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砚青
2020年11月25日,工作人员在北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为市民接种流感疫苗(张玉薇/摄)
新冠肺炎大流行对人类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当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抵御新冠病毒时,北半球的流感季悄然而至。在各国流行病学专家和病毒学专家看来,即将到来的这个冬天,流行病状况似乎格外难以预测。尽管数据显示,近年来持续攀高的流感发病率在2020年出现了巨大拐点,专家们却不约而同地对这两种呼吸道病毒之间可能发生的“协同作用”提出风险预警。
“流感的威胁从未消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室副研究员彭质斌表示,在新冠疫情防控之下,流感仍然存在暴发的潜在风险,而接种疫苗是控制病毒的最佳措施。
有研究表明,新冠合并流感患者的死亡率是单独新冠感染的2.27倍。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会通过飞沫、人与人接触以及与被污染物品接触而传播。流感病毒可大致分为甲、乙、丙、丁四型,这些病原体的每一点细小变化,都有可能带来一种新的病毒种类,其中尤以甲型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并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在今年3月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2020年流行性感冒的发病人数较2019年下降了67.6%,这是自2015年以来我国流感发病人数首次出现下降。然而在医学专家们看来,这一“信号”并不乐观。
彭质斌在今年7月召开的第十五届全国季节性流感学术交流会上表示,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历时超过一年的研究项目显示,新冠疫情期间长期采取的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非药物干预,虽然使流感在上一年低水平流行,但同时也很有可能导致人群中对流感的预存免疫力下降。
不仅是在中国,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令流感在全世界的发病率都出现了明显下降。据媒体报道,《英国医学杂志》周刊近日发表文章,提出要对包括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在内的各种呼吸道病毒可能汇合的威胁保持警觉,二者“结合”后很有可能成为致命病毒组合。有研究表明,新冠合并流感患者的死亡率是单独新冠感染的2.27倍。
今年2月,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文章通过构建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共感染的小鼠模型,发现两种病毒共感染会在小鼠体内引发更为严重的肺部病理损伤和更高的新冠病毒载量;研究同时发现,流感病毒感染如同引擎启动开关,会加重新冠病毒的感染。
“目前国内仍有新冠疫情局部暴发,流感和新冠病毒均能经呼吸道飞沫及接触传播,两种病毒的叠加流行将会给秋冬防疫带来严峻挑战。”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周宁强调,防控流感病毒是当前共感染防控的重中之重。
中国疾控中心在日前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以下简称《技术指南》)中明确指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高位水平,且由于新冠病毒变异株的不断出现为疫情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今年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叠加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严重危害。
需要特别引起警惕的是,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在今年7月的公开活动上表示,2021年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南北方省份门诊流感样病例已经连续两个月超过过去三年的同期水平。
“很多人都以为流感不过就是一种重感冒,其实它能引发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中国疾控中心前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曾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流感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婴幼儿、老年人、孕妇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在患上流感时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流感在全球每年可导致300万-500万的重症和29万-65万例呼吸道疾病死亡。
“由于变化速度很快、会带来非常重大的社会问题,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动下,流感成为了第一个实施全球监测的传染病,且会发布每周监测报告。”曾光表示,世界卫生组织会带领专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以找到最适合的疫苗接种策略。
以北半球为例,通常秋冬季是流感高发期,世界卫生组织在每年二月份,都会根据此前趋势,预测出未来将要暴发的流感类型和疫苗成分。据曾光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每次会公布三至四种疫苗成分,虽然每次的预测结果不一定能够达到百分之百准确,但通常有效性也会在八成以上。
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到来之前获得免疫保护,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
“您好,我们这周的流感疫苗都已经约满了,您可以在小程序上看看其他地方还有没有针。”2021年10月12日下午,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对不断前来咨询的人们耐心解释。
新冠肺炎暴发后,我国的流感疫苗接种率较此前有了不小提升,并曾一度出现过“一针难求”的局面。但是,目前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仍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
我国流感疫苗主要生产企业,华兰生物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以我国14亿总人口为基数,2019年、2020年按流感疫苗批签发数量计算,我国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分别约2.2%、4.1%。然而,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在2018-2019年流感高发季节,美国6个月-17岁年龄段的流感疫苗接种率约为62.6%,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接种率约为45.3%。
在我国,流感疫苗属于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第二类疫苗。曾光表示,即便是在为60周岁以上老人和在校中小学生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北京,此前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也不过在50%左右。
在曾光看来,不少人认为自己接种了流感疫苗后还是会患上感冒。“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出来的流感趋势往往都较为准确,极少发生全部预测错误的情况。不过大家需要认清的是,疫苗的作用是大大降低我们患上这种疾病的概率,但由于生物个体差异,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做到百分之百保护所有人。”
曾光表示,还有很多人无法区别自己患上的到底是流感还是一般感冒。由于流感疫苗是特异性免疫,只对某些类型的流感有效,无法对普通感冒起到保护作用,“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流感疫苗的作用”。
还有一个误区是,部分人认为,通过疾病获得免疫力比疫苗更可靠。
事实上,通过天然感染获得的免疫对机体伤害太大,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例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会导致精神发育迟缓,风疹感染胎儿会导致出生缺陷,麻疹则可能导致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传染病联防联控至关重要,预防接种则是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中科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在新冠疫苗接种全面推进的过程中,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长期低下的局面也亟须改观。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下稱《技术指南》)指出,凡6月龄以上且无禁忌证的人群均可接种流感疫苗,并一再强调除医务工作者等特殊工作者外、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都是高风险人群。
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及内科教研室主任钱素云介绍,国外研究显示,儿童流感危重症病例的病死率高达50%左右;北京儿童医院在2017-2019年收治的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流感儿童中,有40%在发病前没有任何潜在疾病。
再来看孕妇。中晚期妊娠妇女感染流感病毒后,除了发热、咳嗽等常见表现外,还较容易发生肺炎,并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些不但有可能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还有可能诱发原有基础疾病加重,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暴发期间,孕妇病死数占流感总病死数的19%,而实际上孕妇占人口的比例不过五十分之一。”曾光建议,尽管很多孕妇在怀孕时存在诸多禁忌,但无论从安全性还是重要性来看,接种流感疫苗对于孕妇来说都很有必要。“在流感季节到来之前,不论怀孕多少周,孕妇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技术指南》指出,流感疫苗接种2-4周后,可以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个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到来之前获得免疫保护,最好尽快完成接种。需要强调的是,《技术指南》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 14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