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兰
CBD COP15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要以此为契机,宣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成就,分享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和经验,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作出积极贡献,与各国一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从各方面采取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综合措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相继写入党章和宪法,上升为国家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也得到进一步确立。
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国家利益,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在联合国环发大会上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作为缔约国之一正式履行公约责任。1994年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2010年成立了“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国家委员会”,2011年6月更名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由国务院分管生态环境工作的副总理担任国家委员会主任,23个国务院部门组成,统筹协调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工作。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CNBSAP),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设计了蓝图,是我国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政策依据,是我国从战略层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的庄重承诺。CNBSAP提出了我国2011-203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三个阶段战略目标,即到2015年力争使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到2020年努力使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与流失得到基本控制,到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CNBSAP还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战略任务,并规划32个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3个海洋及海岸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其中陆域优先区共涉及27个省(区、市)的885个县,总面积为232.15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24%。
回顾全球生物多样性进程,无论是CBD COP6通过的2010年目标,还是CBD COP10通过的“爱知目标”(缔约方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的20个目标),由于各缔约方经济、地理、文化、政治意愿等差异,全球保护目标未能逐一落实到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NBSAP)中。自《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发布实施以来,中国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加强就地和迁地保护、推动公众参与、深化国际合作等政策措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爱知目标”中有16个正常推进、有望达成,而且其中有3个目标(即保护提供基本服务功能的生态系统,增强生态系统恢复能力,以及实施全国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超出预期,为推动实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国际发展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CNBSAP提出的30个优先行动中,行动1(政策制定)、2(完善法律)、4(纳入规划)、5(可持续利用)等20个行动有很大进展,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目标6(水和环境卫生)、12(可持续消费和生产)、13(气候变化)、15(保护陆地生态系统)等10个目标取得良好进展。
CBD COP15大会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未来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战略目标。我们需要从战略层面充分反映我国CNBSAP执行情况,掌握战略话语权,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中发挥重要贡献者、引领者的作用,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0年9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就保护生物多样性阐明中方立场,分享中国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彰显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守护地球家园的大国担当。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提出四点建议——“坚持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保持绿色发展,培育疫后经济高质量复苏活力;增强责任心,提升应对环境挑战行动力”。并直面发展难题,总结了中国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三条有益经验,为各国提供重要借鉴。
经验一:“中国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智慧,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中国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探索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2019年底,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8.1%,非化石能源占比达15.3%,提前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已占全球的30%,在全球增量中占比44%,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占全球一半以上。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来自中国,近年来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实现“沙退人进”。通过努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说,“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重要目标,坚持走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道路。在防风治沙上,中国不是简单推动沙漠化防治,而是在沙漠地区发现商机,将防治与经济发展结合,比如研究开发沙漠种植和旅游,以此实现‘防治+经济+就业’的良性生态保护发展”。
经验二:“中国采取有力政策行动。中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加快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步伐,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提高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过去10年,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全球首位。长时间、大规模治理沙化、荒漠化,有效保护修复湿地,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亚洲理工学院环境、资源与发展学院教授佐佐木喜夫认为,“中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的贡献尤为珍贵。中国有效保护修复湿地、森林、河流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至关重要。”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中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担当、公众参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自上而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这一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全国生物多样性工作;将生态治理纳入国家法律和政策制度以及重点发展规划,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提出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改革举措,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平台。制定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计划,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全国和省级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和国土空间相关规划,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形成占国土面积18%以上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生态文明理念被写入宪法,作为国家环境政策、法律和教育的思想框架;2018年云南省率先颁布并于2019年1月1日实施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2020年,我国修订了《动物防疫法》《湿地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等法律法规,颁布了《生物安全法》和首部有关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立法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经验三:“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中国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已提前完成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目标。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我们也愿承担与中国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作出艰苦卓绝努力,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有关议定书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率先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始终站在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最前线。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发表社论指出,中国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认为,“近年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不容乐观,一个强有力的、中国深度参与其中的多边体系,是扭转这一令人担忧趋势的关键。“期待中国的领导力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议程注入活力,帮助国际社会凝聚更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