压迫(Mindel,1975)。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还纠正了传统精神分析治疗中咨访关系地位不对等的状况。 (4)显著促进了女性心理学的传播。精神分析对西方文化传播极具促进作用, 女性主义借助精神分析的文化传播力获得跨学科传播和大众传播。
女性主义者还在拉康的后精神分析中发现话语性别。拉康关于主体建构、无意识语言结构等理论对女性主义批判产生重要影响:(1)揭示和突显性别构成的语言属性。(2)提出想象态和象征秩序等主体构成的阶段划分, 为寻找女性语言之源头提供理据。(3) 将语言和女性身体相联系, 积极开展语言实践(黄柏刚,2013)。 受拉康的主体-性-语言体系的影响,法国出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三大家:Cixous,Irigaray 和 Kristeva。 Cixous 关注女性语言,探索以“女性写作”言说女性身体异质性和多义性。 Irigaray 则关注话语、性、权力之间的关系。 Kristeva 则通过“符号分析学”构建“女性伦理”。 如此这般,女性主义通过话语范畴建构社会。经由福柯、利奥塔和德里达等后现代思想持续发酵, 女性心理学定位于男性中心的西方知识话语传统,理论重心从“结构”转向“话语”。在话语中,被压制的女性重新“被言说”。通过话语,西方心理学重新认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和结构呈现,西方心理学从“独白”转向“对话”(薛灿灿,叶浩生,2011)。
解构主义女性主义是指女性主义者借鉴解构主义原则和方法,对现代社会的“逻各斯中心”传统,包括女性主义批判初期的学派和思想, 进行反思和批判。解构主义否定传统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质疑所谓的客观真理以及颠覆主流文化价值。 解构主义女性主义据此对以往女性主义理论进行系统反思:(1)揭露女权运动早期的平权运动被装进人权和解放的大型理论, 实际上并未脱离普遍主义和本质主义。(2) 反思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提出的妇女受压迫的经济根源论,认为应该放弃妇女解放的具体目标,转而致力于解构社会意识和思维习惯, 彻底消解其对女性的影响。(3)反思精神分析女性主义以生理差异构建性别差异,认为“女性”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要以“话语文本”和“互文”加以理解。 (4)消解“菲勒-逻各斯中心”既是解构的手段,也是解构的对象;“消灭神秘性” 则是用以揭示意识形态的虚伪(Wright,1993)。
女性主义的解构主义浪潮意味着性别意识不再居于首要地位,重要的是性别构建,并且是与阶级、种族和宗教等相联系的多因素构建。 解构主义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家关注移民、 跨性别和跨阶级等多因素交互关系中的性别问题。 例如,Espin(2004)通过心理访谈了解到社会排斥、 性征和种族问题如何构建美国女性移民的性别身份。 Morris(1997)通过性身份构成、性取向公开、性行为表达以及女同性恋意识四个维度理解和研究同性恋。 这不同于以往主要采取简单模式描述同性恋, 将同性恋放入种族、宗教、地理归属、教育和职业等复杂背景予以考察。 解构主义女性心理学家还探讨性别与权力的关系,揭示性别的制度化意识。 例如,Yost 和 Zurbriggen(2006) 探究权力和性的关联以及侵略的性行为,审视男女性幻想中权力、 支配、 欲望和愉悦之间的关系。 Bullock 和 Limbert(2003)探究低收入女性对身份和发展机会的认知。 Hegarty(2002)探究性征信念和污名化之间的关系,立足于政治干预主义,批判政治和科学之间关系。
