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江 吴超伟
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通常对纺织品需要从外观检测与内部检测两个方面进行,而纺织服装又可以细分为机织品与针织品两大类,对针织类进行外观检测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检验标准与方式,仅仅凭检验人员进行主观判断,不同的检验人员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于纺织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纺织服装的需求不再仅仅只是基本的保暖遮羞,还拓展到了舒适度与美观度等方面,需要再纺织服装入库检测过程中强调其质量安全性,严格按照相关外观质量标准进行把关[1]。
根据我国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目录》提出的相关要求,对纺织品进行外观检测可以涉及到纤维、纱线、织物、服装等多达二十多种物品,而在对纤维制品检测时又可以细分为棉纤维成熟度、纤维的细度、纤维的形态特征等多个方面,而在对机织品进行外观检测时则涉及到使用说明、原材料拼接等层面,缺陷一词在机织品上常常出现,因为如果机织品的质量与国家规定的标准不相符,那么就属于存在缺陷问题,根据缺陷的程度又可以细分为轻缺陷、重缺陷与严重缺陷三大类型,需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来具体区分质量缺陷,给出更加具体的评判。现阶段我们针对纺织服装入库质量检验主要采取的是抽样检验,根据抽样样本中单件产品的质量或者存在缺陷的产品数量来划分等级。纺织服装的外观质量主要涉及到规格尺寸等内容,其中每项内容又涉及到多个项目,在检验纺织类服装外观过程中,要严格对照规格检验是否存在尺寸偏差,或者是否存在本身的尺寸就有差异,对标国家出具的纺织类产品标准划分等级。
服装在缝制过程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但是在外观质量检测过程中又会对服装表面是否存在瑕疵,规格尺寸是否有偏差,自身尺寸是否有差异,是否符合缝制要求等进行检验,每一个检验项目都对应了不同的级别,当各项子项目合格后再判断表面的瑕疵问题。只有所有的项目都合格才能判定纺织服装是符合标准的合格品,只要有一个项目不合格,那么就是不合格的产品。
对纺织服装入库外观质量进行检测时,要求检验工作人员要充分熟悉服装的用料与相关要求,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彻底的检验,这都要求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并且成衣检查、辅料检查、尺寸检验等每一个环节具体负责的检验人员都是不一样的,检验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检验人员个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这意味着同样的衣服由不同的检验人员进行检测,可能给出的结论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检验服装的纽扣、拉链等细节时,不同的检验人员给出的检验结果时不一样的。也正是由于检验人员会直接影响到纺织服装入库外观质量检验结果,因此在具体检验过程中都会要求工作人员不管检验结果如何,不管是初检还是复检,都要进行详细记录,给出详细的检验报告[2]。
针对上面分析的纺织服装外观质量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结合防止服装生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予以改进,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提高服装外观质量检测的准确性。
第一,根据纺织服装外观质量检测中的具体判定方法,不断完善现有的纺织服装标准,将真正应用到纺织服装产品标准中与外观质量相关的检定方法及其鉴定标准进行重新修订,避免其中某一个鉴定工作与其他工序相悖。
第二,根据不同等级来详细划分缝制规定中的各个检验内容,随着我国纺织行业的不断发展,缝制生产的产品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需要根据产品的优劣程度划分为对应的次品、中等、优品等不同的类型,确保产品的质量能够不存在表面上的问题,服装的尺寸符合标准,最后在对产品给出最终的等级,在定级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外观质量指标中等级最低的一项进行。
第三,一件产品如果同时存在针织类与机织类两方面的面料,那么就不存在一个相应的检验标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划分其外观质量。如果服装的不同部分在面料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那么就要根据针织类产品的标准进行判断,如果是服装的一部分存在面料不同,那么就可以按照机织产品的标准进行判断[3]。
正所谓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如果能够有效开展纺织服装外观质量检测,保障产品质量,那么必然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诉求。在消费者眼里,一分钱一分货,便宜就意味着不是好货,这是在过往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中塑造的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扭转过来的。因此在具体购买过程中,常常会基于身体健康购买相对来说更优质的服装。需要进一步在市场中宣传纺织服装,引导广大消费者正确认识纺织服装,提高消费者对纺织服装的辨别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现阶段我国针对纺织服装的外观质量检测还没有一个系统完善的规定,在具体检测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不断完善外观质量检验流程,确保入库产品质量,让消费者能购买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外观质量检验实质上就是考验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相关检验技术,需要在国家相关标准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提升个人专业素质,应用到具体检测中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善意见,确保纺织服装外观质量检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