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飞 刘存
1.西安建工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2.河南范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河南濮阳 457500
精细化管理属于一种观念与文化概念,其并非一种技术方式,而是基于常规管理方面的一种形式化的完善。在精细化管理概念中,就是完成对管理环节的细节化,尽量提升管理作用,降低管理环节的成本投资。在精细化管理时,通过确定目标的形式完成管理环节的责任细分,其是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精细化管理包含管理过程的所有环节,是划分目标及将政策贯彻执行到管理中的一种形式,融合管理阶段的规范及创新,促使管理环节的进步,开发管理的各种功能,整合全局观念进行工作,考虑到管理方面的不同影响要素,进而实现管理发展的进步[1]。
园林绿化养护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主要是针对园林景观实施美化与修剪,提升植物成活率,确保其良好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随后以此为基础,提升整体绿化效果。实际操作中,精细化管理属于一种十分系统和复杂的工作,为此需要结合园区内土壤特性、各种植物生长特性以及气候环境,合理制定管理方案。除此之外,在季节更替过程中,还应该做好保护工作,立足于园林景观整体角度,提高植物协调性,加强植物护理,保障园林景观艺术性和观赏性。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需要针对各个任务进行明确分工,从个体到整体,应该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形成鲜明的责任机制。因为针对园林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护人员实施,所以需要制定专业养护计划,掌握园林绿化中的关键内容,促进园林实现整体优化。
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要注重细节,应在园林绿化养护方案中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特别是要详细规定园林绿化养护办法、内容、时间、进程安排等,而且要全力创建亮点工程,使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控制变成园林风景建造的助力,由此整体提高城市发展品位和格局,以精细化管理取代原来粗放式管理,尽量创造有序、精致、干净、美观的园林风景效果。
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控制要注重专业技术引导,其中,园林项目绿化植被通常种类多样化,而不同种类的植被生长性质,生长特征等都不同,这就要求专业技术者采用多种养护方法。但园林项目绿化养护存在较强的专业性,要求从业者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方可有效控制风险。如果新人较多,则必定会降低园林绿化养护水平,所以根据实际状况,设立强制性从业期限门槛,保证专业技术团队的稳固性。其次,要给专业技术者创造职业生涯晋升渠道,针对服务成绩良好的专业技术者,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诸多途径提供表彰,而且将之提拔至核心工作岗位。不仅可以提升专业技术者的工作热情,还可以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控制质量[2]。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想要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制度,对绿化养护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监督,对不同监督管理责任实施合理分配,形成相应的责任制度,明确不同环节分工,从而为专门的养护管理人员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使其能够按章办事,保障园林绿化养护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积极性,需要优化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做好绿化养护管理的评价和检查,结合最终的评价考核结果,形成有效地奖惩措施。如果园林绿化工作较好,质量较高,则可以给员工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果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工作质量不足,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惩罚。在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下,能调动养护人员积极性,提高养护管理重视。此外,想要提高精细化管理质量,还应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准确进行资金预算,实现专款专用。同时对绿化养护管理有效方式进行深入探索,争取投入资金最少,绿化养护质量最优,提高资金利用率。
加强园林风景的监督控制属于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能及时找出死亡或枯萎的植被,不给养护管理者推卸责任的机会,使其形成危机意识,贯彻执行养护管理职责。通过安排监督管理者,实施分段管理,需要养护者和监督管理者共同负责相关区域的植被生长状况,奖励养护较好的地方,批评通报与惩罚养护效果较差的地方,以调动工作者的热情,依靠他们的智慧与力量提高工作质量。
园林绿化养护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相关管理质量主要是由养护人员专业水平所决定的,由此看出养护人员也是发挥精细管理功能的基础。为此需要做好员工培训操作,促进员工自身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使其能够秉持专业化态度做好各项工作,预防出现因为认为操作失误而对园林绿化养护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园林绿化相关单位机构,应该合理引进各种专业型和现代化人才,引导养护工作人员彼此之间能够进行顺畅的交流、沟通和学习,创造出最佳工作氛围,确保养护人员能够及时学习和补充各种新知识,提供交流平台,提高养护人员自身实力水平[3]。
综上所述,针对园林实施精细化养护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园林的养护管理质量,提升整体艺术性,从而满足游客观赏要求,实现科学化管理。为此园林后期养护管理中,应该结合精细化管理手段,形成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建设高品质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