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龙龙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环境地质调查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我国的地下水相对而言是较为丰富的,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都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并且我国河流众多,遍布全国各个地区,给人们带来了非常丰富的水利资源[1]。会造成水污染的因素是来自于多个方面的,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污染物质在生产出来,使得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污染物质种类越发的多样化,并且在污染物质排查方面难以进行全面的评价与检查。对地下水的水质进行分析,主要是对采取的地水样品进行简分析、全分析和有机分析等。通过对地下水样品的化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初步掌握到地下水的水质状况。
即使水污染可以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但是人为污染才是最主要的水污染成因。工业废水、废渣的排放是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经济的腾飞导致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工业污水和废渣也迅速增加。近年来政府对水污染防治的工作愈发重视,对工业“三废”的排放已经加大了处理力度,也责令关闭了一些对水资源有严重污染的企业。
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中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化肥利用率不足40%,这就意味着每年将会有大量的氮磷流失,得不到良好利用的同时,也会对土壤下方的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此外,由于受到水冲粪、水泡粪养殖模式的影响,使得部分畜禽粪便受到没有配套防渗工程的影响,加大了地下水污染的实际隐患。除此之外,农业面源污染还表现在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上,尤其是网箱养殖污染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多年遗留问题对于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影响较为突出。
在城市地下水污染方面,主要集中体现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超负荷工作之上,部分城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现有处理能力相对不足,管网建设无法完全满足日渐提升的污水处理需求,现有的污水处理厂设计情况偏弱等问题,从而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相对滞后,很容易让部分污水在没有经过程序化科学处理的情况下进行排放,提升了城乡地下水污染的隐患[2]。
系统完善的地下水资源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地下水质变化以及污染情况,进而有助于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并尽早开展地下水的污染治理工作。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形成系统完善的地下水资源监测体系,对地下水污染及时进行预警。其中,大数据能够实时监测各基站异常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此为依据构建完善的预警系统,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借助大数据对地下水进行检测,生成的信息报告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可靠信息,提高数据利用率。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丰富地下水监测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数据,并设置指标对异常数据进行有效监控,一旦出现异常状况迅速报警。并基于回传信息及时发布预警,动态、实时监控地下水文信息,为不同业务需求提供所需服务。借助大数据可完善地下水监测,设定数据自动化统计分析功能,基于数据库信息设计时段统计报表等数据查询、综合查看、统计汇总等一系列服务。
目前我国的水污染治理部门将主要的精力都用于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中,而在一定程度上疏忽了对水污染源头的治理工作,进而导致在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却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应该加强对地下水污染源头的治理工作。调查报告显示部分企业的设备老化以及生产工艺落后是引发水污染的重要原因,由于设备老化落后导致生产原材料严重浪费并且生产废料难以有效回收利用,这样既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也加剧了地下水的污染。这就要求相关企业特别是那些用水量巨大的企业应该及时更换生产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企业生产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对于生活垃圾要提高处理的科学性,特别是在生活垃圾填埋场要做好有效的防渗工作。同时要积极鼓励和倡导生态农业,降低化肥农药等使用量,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针对地下水进行修复治理,在国外具有较大的进展,其中一些优秀经验是值得学习的,例如物理处理方法以及抽出处理法等。在以往地下水污染处理中主要是以抽出处理法为主,即利用水利梯度将污染水分运输到处理介质当中,在介质的作用下进行降解以及吸附等,这样能够更好地溶解出一些金属元素和污染物质等。相对于原位处理法,在成本上较低,同时对环境危害小。在处理设备上要求较少,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这种方式在当前形势下具有有效的应用[3]。
建立地下水水质监测网,逐步完善地下水监测体系,加强重点区域主要超标项目的监测,对超标项目实行动态观察,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水改工作,并系统掌握地下水水质的动态特征和污染变化,为保护该区域地下水提供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着地下水污染严重的现象,并且各个地区的污染情况是各不相同的。为了保障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需要国家以及人们共同协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地下水污染问题进行处理。针对各个地区的不同状况,可以结合当地特色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对地下水的水质进行分析之后,寻求造成地下水污染的相关因素,才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地下水污染控制措施,提高水污染治理的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