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223)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推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促进建设投资模式的多元化,BOT、PPP、EPC等各种模式得到积极而广泛的推广使用,对提高建设投资效率、改善投资质量、提升投资效益、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工业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工业气体需求量快速增长,对工业气体领域的投资需求加大,为该领域建设投融资模式多元化创造了条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以BOT模式投资建设工业气体项目越来越多。工业气体领域采用BOT建设模式,有利于实现业主与专业投资公司双赢。然而,由于工业气体项目的特殊性,以BOT模式开展此类业务,面临多方面风险,加强这类项目财务管理与控制显得尤为迫切。
BOT模式(Build建设—Operate经营—Transfer转让)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投资建设模式。20世纪80年代起,该模式在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及公用设施项目中得到使用,其基本模式是,政府以合约方式授予项目投资者较长期限的特许专营权,投资者得到融资建设和经营该合约项下特许项目的经营许可,相关用户在使用该项目服务或购买产品向投资者付费,确保投资者可以持续有效运营该项目,实现投资回收和盈利等投资目标;到项目特许专营权期满,投资者在将此项目维护到约定条件后将其无偿移交给政府运营。由于BOT建设模式具有显著的优点,如服务更为专业、投资效率更高、管理方便快捷、效益稳定且保障较高等,BOT建设模式逐步在各领域得到推广,在工业企业领域采用BOT模式融资建设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其中在工业气体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工业气体主要包括用于钢铁、有色、机械制造等工业企业生产的氧气、氮气、氩气等。由于气体产品的特殊性,气体厂投资建设与生产运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适合于以BOT模式建设运营。建设实践中,一般是工业企业作为业主,委托有经验的专业公司作为投资商和运营商,为其主体工厂配套建设气体厂;由专业公司组建项目公司,负责气体厂的建设与运营,为业主稳定提供高品质的气体,业主以使用气体付费方式进行支付;待运营期满,专业公司将气体厂无偿移交给业主。这种方式,一方面有利于业主优化投资组合,降低一次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公司的技术及管理能力,提高气体设施建设与运营效率,保持气体供应高效稳定,有效增强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实现双赢。
1.政策与法规风险
经济环境的风云变幻与业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凸显出国家政策法规对BOT类业务的重要影响。一方面,原有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会给既有业务带来潜在风险;另一方面,新的政策法规的发布,会让新的业务面临新的挑战。这些政策法规的不确定性会给BOT项目带来风险,投资人承担的风险随项目期限的延长而相应递增。
2.市场与商业风险
BOT项目较长的建设与运营期,需要重点考虑投资项目市场可控性以及项目投资商业价值等因素。期间可能涉及的市场与商业风险包括:业主方生产不稳定导致供求关系变化时有发生;在BOT项目回收全部投资以前市场上有可能出现性价比更低的生产工艺或更低成本的替代产品,导致BOT项目持续经营出现巨大困难;原材料涨价导致工程建设超支,或运营成本增加。
3.技术与质量风险
在BOT项目进行过程中,可能的技术与质量风险包括:建设期由于技术与质量缺陷等原因导致建设期延期或建设标准不能达到合同约定;运营期间由于技术与质量问题导致运营不稳定、不安全、不经济等,致使BOT合同不能正常履约。此类技术与质量风险,项目公司应完全承担责任。
4.融资与财务风险
BOT项目需要项目公司负责融资的特点,导致项目公司需要承担项目全过程融资与财务风险。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融资与财务风险包括:超过预期标准的通货膨胀;融资成本因利率或汇率升高;财务管控出现重大问题等。
5.管理与运营风险
BOT项目对管理与营运要求高,其工作内容涉及工艺技术、项目管理、法律、财务、金融、经济以及生产调度、设备维护、市场营销、团队建设等,风险贯穿于上述各方面工作中。
6.不可抗力风险
BOT项目运作周期长,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遭遇到地震、水灾、爆炸、台风以及火灾等不可抵抗而又难以预计的风险,这些风险具有发生机会的不可预测性和造成损失额度的不可确定性,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毁灭性影响。
工业气体BOT项目周期较长,按工作内容,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每一时期工作内容不同,其财务管理与控制标准和要求各具特点,做好项目前期和项目建设期的财务决策与组织工作,对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财务管理控制目标十分关键。
1.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BOT气体项目正式立项前,专业公司应组建专门团队,必要时还可以邀请有经验的专业设计咨询机构参加,精心组织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全面分析项目基本条件的有效性,充分论证工艺与设备技术水平,完整识别项目技术与财务风险,分析项目全生命周期建设与运营管理控制措施,谨慎论证项目投资收益与经济效益;同时对项目各相关方资信及生产经营状况也应进行全面论证分析,包括业主方市场信用与资信等级状况、项目运营期还款能力与意愿、项目建设与运营相关资源条件,有条件的还可以对同类业绩项目进行全面对标分析。只有在精心组织做好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谨慎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判断,从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研究,确保达到项目各项重点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决策项目立项。
2.加强合同谈判阶段的组织管理
BOT气体项目合同内容丰富,涉及多方面专业内容,需要组织多专业联合项目谈判团队,加强谈判过程策划和管理,保证谈判有序推进。财务相关人员必须深入参与合同谈判策划和合同谈判过程中,关注履约过程中财务管理与控制相关机制,确保财务风险管控能落实到位。
谈判前,必须做好谈判准备,充分了解国家和当地相关法规政策。谈判重点包括政策风险分担、竞争限制、土地使用、价格基准、调价机制、保底机制、风险补偿条款、争议解决方式等。谈判应本着互利、双赢基本原则,确保所形成合同能够支持项目正常顺行,为履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分歧设计有效协调解决机制;谈判应进行充分协商,诚实守信,充分探讨,充分展示并互相理解合同条件的真实意思,为履约创造条件。
3.精心组织设计
要综合考虑投资建设成本控制和运营维护成本控制,以生产安全稳定、效率高、成本低为目标,采用先进、成熟技术方案;重大设计方案,必须组织开展专题研究,确保技术优化;加强设计过程管理,确保设计质量。
4.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与建设成本控制
