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18F-FDG PET/CT与PET/MRI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

2021-11-24 09:39唐勇进凌雪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占位性胰腺癌胰腺

吴 彪,弓 健,程 勇,唐勇进,凌雪英,徐 浩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广东 广州 510630)

胰腺癌是常见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预后差,较难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相鉴别[1-2]。18F-FDG PET/CT可用于诊断胰腺癌、分期、制定放射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及复发、与治疗后纤维化相鉴别等,但诊断慢性胰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差[3]。PET/MRI不仅可显示脏器及病灶的形态、位置、大小等信息,还具有低辐射、软组织对比度较高及可多参数成像等优势,有助于判断胰腺占位性病变性质[4]。本研究对比观察18F-FDG PET/CT与PET/MRI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2月34例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体部18F-FDG PET/CT检查及上腹部MR扫描的胰腺占位患者,男22例,女12例,年龄18~92岁,平均(59.2±16.0)岁。纳入标准:随访时间≥6个月;排除标准:存在MR检查禁忌证,或无法配合检查。检查前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检查前嘱患者空腹6 h以上,控制其空腹血糖为4.0~11.1 mmol/L。采用GE Discovery Elite 690扫描仪,以PET/CT-MR进行多模式系统扫描。嘱患者仰卧,先行上腹部MR扫描。参数: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 LAVA)序列,TR 3.7 ms,TE 1.7 ms,带宽166.7 kHz,FA 12°,FOV 40 cm×40 cm,矩阵256×170,NEX 1,层厚4.0 mm,层间距 2.0 mm;轴位T2W,TR 6 667 ms,TE 72.2 ms,带宽83.3 kHz,FOV 38 cm×38 cm,矩阵320×320,NEX 2.5,层厚4.0 mm,层间距0.4 mm,加速因子2.00 Ph;轴位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层厚4.0 mm,层间距0.4 mm,FOV 38 cm×38 cm,矩阵128×128,NEX 1,b值为0、800 s/mm2。之后于患者安静状态下经静脉注射18F-FDG 3.70~5.55 MBq/kg体质量,于45~90 min后行常规PET/CT检查,扫描范围自颅顶至股骨上段水平;参数:管电压140 kV,管电流115~180 mA,层厚3.75 mm,矩阵512×512;通过CT对PET进行衰减校正,采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算法获得PET图像。

1.3 图像分析 于 GE AW 4.6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其自带软件进行不同模式的图像融合,获得CT、MR、PET/CT及PET/MRI,以18F-FDG浓聚区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max)异常于周围本底组织,且CT/MRI密度/信号异常病灶为阳性病灶[5],由分别具有8年和10年工作经验的核医学科医师各1名观察并评估阳性病灶的良、恶性、图像融合匹配度、图像质量及图像附加信息,意见分歧时经协商达成一致。

根据胰腺病灶影像学表现分别评估CT、MRI、PET/CT及PET/MRI中病灶的良恶性[6]。恶性病灶:平扫CT多呈等密度,可见胰管扩张及胰腺萎缩等[7];MRI边界不清,T1WI呈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可见胰管、胆管扩张及血管受累等,动脉期增强病灶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胰腺实质,DWI可见弥散受限[8-9]。良性病灶:平扫CT多见胰腺体积增大、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及模糊等[7];MRI示胰腺形态不规则,T1WI及T2WI信号混杂,钙化区常表现为低信号或无信号[8-9]。最终经细针穿刺病理确诊良、恶性病灶,或经后续随访证实。

根据PET与CT或MR图像中的解剖结构是否匹配对图像融合匹配度进行评分:0分,匹配度差;1分,匹配度一般;2分,匹配度高[10]。根据图像有无伪影及伪影是否影响观察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0分,重度伪影且影响观察病灶;1分,轻度伪影但不影响观察病灶;2分,无伪影[11]。根据PET/CT及PET/MRI能否提供更多病灶附加信息(包括病灶特征、具体位置、相邻组织浸润及PET/CT和可否勾画PET/MRI病灶边缘等)进行记分:-1分,PET/CT病灶附加信息多于PET/MRI;0分,二者基本相同;1分,PET/MRI病灶附加信息多于PET/CT[1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以χ2检验比较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图像融合匹配度评分;以FriendmanM检验比较图像质量评分,并以Bonferroni法校正。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于34例共检出37个阳性胰腺占位病灶,于其中3例各检出2个病灶。病理结果示良性病灶11个,包括胰腺炎5个,胰腺囊肿、胰腺囊腺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假性囊肿、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及胰腺梗死灶各1个;恶性病灶26个,其中23个胰腺癌、1个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2个胰腺癌合并神经内分泌肿瘤。