这些研究的特异和饶有趣味之处在于采取解构的方法,重新解读主流心理学生产的关于女性的“科学知识”,揭露其隐含的男性偏见:(1)社会性别的复杂建构。性别是规定的,不是表达的,应该用多元的、具有复杂内涵的社会属性概念代替那些简单笼统的女性特征。 (2) 女性主义心理学不是关于女性的研究,也不是由女性来研究,而是为女性而研究:为解放女性摇旗,揭露和抗争控制女性的知识。 (3)建立基于女性价值的研究方法,研究女性的多元经验:否定存在价值中立的研究,赋予科学以价值承诺;主张研究方法多元化,鼓励会聚式研究思维。解构主义的女性心理学还重新界定了心理疾病的病因、 干预和转归模式(Parker,1998):(1)心理疾患是社会构建的概念。(2)痛苦被看作抵抗、生存能力和愿望。(3)干预技术主要是对心理压迫进行整合性分析, 帮助其争取社会权利,进而寻求社会认同。 (4)心理治疗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常常陷入自相矛盾(Denis,2014):(1) 放弃探讨宏大理论, 却暗自追求终极话语。(2)反对二元思维,但无法摆脱男女二分。(3)批判“逻各斯中心”主义,却操持着“逻各斯中心”主义润染的概念和范畴。 因此,解构主义的女性心理学对西方心理学的批判存有理论悖论。 例如,解构主义的女性心理学既要用没有客观价值和标准解构男性世界观,又要确立女性价值的普遍性,因此陷入“自我参照悖论”。 尽管如此,女性主义毕竟不是一个有着严密思想体系的框架, 求全责备大可不必。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真正沃土应该是社会现实,让实践赋予其无限活力。 如今,家庭关系、劳动分工和社会民主都不可能再接受男性主导的观念和性别歧视,妇女已经享受着女性主义取得的成果。 那么, 是否需要一个新的女性主义(Coward,1980)?总之,当女性主义与解构主义结盟,在这个号称“终结”的时代,女性主义是否会随着“男性终结”而终结?
20 世纪80 年代, 我国学界开始接触西方女性主义,并与他者/自身,发达国家/第三世界,文化霸权/民族自尊等复杂的因素交织一起,构成女性主义本土化的奇特景观。 女性主义本土化意味着对本土女性生存经验特殊性的挖掘, 意味着寻求女性本土言说方式,也意味着既对抗男性中心主义,又摆脱西方女性主义的束缚。 中国女性主义离不开西方女性主义这一参照系, 甚至把效仿和追赶西方视为重要目标。 然而, 中国女性主义学界自我指认了弱势地位, 对西方女性主义的学术和实践成绩表露向往和憧憬。 但是,西方女性主义植根于“欧洲中心”,立足于两性二元格局,以此观照中国妇女的生存状态,暴露出“成熟女性”对“未启蒙妇女”以及“自由女性”对“受难女性”的睥睨 (张宏,2012)。 无论是精神分析女性主义、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还是解构主义女性主义,都经历了知识生产的文化、社会和历史等特殊语境。研究中国妇女的重要理论资源来自西方,我们可以参照,不能代替。
既然中西女性主义的境遇存在巨大差异, 那么首要任务是了解认识差异,既要利用“差异资源”,还要发掘本土传统。20 世纪80 年代之前,国内学界关注女性解放,并被各种社会思潮所塑形,目的在于社会变革。进入80 年代后,靠拢西方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独立地位,实际上是以“女性主义”之话语为载体推进现代化。换言之,以西方女性主义参照的中国女性主义运动与政治诉求相联系, 而非女性的自觉和需求(董丽敏,2005)。西方女性主义扎根于个人主义文化传统,因循走出黑暗中世纪,走进现代,走向独立自由的线性路径;中国女性传统与群体文化扭结,女性命运与国家主体密切联系, 表现出忍辱负重和爱国爱家的人文情怀。因此,中国女性主义不是排斥男性,而是争取男性(孙莉莉,2010)。 中国文化传统中没有女权,但是有母权。 另外,面对三种女性主义批判理论资源,也要厘清前提,划定界限。例如,后殖民时代会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新的分析和批判,要辨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妇女工作实践的关系,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与中国崇父爱母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在我国农业-工业-后工业三级叠加社会中的话语处境。
女性主义本土化促进和激发了女性心理学中国化。 应然层面, 女性心理学中国化是为中国妇女发声,用她们的话语完成有本土效度的理论和研究。本土女性心理学应该是, 采取适合中国女性心理特点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将研究对象(各年龄阶段女性、城乡女性、各民族女性、正常和边缘化女性等)放置在传统-历史-宗教-文化的框架中, 对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资源加以批判地吸收, 以达到既能形成关于中国女性心理和行为研究的概念和理论, 又能帮助广大妇女解决实际心理困扰, 使得女性心理学走进广大女性实际生活。 实然层面:(1)过多介绍和参考西方女性心理学研究理论和框架, 未经反思和批判地加以应用,致使其生态效度低下,影响微弱。(2)忽略了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妇女, 遗忘了社会边缘女性和中国留守女童……(3)严重脱离中国女性社会心理和生活史,例如“三从四德”“家族观”等传统儒家文化对女性的影响, 以及社会转向和文化断裂对妇女的影响。 (4)所谓本土契合性方法,谈论得多,实践得少。
