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格格
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一一载: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玉清昭应(宫)之建,丁谓为修宫使,凡役工日至三四万,所用有秦、陇、岐、同之松,岚、石、汾、阴之柏,潭、衡、道、永、鼎、吉之梌、柟、槠,温、台、衢、吉之梼……”(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56页)
凌郁之《〈容斋随笔〉上古本、中华本标点商兑》(《中国典籍与文化》2016年第2期)云,此处“汾、阴”当作“汾阴”。中华书局1992年版《山西通志·林业志》第288页引作“汾、隰”,然未注出处。
案《太平寰宇记》卷四六,“汾阴”本西汉县名,唐开元十一年改为宝鼎县,宋初因之,属河东道蒲州,县境犹有汾阴脽、汾阴故城等小地名。又据《晏公类要》卷六、《元丰九域志》卷三,大中祥符四年改宝鼎曰荣河,隶庆成军。熙宁元年废军,以荣河县隶河中府。显见大中祥符年间已无汾阴县。从《容斋随笔》原文看,各物产地皆以州府排列,如陕西路之秦州、陇州、同州,河东路之岚州、石州、汾州,荆湖南路之潭州、衡州、道州、永州,荆湖北路之鼎州,江南西路之吉州等。宋代虽有“汾阴”小地名,却与原文“秦”“陇”“岚”“石”等行政区划单位体例不一致。若以点校本“岚、石、汾、阴之柏”为准,依前例推,“汾”当指汾州,“阴”当指阴州,然唐宋以来虽有汾州,却无阴州之名。阴字繁体作“陰”,与隰州之“隰”字形近,故知其实为字讹,不能与“汾”连作“汾阴”。
检诸唐宋史籍,多见汾、隰二州连用。如《续高僧传》卷二五载唐人释法通游化各地,“南自龙门,北至胜部,岚、石、汾、隰,无不从化”。《资治通鉴》武德二年十二月载:“我闭营养锐,以挫其锋。分兵汾、隰,冲其心腹。”胡注:“汾、隰,隋龙泉、西河二郡之地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丰三年八月载:“太原府、忻、代、平定、汾、隰、石、岚、宪、岢岚、保德、火山、宁化等十三州军,三十七县,置九场节级、大保长,总三千七十人。”《宋史·地理志》载:“河东路。府三:太原、隆德、平阳。州十四:绛、泽、代、忻、汾、辽、宪、岚、石、隰、慈、麟、府、丰。”可见,宋时汾、隰、石、岚四州皆隶属于河东路。
据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北宋幅,隰州地处河东路最西,其东、北部分别与汾州、石州相接,石州北部又与岚州相接。《容斋随笔》中记载的木材产地一般采取就近归类、排列的原则,故各种木材的分布地域比较集中,完全可能将“汾、隰”二州连称,凌说当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