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

2021-11-25 00:11周娟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36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周娟

(洪雅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川 眉山 620360)

预算管理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做好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履行好单位职能、实现工作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一、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预算围绕各单位的实际需求对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解决如何加强资源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加强预算管理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避免资源闲置、重复购置等问题,杜绝资源浪费现象。加强预算管理能够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能够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合理利用和优化资源配置,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有利于预防财政资金风险

加强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管理,能够促使事业单位严格遵守相关的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从而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通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落实预算公开制度,接受人大、财政、审计及纪检等部门的监督,能够促进财务运作透明化,促使预算资金使用更加合理化、规范化,有利于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有利于预防财政资金风险。

(三)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

不断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够加强对各部门的管理和监督;能够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水平,保障事业单位有序高效地运转;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全面履职,健康持续地发展。

特别是通过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通过设置评价指标,明确绩效目标,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开展对财政项目的绩效评价,评价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业务开展效果,并通过对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促使事业单位确立以财政支出效果为导向,可进一步优化财政项目的支出结构,强化项目支出的管理责任,推动事业单位各项业务高质量开展,促进事业单位对发展方向进行合理规划,有利于事业单位更好地为大众服务,促使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目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不够重视

要想顺利地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都离不开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目前许多事业单位还没有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还存在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的问题。片面地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或预算部门的工作,业务部门未能积极参与或参与度不高,参与部门和参与人员较少。预算编制人员难以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联系和沟通,对基础信息了解不充分,容易导致预算漏报项目、资金收支计划不精准、预算经费构成不合理等。没有真正意识到预算管理在整个单位资金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性,忽略了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主体责任,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不规范

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起点,事业单位下一年度业务活动的开展和单位资金的使用分配都由它决定。当前大多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时常常使用增量预算的方法,虽然这样节省时间、节省人力,但是由于缺乏规范性,编制过程中更多的是参考以往年度的情况,容易忽略以往年度资源配置的无效和浪费现象,造成财政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成本控制;有的项目随着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预算编制的基础也发生了变化,单位却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预算,导致预算编制质量不高。另外,由于预算编制人员存在专业素质不高,以及对相关的预算管理政策了解不及时、不全面,也会影响预算的编制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就要完成预算上报工作,很多事业单位准备工作不足,在预算项目时不够精细。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没有对项目进行充分的事前评估、实际调研和科学认证,编制预算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容易导致预算与实际相差甚远,从而影响后续的预算执行。总之,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预算编制水平有待提高。

(三)预算审核流于形式

实际工作中,主管机关对下级单位的预算审核主要由财务部门来负责。由于财务部门自身的财务工作较多,对行业专业性的业务不熟悉,再加上职权有限,通常对下级单位的预算只能进行简单的形式上的审核和汇总上报,导致主管机关的审核环节流于形式。而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的具体情况又不是特别了解,很难对各单位各部门上报的预算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有效的审核,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预算项目有时会蒙混过关获得审批,从而造成财政资源的浪费。

(四)预算执行随意性大、执行监督不力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预算执行,如果不能有效地执行预算,编制得再好、再科学的预算也不能发挥出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一些事业单位由于预算职责不明确,存在预算执行落实不到位的现象。预算执行随意性大,不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来执行,改变预算资金用途,偏离预算执行,甚至有挪用预算资金的行为发生。没有能够充分有效地发挥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约束和管控作用。预算执行调整随意性较大,在需要追加或调整预算时,没有按照预算调整程序来追加或调整预算,随意调整预算指标或者擅自改变资金用途。

提高预算执行力有利于加快资金的流动和提升资金使用效益。部分事业单位缺乏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流程,对工作计划没有进行总体规划,导致预算执行速度缓慢,容易出现平时经费使用率较低,年底集中使用经费的现象。

存在预算执行监督不力的问题,薄弱的监督力度是造成执行预算随意性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预算管理中缺少有效的调控手段和监督力度,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构未设立或者独立性较差,对预算执行过程缺乏动态有效的监管,难以对资金使用进行有效监督,缺乏问责措施。

