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玲
(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广东 深圳 518101)
随着我国着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积极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已建成以项目支出为主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并且正在不断延伸和扩展,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升。B区文化部门从2013年开始结合实际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进行绩效管理的探索工作,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资金量较大、影响力大、社会关注度高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绩效评估,对项目实施情况、实施效果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建议促进政策合理调整,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提升使用效益,促进形成更加规范有序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成效显著,其中“文化春雨行动”项目成为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及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课题研究项目。
结合单位职能定位,研究制定符合文化事业发展的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按照“规范流程、预算统筹、政府采购、合同约束、全程监管、信息公开”的原则,修订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建立以项目申报、信息发布、组织购买、实施监管、绩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购买流程,达到降低成本、增强效益的目标。积极探索采取公共私营合作制(PPP模式)以及资助、奖励、补贴方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管理和使用遵循公开透明、绩效优先、统筹使用、分类审批的原则,按具体实施办法及相关操作规程执行。通过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运营,从场馆运营到活动组织,从购买人员配备到基层文化服务、形成网络化、立体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绩效评估体系是绩效评估的关键,建立符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项目规划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如“文化春雨行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大型赛事活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文化创意产业活动绩效评估体系等,按照各项目绩效评估管理办法及相关要求,遵循客观公正、科学专业、独立的原则,评估公共文化服务的运作成效,包括项目组织保障、队伍建设、规范管理、推广传播、创新探索、群众满意度等模块,各评估模块分别设置权重和多项评估指标,在自评、调查和听取管理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评分。
引入第三方评审机构参与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绩效评价,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研究政策文件,预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指导第三方机构开展实地调查、问卷访谈,深入分析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审核把关第三方机构绩效报告,确保评估结果科学客观有效,形成购买主体绩效自评和服务对象及第三方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多层次绩效评价体系,全方位、多维度反映资金使用绩效和政策实施效果,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以项目管理为核心,以提升效能为目标,将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事前规划指导,设置绩效管理目标,严格绩效目标审核,事中监督控制,推进绩效运行监控,每月按序时进度对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督查,年中开展对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的对标双监控,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和整改,事后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
从实践的情况来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绩效理念不够深入,相关人员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项目执行管理力度不够,未充分发挥绩效结果应用等问题,制约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部分预算单位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观念仍比较淡薄,对投入产出、成本效果之间的关系问题有所忽视,存在财政资金低效、浪费的现象,在预算管理工作中,仍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惯性思维,将项目经费安排到具体单位就完事,后续的监督管理工作未落实到位;注重资金规范使用,工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绩效管理涉及的知识层面较为广泛,加上缺乏系统的培训,绩效管理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理解不够充分,存在主观评价或者模糊评价的情况,无法充分发挥绩效目标的导向、约束作用,并且因编制有限,人员紧张,绩效管理工作通常由财务人员或者是业务专员兼任,导致专业领域存在局限性,公共文化服务专业技能和预算绩效管理业务能力不够全面,存在实际业务与绩效考核指标相脱节,绩效管理与实际工作融合度不高的情况,无法保证绩效评价报告的质量。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和服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服务支出标准不明确,难以市场标准量化考核,目前出台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侧重的是工作指导和规范,实际操作有难度,而且文化绩效有滞后性,不直接显现或者立马见效,加大绩效考核难度。此外,虽然第三方机构广泛参与绩效管理的多个领域和环节,已成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重要方式,但因绩效评价涉及多领域的专业知识,第三方机构存在执业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市场不够规范,行业标准不够明确等问题,影响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果,需加以引导规范,完善第三方机构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绩效评价的公信力。
绩效评价结果未充分发挥应用,年度绩效评估结果未能有效指导和规范编制下一年度预算,绩效激励约束作用不强,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而且绩效评价结果低效、无效、浪费也未形成追责机制。
全面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趋势,文化部门要督促指导政策措施落实,加强学习培训和业务指导,强化绩效管理观念,让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决策、编制、执行、决算、监督过程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及业务水平,为推动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政策执行提供智力支撑。
绩效管理人员既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又要有极强的专业素质,有效实施绩效管理。一方面要加大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培养力度,针对性培养出既熟悉文化业务工作又具备预算绩效管理经验,能够熟练掌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式方法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实现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绩效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在综合自评材料、活动开展记录、实地考察随访、问卷调查受众意见反馈、信息报送统计等信息情况的基础上,对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提炼实施成果,提出发展策略建议,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和效率。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首要环节和核心任务,考核工作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定期与动态考核、自查自评与机构考核相结合、过程与结果评审、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评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评审相结合,力求评审工作全面、客观、科学、合理。结合工作实际,对项目进行分类,在制定普遍适用的共性绩效指标框架的基础上,对评价指标做出较大调整,二级和三级指标按照单位特点和财务、业务管理需求研究设置,进一步细化量化预算绩效目标的设定,科学测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分类制定内容明确、操作性强、便于考核的服务标准,确保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实用性和可衡量性,能够较为准确、客观地反映单位预算资金管理和业务开展情况。针对部分支出缺少相关依据问题,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资金拨付依据,规范支出审核程序,跟踪评估财政资金投入产出绩效。
全面落实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的主体责任,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制定项目管理方案,检查并督导工作进度,对项目开展加强质量控制,审核资料及经费使用情况。加强对服务提供全过程的跟踪问效和对服务成果的检查验收,大力推进绩效信息公开,强化社会监督,同时加强与人大、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绩效监督功能。建立中期绩效管理框架,将年度绩效管理嵌入三年滚动中期财政规划中,管理周期长短结合。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完善制度、干部提拔选用挂钩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并作为调整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改进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还可以激励干部职工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健全绩效评价反馈机制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从履职尽责角度加大惩戒力度。
综上,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十分重要,通过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制订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开展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引导各部门以扎实作风和过硬措施,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