20 世纪80 年代西方女性心理学被引入国内,从90 年代开始,杨国枢、杨中芳、葛鲁嘉和叶浩生等开始对心理学做本土化探讨。 女性心理学本土化从进口加工西方女性心理学开始, 属于 “外衍性本土化”。 要走向契合传统-历史-宗教-文化的“内发性本土化”,需要:(1)结合儒家文化背景,考虑女性社会属性的整体性和关系生成性。(2)关照女性中的他者,例如农村的、留守的、边缘的或少数民族的女性,避免让女性心理学成为精英女性心理学。(3)关注时代转型对女性的影响, 关注多种文化角色对女性的影响,关注中国女性特有的现实问题,例如生育政策转变对女性的影响。(4)心理学本土化定位不在于发现规律,而是为现世生活提供帮助(汪新建,2017)。在女性心理学本土化过程中,建议充分利用叙事、建构、解构等多种研究思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为解决妇女现实生活提供方案。(5)处理好女性心理学本土化与女性心理学全球化、 女性心理学传统化的关系,避免女性心理学非学科化,使中国的女性心理学能够成为世界女性心理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文化人类学家Eisler(2011)认为,存在一种“女性行为”属性的人类文明,它是不同于现代文明的另一种文明形态, 是一种探索和谐发展和提升生命价值的文明。女性主义聚焦父权和男权的宏观世界,关注女性解放,是解放政治。女性心理学更加关注个人微观世界,是生活政治。 Weisstein(1971) 炮轰心理学,“心理学对女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女人需要什么?心理学对此一无所知。 ”因为女性缺场,心理学要在女性主义哲学下进行一场革命。 捍卫女性利益也是捍卫人类文明, 它是一项担负深远责任和价值取向鲜明的事业。 当代心理学的女性主义批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行动纲领。除去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和解构主义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还有其他理论资源可资借鉴。 服务于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精神分析和解构主义三个理论资源从不同角度审视和启发了主流心理学的研究, 造就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判传统男性中心文化的思想运动, 具有特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这是西方心理学更趋成熟的表现,也是西方心理学理智发展的一种样态。
女性主义科学观本质上属于科学批判取向:现有的科学观、价值观和理论知识都负荷权力。目前对社会文化性别的主流分析集中于西方文化传统,理论生产的资源也来自西方。 如Schiebinger(1987)所言,我们还没有关于中国古典科学的社会性别研究,也没有印度次大陆的妇女研究, 以及关于非洲或者南美洲科学事业中的妇女研究。 若女性主义科学史确有生命力, 女性主义研究和实践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也是检验指标。不同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妇女解放运动”和建国后的“妇女权益运动”,女性主义本土化和女性心理学本土化属于科学技术史话语,涉及知识划界、知识发现模式、知识理论评价和知识发展模式等系统科学问题的解决。显然,女性主义本土化的讨论并不充分, 女性心理学本土化更是严重滞后。拒绝亦步亦趋的模仿,期待本土化理论有所建树,女性主义心理学及其本土化都属于“正在形成和进行中的理论和实践”。 她——依然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