一方面,加强建设期资金管理,本着效益和效率并重的原则,做好项目各阶段融资;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资金控制,确保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做好建设期成本控制,制订建设成本控制目标,细化控制措施,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建设成本。
1.确定的项目财务管理期限
按照BOT合同条件,项目财务管理期限在项目合同签订条件中会明确确定。一般情况下,合同规定项目公司必须在项目运营期满后将项目移交业主,财务管理期限也同时到期。因此,项目公司从启动项目财务管理起,就需要认真考虑财务管理期限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将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充分考虑财务管理期限特点。
2.特殊的项目财务管理目标
工业气体BOT项目在确定财务目标时,要充分考虑业主财务承受能力和主体实际需求,实事求是考虑投资效益水平,不能盲目确定财务管理目标。
3.复杂的财务管理环境
工业气体BOT项目的运营,一般是在业主主体工厂范围内或者临近,并受到业主一定程度的监督管控,使得项目的财务管理具有比一般项目更为复杂的财务环境。
4.巨大的项目财务风险防范任务
BOT项目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在项目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财务风险。从财务管理角度出发,必须树立项目全过程财务风险控制理念,建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识别财务风险,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项目财务管理有序可控。
1.立法规定不统一、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与BOT项目相关立法十分薄弱,尤其在投融资模式方面,仅有一些不同部门各自颁行的行政规章或法规,还没有形成国家或行业层面统一的BOT项目投融资模式管控法律。在项目实践中,发生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不一致时,这些BOT规章或法规的效力十分有限,对BOT业务的支持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另外,已有的这些规章或法规主要针对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类项目,以企业为主的BOT项目仅可参照执行,亟需建立符合市场实际BOT业务模式需要的法律法规。
2.投融资体系不完善、不科学
BOT项目具有周期长、需要资本融资支持等特点,项目全过程需要投融资体系的强力支持。目前实际情况是,业主方,尤其是投资气体的企业业主,本身投资强度大、资产负债率较高,缺乏有效的融资担保条件,难以为项目启动及顺利实施提供有效保障,增加了项目决策的不确定性,阻碍了BOT业务模式推广。
3.预算管理不全面、不到位
工业气体类BOT项目预算管理以项目总指标为基础,涉及因素较多,需要采集各方面基础信息。但经常由于总指标管理不到位,基础信息采集不全面,造成信息失真,导致预算管理不到位。项目进入生产经营期后,受业主方生产经营影响,并受前期基础信息不全面制约,预算管理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4.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效率低
BOT项目周期长,涉及资金量大,资金管理对项目成效影响大。项目资金管理重点关注各项流动资产资金的分配、融资、筹措等事项。现实中,BOT项目不同程度存在财务资金管理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完善,资金利用率低,资金效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5.成本管理不到位、效能弱
BOT项目履约全过程,涉及建设、运营、维护等各方面,成本管理对实现项目目标至关重要。实践中,不少BOT项目没有从项目起始即建立起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项目组织结构不利于成本有效集中管控,成本管理不到位、效能弱的情况较为突出,导致项目运营总成本居高不下,难以达成预期财务目标,甚至发生投资偿债巨大矛盾,凸显项目财务风险,给业主和项目公司均造成负面影响。
6.风险管理不完善、不到位
BOT项目涉及面广且周期长,风险管理极为复杂,其正常经营发展与业主方生产经营及市场环境息息相关。受各方面原因影响,BOT项目风险管理不完善不到位情况较为突出,在宏观经济政策及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风险因素时有发生,对项目正常运行造成极大影响,不仅直接提高项目成本、项目盈利下降,并可能对业主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第一,要建立健全BOT项目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针对工业企业投资类BOT项目,使项目建设有法可依、有律可循,从建设、运营、管理到移交顺利进行。第二,要强化和改善投融资管理。针对项目特点,做好融资方案策划,提高融资方案的科学性和计划性,比较多种融资方案的资金成本,优化实施方案,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第三,要规范和加强预算管理。首要是建立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将预算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做好项目全面预算,尤其要在项目前期开展完整准确项目投资分析,充分考虑资金、设备、材料、人力资源、物流以及安全、环保等政策因素对BOT项目的影响。第四,要加强与改善资金管理。健全资金管理体制机制,加强资金监管,明确资金管控与使用各环节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能。第五,要改进与提升成本管理。全面分析生产经营实际条件,客观完整准确估算各项经营成本,对比分析各项财务成本指标,找出影响企业成本的重点要素,有针对性地建立成本管理体系。第六,要强化风险管控。提升全员风险管控意识,加强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及时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采取有效风险规避与防范措施,确保风险管控切实有效。第七,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培养。创造有利于财务管理人员学习成长的环境,促进财务管理人员等积极学习BOT业务相关知识,全面掌握资产、资本、金融、投资、税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新动态新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财务管理能力。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为企业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能力,主动担当,积极参与资产重组、资源整合等工作研究分析论证和实施,建立财务人员持续学习提升BOT项目财务管理体系的有利环境。
在工业气体投资领域,采用BOT融资模式,可以有效发挥专业公司能力,为业主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准确把握这类项目特点,充分识别风险,做好项目决策与组织,加强财务管理与控制,对提高专业公司市场竞争力,实现项目双赢目标,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BOT模式在更广领域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