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主导到文化引领:城市中国之道

2021-11-24 18:23于向凤
中国名城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经济型城市化文化

于向凤

(中国名城杂志社,扬州 225002)

引言

城市化是当代人类社会发生的最为显著的变化。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最早、发展缓慢和近期快速增长的国家[1],中国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规模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中国城市化道路崎岖、工程浩大、特色鲜明,吸引了城市社会学、城市人类学、城市历史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参与研究和探讨。

城市化道路是推动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城市化机制的总概括,是城市化的总战略和路径,包括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战略、动力机制和方针政策等。中国城市化总体上由政府主导,非均衡发展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城市化正日益走上科学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3]。

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革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管理好城市、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认真研究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城市政策、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文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反映和展示中国共产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智慧与创造,对中国当下的城市化进程而言,也是一笔重要的理论和精神财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了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教授撰写的《城市中国之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化理论与模式研究》(以下简称《城市中国之道》),此书以中国城市化历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城市实践、思想和理论。《城市中国之道》共3篇16章,上篇《思想探索与模式建构》共3章;中篇《城市问题与中国话语》共6章;下篇《中国经验与城市案例》共7章,广约博涉、点面交融,建立了一个全景式的城市化道路的学术总揽,开辟了一个观中外、通党史、立当下、望未来的思考空间。

1 城市中国要走自己的路

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和陈独秀开始,到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城市规划建设、城乡关系、中国城镇化道路等方面持续进行深刻的理论思考和创造性的实践探索,走过了一个艰难而又伟大的历程,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的伟大变革[4]。

与世界上其他大国的城市化相比,“地广人多”和“巨型”是中国城市化最突出的本质特征。这就很难借鉴和使用其他国家城市发展的模式和经验。那些在其他国家和区域成功的经验和模式,纳入中国巨大的空间和人口框架之后,往往是变色、变质和走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曾学习和引进很多西方先进的城市管理和建设经验,大的方面如新城规划、城市交通建设,小的方面如主题公园、汽车限购,其中绝大多数如果不是以夭折和失败而告终,也基本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由于在层次和关系上过于复杂,“巨型”国家的城市化在深层机制上具有明显的“测不准”属性,几乎所有的预测和判断都是无效甚至是适得其反的。《城市中国之道》指出,与欧美模式相比,由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具有容易控制和发展更加均衡的优点,中国在解决城乡二元矛盾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政策与战略体系[5],显示出此书对中外城市化现实的清醒认知和精准研判。

当今世界是城市的世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正成长为“城市中国”,城市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在未来的城镇化进程中,如何通过理论创新摆脱对西方“纸上”理论和方法的崇拜和依赖,同时通过深入火热而痛苦的中国现实中寻找中国城市化的真理和规律,也是决定我们能否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城市中国之道》从两个角度进行了客观公允的总结。

从历史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李大钊、陈独秀、张申府、毛泽东、周恩来等均就城市、城市经济、出生人口、工业化、城市文化、城乡关系等发表过一些重要观点,但总体上还处于不自觉的思考和探索阶段。中国共产党管理和建设城市、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主要可以划分为3个时期:(1)1949年成为执政党以后,在关于中国城市建设的认识、政策和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化曾经走过一条异常曲折的发展道路,但也为中国后来的城市政策、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等提供了丰富的经验;(2)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统领下,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有足够多的经验教训;(3)十八大以来,以实施区域科学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城市治理创新、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等为重点领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新型城镇化方面正在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从理论建设看,李大钊的城市构想、陈独秀的城市思想片段到张申府关于城市与文化中心的关系论述,显示的是“人口”“政治经济结构”“文化”这3个城市发展的关键词,但真正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政策和战略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的城市管理思想、周恩来和陈云的城市救济与管理思想,显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政治型城市化模式的思考和探索;邓小平的城市经济发展思想、江泽民的城市建设思想,显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期经济型城市化模式的思考和探索;胡锦涛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温家宝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显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对新世纪文化型城市化模式的思考和探索。真正具有集大成意义的理论建设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城市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提出做好城市工作的六项重点。这不仅基本上实现了对城市发展主要领域的全覆盖,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把握已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6]。

