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明
广东省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广东深圳 518109
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垃圾随处堆积、建筑耗能逐步增加等现象日益突出,为解决此类现象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展绿色施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至关重要。传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侧重于建筑施工进度、质量及技术管理,注重建筑经济效益的产生,而节能环保却处于次要位置,这样导致建筑施工中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产生冲突,固封自守的传统建筑施工理念已经不适应节能环保施工的要求。鉴于此,近几年提出了绿色施工理念,为追求工程建设经济与节能环保理念平衡发展,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统筹兼顾,实现建筑工程施工中经济、环境、社会等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劳动者密集、人员构成复杂,不仅有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建筑工人,还有建设方、监理方、材料机械设备供应方人员,且工人素质参次不齐;其次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建筑设备等众多因素都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稍一疏忽将会为施工项目带来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损失将不可估量。而绿色施工技术有效应用以后,在各项先进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支持下,对施工人员安全保护、建筑材料运输、施工机械的使用、建筑设备的安装等都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保证了建筑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构建绿色节能的施工环境,能够减少工程建设中的能源损耗量。建筑形态会直接对建筑环境造成影响,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不能仅关注工程外观的美感,还要考虑是否绿色节能,让建筑可以适应四季环境。自然环境层面上,应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减少传统资源依赖性,如借助环境特点加强室内通风、调节室内光亮等,从而减少电能投入量,实现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目标。
在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应将本地区所有的水资源情况进行明确记录,如自来水、中水系统、地下水和降水等,明确施工现场可利用的水源,确定用水定额,加强对用水水质的检测,避免对工地用水造成污染。同时应合理布置用水、排水管网、管线管径等合理设计。例如施工中的雨水回收使用,由于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下雨,因此可结合建筑现场施工现有的条件,开展雨水的收集、渗蓄及沉淀处理,并将收集到的雨水统一存放到施工现场的指定位置,便于将存储的雨水用于工地绿化、除尘等施工作业[2]。
建筑屋顶对节能也至关重要,屋顶隔热的程度对室内温度和能耗有直接影响。在建筑工程中可以通过对屋顶的节能设计达到集热、降温的目的。如在建筑屋顶增加太阳能设备,增加太阳能的利用,降低电能的使用;屋顶的通风和隔热设计,在夏季使室内热气与自然空气形成对流,减少空调的使用,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在屋顶采用新型隔热材料,减少热量的传递,以达到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另外,在我国南方地区,常在屋顶设置绿化或屋顶水池等,以隔绝强烈的紫外线,调控建筑内外的热量交换,进而实现节能。在屋顶设置绿化或水池时,应满足屋顶荷载及防水的要求,选择覆土较薄和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
墙体施工是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需注重墙体施工的节能环保性,保证外墙的隔热性、保温性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墙体施工材料选择中,应以隔热性好、保温性好、厚度小的材料为主,确保外墙整体的密封性。科学应用施工工艺与绿色材料,有助于提升建筑内部空间利用率,以外墙保温为主、内墙保温为辅(内墙保温材料过多会挤占内部空间),提升外墙隔热保温的整体性能。还可以采用墙面绿化方式改善外墙性能,如建筑墙面可以设置一些花架,用于种植垂直植被、攀附植被,增加建筑外墙绿化面积,调节建筑周围环境。墙面绿化方式在夏季可以阻挡太阳光辐射,降低室内温度,并且墙面绿化还可以起到墙体美化效果,让建筑群更加贴近自然。
建筑物的外层部分一直经受阳光照射,时常处于雨雪天气等环境下,特别是在温度较低的东北地区,因此,做好建筑物的保温。保暖、隔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工程实际施工中,高效保温墙体的应用较为广泛,高效保温墙体相比传统保温材料,既在保温效果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由可以有效减少传统保温材料产生的固态垃圾,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同时,在建筑物的顶层,也可以将防潮的复合材料应用在保温层与防潮层之间,保温的同时也加强了建筑的防潮性。通过采取一系列新型绿色技术来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效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更好地促进新型绿色节能技术作用的发挥[3]。
综上所述,绿色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环节,是可持续建筑施工理念的诠释,也是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节能减排理念的关键技术类型,不仅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技术支撑,而且能够通过优化施工进度、安全、经济等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为增强施工技术人员的绿色施工理念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