(五)预算绩效管理不规范,绩效评价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预算绩效管理能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是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事业单位尚未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预算绩效管理不规范,存在绩效目标设定不合理、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不科学、标准体系不完善。存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充分,还没有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进行有效的挂钩,在资金预算和资源分配中没有参考绩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还没有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激励约束作用,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预算管理意识,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

首先,事业单位的领导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到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在单位中起好带头作用,进而带动所有职工提高认识,积极参与预算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预算管理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其次,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落实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主体责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

另外,通过多媒体、专题讲座等,采取多种层次多种形式来宣传有关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知识,加强预算管理意识,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将预算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事业单位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明确预算的作用、内容和编制原则等,使预算编制及有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促进预算管理工作与时俱进。

(二)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如何编制科学的预算,它是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范的程序,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细化项目,及时编制内容完整、数据准确的预算。编制预算时要做好预算规划,要有合理的预算编制时间和计划,要做好调研、走访、分析等准备工作。预算部门与业务部门要密切联系、加强沟通、协同配合,避免预算与业务脱节。要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和特点,应用绩效理念编制预算,制定可行的项目实施计划,设定合理的绩效目标,设置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展。

改进预算编制方法,修正和补充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尽量将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科学预测单位基本支出和项目资金的需求,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加强预算审核工作

预算审核工作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核和财政部门的审核组成。因为上级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情况更加了解和熟悉,所以对事业单位预算的审核工作应当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来承担。上级主管部门应成立由财务人员和熟悉了解预算单位情况、并具有相应专业能力和权限的人员组成预算审核小组,由预算审核小组来完成预算审核工作。主管部门的审核完成后方可上报到财政部门审核。预算审核除了要对预算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审核外,还要加强对项目预算的科学性、规划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重点复核,切实履行好审核责任,保证财政资金的每一分都用到刀刃上。

(四)规范预算执行管理,加强预算监督力度

事业单位应制订有效的预算执行控制制度,规范资金使用流程,规范预算执行管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落实预算执行主体责任。预算一经审批就应及时下达到各个部门,并将预算责任和工作目标细化分解到各环节、各岗位。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安排支出,不得超预算或者无预算支出,保证预算执行的刚性。执行预算时要严格遵循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有关规定,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要按照规定的用途、开支范围和标准使用。要按照年度工作计划使用预算经费,严格项目支出进度管理。要定期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与预算支出的匹配度,推进预算执行进度,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从而确保实现预算执行效果。

规范预算调整程序,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期间一般不得随意调整预算,如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整预算的,要严格按照预算调整的相关规定,按照规范的流程,提出预算调整申请,财政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调整预算。

有效落实预算管理的监督考核工作,加强预算监督力度,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的监督,让全面的监督制度促使事业单位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首先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加强内部的监督力度,减少对内部审计部门的行政干预。内部审计部门要做到客观公正地行使审计职能,及时开展预算监督工作,实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应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内审部门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职能。同时还要加强外部监督力度,上级部门、审计和财政部门等对预算内容和执行要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对经济业务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要建立动态追踪和监督机制,要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和绩效目标开展绩效监控,开展形式多样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和偏差,要督促事业单位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和改进,并启动问责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及时整治和处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事业单位,杜绝搞形式、走过场,增强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五)加强预算绩效评价,应用绩效评价结果

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完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科学设置绩效目标,做好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工作。在积极开展项目绩效自评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提高绩效评价的客观性。要将相关的绩效评价贯穿于预算管理的整个过程,通过对全面预算资金和各个环节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考评财政资金带来的成效,落实全面预算经济活动。

预算绩效评价能够强化预算执行,同时也为下期预算编制提供指导意见。要建立将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相挂钩的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在预算管理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绩效评价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不断规范预算资金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对预算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使预算管理更加科学化。要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将绩效评价与激励措施相结合,奖惩分明,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在事业单位战略计划制定、项目确定、资金预算和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参考指导作用。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关键是要落实预算管理的主体责任,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做到科学编制预算,做好预算执行、预算监督和预算绩效评价等各项工作,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程度,落实好预算公开制度,强化社会监督,促进事业单位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让财政资金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财政资金风险防范路径探究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