2 从政治主导到文化引领

新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与中国20世纪中前期以政体转型与建构为中心的近代化主题、20世纪后期以改革开放为中心的现代化主题以及21世纪初开启的以都市化为中心的后工业化主题相对应,新中国城市也大体上经历了政治城市(1949—1978年)、经济城市(1978—2005年)和文化城市(2005年至今)3种城市化模式。《城市中国之道》对这些模式本身的构成及相互关系进行经验总结与理论阐释,丰富了西方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与知识,还为在当下飞速甚至超常规发展的中国城市提供新的“资治通鉴”。

近代以来,尽管受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挟裹与冲击,但是以现代工商业为主要职能的中国经济型城市仍有所发展。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持续不断的战火,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西方长达30年的军事对峙与意识形态冷战,使政治需要在很长时间内是新中国建设的头等大事,政治需要也始终是决定中国城市发展的根本性力量。在各种强大的政治需要支配下,以解放初期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和出台户籍管理制度、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为象征,新中国城市在近代积累下来的经济功能出现了严重萎缩,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从经济型城市向政治型城市的历史退步。简言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30年,政治型城市发展模式是主导模式,这是一种以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需要为中心、一切服从于国家政治需要的城市发展模式。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全党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城市迅速走上了一条经济型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城市经济的改革开放、城市商业与服务功能的全面复兴以及城市建制与城市人口的迅速扩张为代表,中国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经过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7]。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经济型城市发展模式成为主导模式。这是一种以GDP为中心、一切服从于发展生产力的城市发展模式[8]。但是,这种以发展工业经济为主题的经济型城市化模式暴露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1)经济型城市化是一种建立在对能源、资料恶性损耗基础上的畸形经济结构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的翻两番,是以能源消费的翻一番为代价的。而在未来的经济增长中,中国有限的资源与环境已不可能再支持这样消耗巨大的经济增长。(2)在经济型城市贪得无厌的扩张中,直接导致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大跃进”,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地”,同时还出现了“产城分离”“空城”“鬼城”等问题。经济型城市化作为一种片面的城市发展观,是中国城市普遍出现规模失控、结构失衡与功能失调的根本原因。

从2005年国家提出宜居城市、文化城市等为起点,中国新型城镇化进入到以人为本的人文城市新阶段。在中国,最先以“宜居城市”为战略目标揭开文化型城市化进程的是首都北京。2005年1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将北京的发展目标明确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城市的本质不是政治,也不是经济,而是文化。理论上,可追溯到芒福德的人本主义城市社会学。与传统城市社会学最重视的“人口”不同,芒福德提出:“确定城市的因素是艺术、文化和政治目的,而不是居民数目。”他反复强调说:“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体,……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9]

以文化为主要功能的城市正在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与重点战略。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在全球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以伦敦、巴塞罗那、新加坡、中国香港为代表的文化城市迅速崛起,它们针对经济型城市化的后遗症,开始寻求通过文化建设实现有质量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探索城市科学发展的双重压力下,2005年以来,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放弃了一度狂热的“国际大都市”定位,如北京率先提出建设“宜居城市”、上海率先提出建设“文化大都市”,也包括其他的“生态城市”“旅游城市”“文化城市”“创新城市”等,这些都可看作对全球文化城市潮流的呼应和参与。就此而言,中国城市在实践中已悄悄走在了理论的前面。不同于政治主导和经济主导的城市化,这是文化型城市化,是一种以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为主要生产资料,以服务经济和文化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人的知识、智慧、想象力、创造力等为劳动者的主体生产条件,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推动个体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目标,推动城市全面发展的理念与模式。如果“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最高本质,那么文化型城市化则是新型城镇化的真正主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新实践中,深刻把握住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并以建构国家治理和发展新理念的方式寻求中国城市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集中对中国发展作出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文化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目标的城市化进程。在框架上是政治型城市化、经济型城市化和文化型城市化的有机统一。《中国城市之道》指出,正确认识3种城市化模式的关系——它们不是一个取代另一个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渗透、缠绕和生成。这在当下突出表现为三大问题和任务:一是城市管理,主要是解决政治型城市化遗留的“行政化传统”;二是城市经济,主要是解决经济型城市化造成的“城市病问题”;三是城市文化,主要是解决“城市的价值和意义”问题。这三方面既激烈冲突又各有各的合理性,最需要的是全盘考虑和相互平衡。