2.1 判断病灶性质 PET/CT检出7个良性病灶、30个恶性病灶,其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83%、46.15%和78.38%。PET/MRI检出11个良性病灶、26个恶性病灶,其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100%、84.61%和94.59%。PET/CT与PET/MRI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6、1.91,P=0.81、0.17),而PET/MR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PET/CT(χ2=4.16,P=0.04)。

2.2 图像融合匹配度 PET/CT对 37个病灶的图像融合匹配度评分为1个1分、36个2分;PET/MR为1个0分、2个1分、34个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图像质量 37个病灶CT图像质量评分为1个0分、1个1分、35个2分;MR为8个1分、29个2分;PET/CT为2个1分、35个2分;PET/MR为8个1分、29个2分;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图1 CT、MR、PET/CT及PET/MR图像质量评分

2.4 图像附加信息 27.03%(10/37)的图像附加信息评分为-1分,8.11%(3/37)为0分,64.86%(24/37)为1分,见图2、3。

图2 患者男,21岁,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A.PET/CT图示胰腺类圆形占位灶,呈环形摄取;B.PET图示胰腺18F-FDG环形浓聚灶,SUVmax=7.62;C.CT图示胰腺类圆形稍低密度占位灶,边界不清;D.PET/MRI示胰腺类圆形混杂信号病灶,呈环形摄取;E、F.MR T2WI(E)及T1WI(F)示胰腺类圆形混杂信号占位病变,边界清晰

3 讨论

判断胰腺良恶性占位性病变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对良性占位性病变可不采取处理措施,而对恶性病变则需行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或免疫治疗[13];但目前仅通过影像学鉴别诊断胰腺良、恶性占位病变较为困难。18F-FDG常用于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病灶葡萄糖代谢情况可提示病灶性质:恶性病灶生长迅速且代谢水平较高,常表现为18F-FDG高摄取;而良性病灶多生长缓慢且分化良好,葡萄糖代谢水平较低,18F-FDG PET难以检出,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手段以进一步获得其病灶大小、位置及边界等信息。KAUHANEN等[14]认为胰腺肿瘤的标准摄取值虽多高于胰腺良性病变,但其间存在较大重叠,故影像学常难以鉴别。作为影像学新技术,PET/MRI或可用于判断胰腺良恶性占位病变[4]。

图3 患者男,64岁,慢性胰腺炎合并囊肿,穿刺活检术后 A.PET/CT图示胰腺体部不规则异常浓聚(白箭)及胰腺尾部低密度囊性病灶(红箭),未见出血灶;B.PET图示胰腺体部18F-FDG异常浓聚灶,SUVmax=4.81;C.CT图示胰腺尾部低密度囊性病灶(红箭),未见出血灶;D.PET/MRI示胰体部混杂信号病灶及胰尾部低信号囊性病灶;E、F.MR T2WI(E)及T1WI(F)均可见穿刺部位出血灶(黄箭)及胰尾部病灶

本研究发现PET/MRI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高于PET/CT,与TATSUMI等[15]的观点基本相符。此外,本研究PET/CT及PET/MR图像融合匹配度均较佳,1例PET/MRI融合匹配度为0分,主因MR扫描时间较长且易受呼吸运动影响所致,需以呼吸运动算法加以调整、补偿[16]。IAGARU等[17]发现时间飞跃法(time of flight, TOF)用于PET检查可使PET/CT和PET/MR图像质量相近。本研究CT、MRI、PET/CT及PET/MRI 4组图像质量均良好,且无明显差异;其中1例为肝脏支架植入术后,导致CT及PET/CT图像出现金属伪影而无法诊断,但未明显影响MRI及PET/MRI。

PET/CT与PET/MRI对于显示病灶信息各有优势,PET/CT对钙化和气泡更敏感,而PET/MRI则可清晰显示病灶边界、出血及其内软组织结构等[18-19]。本研究27.03%(10/37)PET/CT提供的病灶附加信息多于PET/MRI、64.86%(24/37)则少于PET/MRI,8.11%(3/37)二者相当,分析原因,主要在于PET/MRI软组织分辨能力较高,且具有更多参数序列成像。

综上所述,PET/MRI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图像融合匹配度及图像质量均与PET/CT相近,而其诊断准确率高于PET/CT,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胰腺占位性病变。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且未对比观察CT及增强MRI,有待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占位性胰腺癌胰腺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Role of telomere shortening in anticip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原癌基因Pim-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细胞增殖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