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志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泉源镇经济发展办公室 山东临沂 276100
乡镇统计工作要想获得有效运转,就应该注重级政府和乡镇政府工作中联系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展开调研工作,保证制定决策合理性,使乡镇统计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流程上更具规范性,确保统计工作整体质量和效率,在此基础上,才能使统计结果准确性得到最大程度保证,为区域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
乡镇统计工作的实施能够对乡镇经济展开考评,属于考评凭证,乡镇经济属于国家经济组成部分,发展好坏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联系紧密,也能发挥乡镇经济整体发展速度和规模的衡量作用,并且实现对领导绩效的考量。在开展乡镇统计工作过程中,需对统计数据进行比量,然后在此基础上获得考评结果。同时统计工作也是乡镇政府制定经济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正确经济决策的贯彻与落实,体现出经济决策在制定时的真实性、精准性以及全面性,推动乡镇经济获得更好发展,推升人们幸福指数[2]。除此之外,统计工作是经济计划编制时的数据来源,能够将乡镇经济具体情况体现出来,使各个部门制定决策时做好长远计划与短期计划的划分。
统计属于基础性工作,应进行科学组织,注重沟通深化,加强前期准确工作,具体实施时,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首先,注重培训工作强化,提升相关工作人员专项技能以及业务素质的提高,就培训方式来讲,可以将现场培训与课堂培训二者结合,运用多轮业务培训方式,帮助工作人员掌握良好技能。其次,积极构建督导网络体系以及人员名录库,进行信息沟通过程中,工作人员为信息传递桥梁,需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强化人员技术掌握时,可通过微信建立沟通交流群,将相关信息在群中及时发布,并且在群中进行问题解答与跟踪调查。就信息共享来讲,需注重互联互通的实现。再次,应该注重宣传教育的实施。统计人员需深入到每户中进行宣传教育,进而形成良好统计氛围[3]。具体实施时,可以运用媒体宣传、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使群众能够对统计工作产生详细、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最后,在统计结束之后,需对数据进行核查,保证上传数据与实际对象之间的对应,防止出现漏报的或者是漏查情况。
统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经济运行实际情况,乡镇统计工作机制要想获得有效运转,实现工作水平的提升,就应加强对现有资料的运用,具体实施时,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首先,统计人员应充分运用政府相关部门中获得的统计报表以及行政记录,贯彻进库有数和不进库不出数制度,运用规模性方式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加强动态维护,并及时对名录库进行统计更新,构建完善监督指标体系,将乡镇实际发展水平反映出来[4]。统计人员在工作中需遵守统计制度以及《统计法》中的相关规定,对区域中的资产项目通过原始资料进行统计,避免出现多报、漏报等问题的发生,进而使各项统计数据准确性与真实性得到充分保证。并且需对固定资产项目档案进行认真整理,确保项目与档案之间相对应,进而使源头数据在质量上得到充分保证,促进投资统计基础巩固的。其次,应注重统计数据整体质量进行监管,实现务求实效以及科学有效。乡镇统计工作一般情况下对象比较多,范围难以得到有效确定,因此需注重统计以及核查修改。
乡镇统计工作机制有效运转过程中,需注重机制完善性,在法律法规方面给予支持,具体实施时,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首先,推动基础工作实现标准化,加强基础工作整体落实力度,积极践行上级政府发布对统计工作进行深度拓展的指导。其次,在规定指导下,促进基础统计机构更加完善,针对统计机构具体职能进行规范,重视统计服务、信息化、名录库建设等多个方面,使乡镇统计工作方面的基础建设实现增效、提质以及深化服务。规范建设中需充分体现出信息化、有网络、有经费、有原始记录的等。在此,工作人员需积极进行法制宣传,同时管理部门也应积极推进系统性培训机制的实施,并对统计工作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将统计工作从根本上做好,防止出现多查或者是漏查现象。
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之间应注重一体化实现,针对统计工作中涉及到的各种资料展开科学合计,促进会计核算与民生统计之间的统一,并且彼此之间相互借鉴,针对不同经济主体当中资源以及成果进行强化整合,进而使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在实施过程中获得更为明显的效果。二者之间的结合,能够充分适应时代发展,将经济在发展中的新常态体现出来,也能使各项工作得到不断优化。
总之,乡镇统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工作机制的有效运转能够促进统计工作质量与水平的提升,推动统计工作不断向着科学方向发展。开展统计工作过程中,需充分将准备工作做好,加强对现有资料的运用,并注重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同时也应积极将统计工作和会计核算结合在一起,保证统计工作充分、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