3 《城市中国之道》的现实价值

总结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演变趋势,提炼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递嬗规律,是中国特色城市化行稳致远的内在需求。《城市中国之道》一书秉持溯本正源、固根强基的原则,以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经,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化理论建构和城市化实践探索为纬,整合和透析诸多历史文献和学术成果,上考其渊源、中察其流变、下观其走势,历时态地开掘和盘点了中国特色城市化的历史节点和理论文献,多维度地稽考和蠡测了中国特色城市化的历史基源、当下状况和未来走势,在全面抉发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化理论资源和系统揭橥中国城市化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提炼出政治型城市化、经济型城市化和文化型城市化3种发展模式,这是以中国话语和中国范式对城市化的表达和言说[10]。

《城市中国之道》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进行了科学研究,对政治型城市发展模式和经济型城市发展模式进行了客观评价。政治型城市发展模式成就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后来一切事业的基础和母体[8]。但问题在于“政治”压抑了“经济”。经济型城市发展模式极大地提升了综合国力和城市竞争力。但最大的“失”是愈演愈烈的环境资源问题和社会人文问题,前者严重威胁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后者严重威胁到城市健康发展的“主体条件”[8]。

《城市中国之道》积极倡导文化型城市化发展模式,即以城市的文化形态和精神功能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力量与核心机制。文化和人类互恰互构、文化和城市共生共存是城市应有之义,且文化城市最能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高度。相较政治型、经济型两种城市发展模式,文化型城市化发展模式兼顾了传统与未来、政治与经济,是最适合主体需求和城市本性的科学与全面发展模式。《城市中国之道》建议中国城市群规划应分两步走,即在具体规划之前,先做具有“总规”性质的《中国城市群战略规划纲要》,同时应以“文化型城市群”顶层设计推进中国城市群走文化转型发展之路,体现出《城市中国之道》的前瞻性。

《城市中国之道》认为当下亟须解决的是树立正确的城市观和普及城市科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重建当代中华民族对城市的感觉、意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和审美趣味。一言以蔽之,“城市启蒙”已成为中华民族在当下最需要的精神觉醒和文化自觉。城市科学是一门以城市发展的规律和本质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即以“城市启蒙”推进人在城市中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城市文化研究和人文城市规划设计探索的引领者,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率先提出创建中国人文城市学派,建立了都市文化学、文化型城市化、文化型城市群、人文型智慧城市、文化型传统村落等重要理论,并在长三角、京津冀、北部湾、中原、成渝等地的城市规划和评估中展开实验,取得良好效果。《城市中国之道》是中国城市科学领域的一部奠基性著作,它反映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的成果,代表了中国城市理论的水准,为中国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城市中国之道》廓清了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想迷雾,指出中国城市化道路实践的“得”与“失”,建议目前和未来更加要重视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为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寻找到了路径指南,为中国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引领。《城市中国之道》可为城市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城市理论研究者和规划设计者以及关心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当代城市发展史、中国城市政策与战略等领域的读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4 结语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要资助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尤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翻译出版。《城市中国之道》入选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同时获得俄文版、法文版两项资助,在2021年又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署“丝路书香”英文版的外译资助。《城市中国之道》讲好了中国故事,进一步强化了在国际社会中的中国话语。由中国主动译出《城市中国之道》,有助于推动中国创新理论“走出去”,深化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增强中国学术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有助于让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发展的历程,学习城市科学的成果,探究大国崛起的奥秘;有助于国家间增进沟通与互信,减少摩擦与误解,营造一个客观公正的国际舆论环境。

猜你喜欢
经济型城市化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小算盘”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经济型数控车床自动化加工系统的改造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模具用经济型P20板材生产实践
经济型车床数控系统精插器的设计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