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敬宇
(中共衡水市委党校,衡水 053000)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这对于党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在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广大劳动人民是创造历史、书写历史的英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概念,这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核心,强调了广大人民是决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前途发展与命运成长的根本性力量。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中华民族历史进步的真正源动力,人民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即以人民的实际需求为核心、以人民力量为主要依靠、以人民为发展成果共享对象的社会发展观,是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其思想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从这个层面来讲,“为了人民”回答了“社会发展目的”的问题。所有的发展均是为了增进广大人民的福祉、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促进人民获得全面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目的。
从这个层面来讲,“依靠人民”回答了“社会发展动力”的问题。人民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根本力量,体现了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的主体地位与首创精神,充分尊重在社会发展中广大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和“所发挥的作用”等。在祖国建设过程中,主动“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服务人民,依靠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认真学习,汲取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智慧与力量。
从这个层面来讲,“人民共享”回答了“发展趋向”的问题。让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广大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美好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对唯物史观的准确把握和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深刻认识,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丰富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能够让广大党员干部更深刻地懂得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就是让广大人民共同过上幸福生活。在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创造性,通过党的优良传统教育,更深刻地明白与广大人民风雨同舟是战胜所有困难险阻的根本保障,真正懂得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员的神圣责任与义务,在工作与生活中,必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要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拥护的“将相之才”选拔上岗,及时发现、精心培养并合理使用更多好干部,不断为党组织建设注入新鲜血液。要以群众满意度为重要标准进行民主评议,通过新陈代谢的方式始终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推动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党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纽带。
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作风建设中,要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督促党员及干部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各项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督促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体察民情,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真诚关心并努力帮助更多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总之,要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把地方发展的“蛋糕”做大、分好,让改革发展的卓越成果惠及人民,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在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中,要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制定党内法规,构建科学规范、系统严密的政策与法规体系,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与制度保障,防止出现类似“牛栏关猫”的问题。同时,要坚持制度与法规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坚决维护制度与法规的严肃性与权威性,真正把监督权置于人民之中。
在基层党组织的反腐倡廉建设中,要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反腐倡廉的正向教育筑牢道德防线,在党员干部心中形成“不想腐”的自觉性。同时,构建预防体系,形成“不能腐”的外在刚性约束,持续强化党员及干部对广大人民、对党纪国法的敬畏,进而形成“不敢腐”的心理震慑力,促进党风建设。
在新时代的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中,应当注重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融合发展,应用一体化培养的模式,通过共同部署、共同发展形成党建工作发展的新格局,进而促成两者的紧密结合与相互促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在组织内部对党员干部开展相应的学习指导,构建学习型组织,将先进的学习理念、管理理念、工作理念等融入基层党建工作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具开放性地举办符合现代特色的多样化党建活动。与此同时,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全力构建以党建为龙头、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全新局面,进而为党组织基层建设以及区域内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与区域内各项工作是纲与网的关系。在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各级党组织应当加强建设工作,实现有形和有效的覆盖。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进一步拓展党建工作的内涵及外延,加强党建统领工作的开展,进而建立起区域内党建高地,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构建起区域“大党建”的格局。例如,在城市治理的过程中,就可进一步扩大党组织在各个领域的覆盖面,尤其需要扩大在新兴领域内的党建工作的开展,着重关注青年人群及特殊群体。在村改社区及新兴行业等各个工作领域板块加强建设,持续推进党建工作向新阵地发展,进而实现区域“大党建”格局的融合。在辖区范围内的各个区域建立党支部,实现全领域的覆盖,形成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其他片区同步发展、携手共建的多种发展模式,实现区域内共建联建、整体融合的党建新格局。
在全新的时代,应当加强各级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力度,充分发挥其领导职能,全面提高广大党员及党员干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持续发挥党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要持续推进工作职能的转变和工作能力的提升,营造更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另外,还应当加强对社会各个力量的领导,重视社区内的中青年重要力量,该群体普遍为共青团员,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学历,应当积极发挥青年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组织其参与各项实践活动,为党建活动注入强劲的活力。
全媒体时代,应当开拓思维,拓展党建模式,积极采用互联网和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现代党建活动。树立互联网发展思维,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智慧化发展。依靠智慧党建的模式,构建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完整的党员动态链,并在区域内搭建数据库信息平台及交互系统,开辟在线互动、网上课堂等新功能,为群众及党组成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另外,还可以为党员群众提供信息咨询、在线学习及网络咨询等综合化服务,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各项需求的深化,实现服务平台的智慧化,让党建生活融入管理中,实现各项数据的互融互通,最终形成区域互动、信息共联、数据共享的信息化格局,促进党建文化的有效传播。
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面临着更为严苛的要求。要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对自身实际情况的分析,勇敢面对党建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项挑战,以积极的心态和崭新的面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与部署,努力将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伟大党建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中最坚强的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