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艳芳
(大同市投资担保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6)
对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分析,重点就是如何优化组织发展体系,并对财务活动、生产活动、经营活动、投融资活动进行有效地把控,并且实现财政资源、物资的科学化优化管控目标。通过进一步搭建科学化的市场经济体系,促进管理体系的改革,实现不断优化资源管控机制的目标,确保预算管控到位。此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则是以单位的年度财政收入、支出为核心,科学化的安排单位的年度预算工作。只有实现对各项资金活动、业务活动的科学化安排、规划,才能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相比较,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经营特点较为特殊。其不属于财政拨款的范围当中,会面临较大的资金运营压力[1]。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深化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能对投融资活动、生产经营活动等进行统筹协调管控,并了解多项财务活动需要的资源。在编制合理资金规划的同时,确保资源的使用效益能发挥到最大化。
虽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并不属于财政拨款的范围,但是也与企业的运营模式有一定的差异。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内部利用资金,需要获得财政部门、上级主管人员审批签字,才能真正将资金投入到项目中。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系统性的、全面地将单位预算信息反馈给财政部门、上级部门,并且保证预算审批到位,促进后续运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以为管理人员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提供关键的参考依据。对于单位管理人员来说,其可以结合预算信息数据,判断单位的项目与业务活动,并且及时洞察需要调整的部分,了解后续发展的重点,调整战略计划编制方向。
对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众多的盈利项目进行分析,其都不属于财政拨款的范围中。因此,对于财政部门来说,其存在缺乏对盈利项目收支监督的情况,全面预算管理也对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单位领导层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不到位,会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力度不够,许多单位的领导层也没有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对改进管理方案、落实战略目标的重要意义。现阶段,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缺乏科学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动态化监督工作不到位,还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2]。例如,针对预算管理工作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导致预算执行后的评价机制、评估机制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许多领导层都认为预算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一项工作,和其他部门无关。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只是预算牵头单位,全面预算工作是需要全员参与的,只有各部门密切配合,各自做好本部门预算,财务部门才能进行汇总及与历史数据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切合实际的预算目标,同时有利于今后做好预算监督与控制工作。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层面上,而是需要做好预算执行情况的控制与跟踪工作,并且不断地调整各项业务活动,有助于顺利的实现单位战略发展目标。然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大都缺乏完善的内部约束机制,领导层忽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整体的预算执行阶段,也存在责任主体不清晰的情况。一般在预算执行计划落实的过程中,都没有进行严格的管控,也没有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与监督,所以可能会出现预算执行不到位、预算存在漏洞的情况[3]。如果预算执行与预算目标存在偏差,就可能是在预算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准确的预测额外支出。单位没有做好跟踪管控的工作,自然无法对额外支出的问题进行全局性的分析,可能会出现决策、时间延误的问题。
有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没有搭建科学化的预算管理评价机制,导致预算管理工作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在短时间内得到纠正,甚至出现预算管理效率不高、整体约束力不强的问题。第一,预算评估较为片面,仅仅是根据预算执行后的情况,做好余额预算管理的工作,没有对项目的实施效果、预算计划实时性效果进行全局性的分析。第二,有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数据缺乏准确性。由于没有建立科学化的成本核算体系,自然无法获得准确的数据,不利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第三,在预算项目顺利实施以后,相关人员没有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评价,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
为了保证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工作人员,都能直观地了解到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地参与其中,就需要从领导层入手。只有领导层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影响,落实管理规章制度,才能实现战略发展计划的部署与跟踪,才能降低风险问题的发生概率。此外,领导才可以定期召开会议,并以文件、活动的方式,宣传全面预算管理理念[4]。只有提升了各个部门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实现各个部门的协同合作,才能促进预算编制计划的顺利实施。
全面预算管理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并且体现出了全面性、系统性的特点,对于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来说十分重要。所以,对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来说,其应当摒除传统的管理理念,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标准,并且建设健全的管理体系。事业单位需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并且建立科学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使得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可以积极参与预算管理的工作中。利用单位内部的文化,向员工渗透预算管理制度、基本理念等,促进成本管理理念与成本效益的相互融合。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需要落实更严格的预算编制标准,并且以此作为预算编制的核心内容。此外,要想突出预算工作的灵活性,则要结合业务部门的基本特点,细化战略发展目标,还需要清晰的了解我国颁布的相关政策,做好全局性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需要严格的根据预算编制方案进行执行,还要监控预算管理工作。如果在此阶段出现了预算编制不合理的情况,则需要对不科学的部分进行修正,以此显著的提升单位资金使用效益[5]。单位建立单独的预算编制部门,要求财务人员做好自身本职工作,落实统一的管理标准,避免出现工作随意的问题发生。如果因为人为因素导致预算目标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则需要尽快找到责任人,提出补救方案。
第一,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应当不断提升预算执行力,并且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只有及时发现各个环节中蕴藏的问题,并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处理,促进各个岗位的沟通,才能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第二,明确的设立预算目标,保证相关人员明确的了解具体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做好岗位基本工作。与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相比较,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工作更加灵活。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监督机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做好对各项工作的监督工作,并且保证监督部门的连续性、指导性、系统性。此外,还需要清晰了解监督的方式,对书面材料的方式进行监督与检查,保证监督工作到位,并尽早洞察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风险问题,提出科学化的解决方案。
第一,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编制预算管理方案,并包括人员、流程、绩效目标、金额等多种要素,还包括了单位的部门目标、年度发展目标等。结合目标的完成情况,做好绩效评价的工作,并且充分地将预算管理的实际导向作用发挥出来。第二,不断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并监督预算管理的工作情况。将绩效考核作为关键主线,控制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的流程。利用完善的奖惩机制,并对预算管理的质量进行把控。第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应当建设全流程的管理机制,系统由业务系统、财务系统、人力系统构成,结合预算目标进行合理的安排。只有做好预算制定、预算实施等模块的管控工作,才能保证单位预算工作顺利实施,还可以促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单位的财务管控效率。然而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许多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都存在领导层忽视预算管理的情况,没有对整个预算执行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动态化监督,预算评价考核不到位。基于此,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应当更加关注预算管理,逐步建设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编制完善的预算方案,做好预算执行监督管控的工作,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贯彻与落到实处。单位还需要定期开展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人才,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落到实处,加强监督管控力度,为单位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