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华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0)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已成为新时代外语教师的责任担当,外语教师需将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作为提升自我素养的知识之学、文化之学、心性之学和价值之学,以更广阔的视野,与时俱进地践行文化育人使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知、理解、认同和喜爱传统文化,提升道德素养,坚定文化自信。由此可见,开展儒家优秀德育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育人是教育的初心,育人要先育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的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因此,如何以德育人,如何将儒家优秀德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使两者形成协同效应,是所有高校外语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新问题。
文化自觉理论于1997年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费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特定文化历史圈子里的主体对文化的理性认识和自我觉醒。这里的文化既包含本土文化,也包含外来文化;不仅要清楚自身文化,还要了解其他文化,更要处理好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没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就没有牢固的文化自信。
面对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东西方文化都应该被平等尊重,我们要以包容、平等的心态对待外国文化,以开放的态度寻求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在跨文化交流中,要坚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通过将儒家优秀传统道德经典融入英语教学,有利于学生了解儒家德育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思想教育决不能局限于思想政治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是拥有众多学习者群体的课程之一,又因其思想性、人文性的学科属性,使大学英语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塑造学生的品德修养方面具有明显的潜在优势。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的当下,大学英语课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有可为,外语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重大。[2]然而,多数高校的青年教师由于自身的儒家传统道德文化知识储备不足,教学理念导向存在偏误等因素,导致在实际大学英语教学中,往往偏重语言技能教学,而忽略人文传承,不利于学生人格修养的提升。
此外,新一代青年大学生,一方面要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承担着弘扬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虽然当代大学生长期处于中华文化的熏陶,但是广大青年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观念意识淡薄,导致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乃至价值观念渐渐呈现出明显的西化倾向。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在介绍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应当学习和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文化平等观,这对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家国情怀的文化人,显得尤为必要。
儒家文化在人的品行修养上,推崇德育为先。儒家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可以归纳为“仁义礼智信”五德思想,是儒家的道德准则,具有很高的道德文化承载力和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3]对于国家而言,是立国之道;对个人而言,是立身之道。儒家优秀传统道德思想因其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普遍的文化意义,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建设的今天,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仁”(benevolence)这个词有许多内涵,它可以指爱、人性、仁慈、善良、仁爱。“仁”体现了儒家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它是衡量人类行为的最高标准。伟大的儒家学者孟子对仁的概括是:“爱父母、爱人民、爱世间万物。”与孔子主张的“仁者爱人”本质上是共通的。由此得出,仁是从行为的培养发展到普世的爱。
“义”(Righteousness)同“宜”,指合理、公正、应当的意思。“义”谓天下合宜之理,指的是人的行为合乎法律、道德的规范,依道义、正义,合情合理地去为人做事就是“义”。儒家文化在处理义利两者关系时,孔子、孟子都强调重义轻利,主张义以生利、以义制利。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应当教会青年一代如何正确对待义利关系,告诫他们做人必须讲忠义,不能见利忘义,要自觉践行以先义后利为荣,以先利后义为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Rites)是规范个人与他人、与自然界万物关系的社会规范的总称。“礼”不仅仅包含有遵守礼仪之意,同时也蕴含了社会秩序与法规的哲理。孔子强调“礼”,《论语》中说:“礼之用,以和为贵。”这意味着礼之目的是使人与人和谐共处,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实现和睦。
“智”(wisdom),古人有“智者知也”的说法,可以说“智者”是明辨是非、谦虚谨慎、处事冷静、明白事理、勤奋豁达的人。“智”不仅表现在对外部的人、事的认知,同时也包含对自己的认识和反思。孔子主张要正确发挥“智”的作用,学会不受客观、混杂现实的干扰,不被假象所迷惑,做出理性的、合理的选择。
“信”(Good Faith)作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常被古人看作立德修身之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信”表达的是一种态度,即待人处事诚实不欺、信守信用、言行一致。人无信不立,“信”是为人处世的前提,是交友的基本准则,是治国理政的重要途径。弘扬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在诚信严重缺失的当今社会尤为可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务必要用“诚”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发挥自主自律精神做到“信”。
如何将儒家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思想在教学中渗透给学生,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一方面,教师要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积累中华优秀文化,提升自身的中外文化素养,无形地将外语语言知识中的育人养料渗透于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来说,外语教师要具备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4]外语教师要深刻意识到,作为人文通识课程,外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更应注重对学生的德行修养、家国情怀、社会担当、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总体在价值引导方面有待加强,即课程育人功效不足;其二,学生的文化国际传播能力欠缺,尤其缺少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传播出去的能力和见识。为解决以上问题,广大英语教师必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要重视中华文化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确立价值目标,灵活组织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有机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用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运用英语来表述问题、分析问题、表达立场、陈述理由等,学生通过对比中西文化,从而加深对中国思想文化、价值理念的理解,弘扬中国声音。[5]另一方面,教师要将道德教育贯穿于外语课程教学始终。教师通过有效使用教材,深挖其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并在课堂上补充关于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素材,从而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价值。教师应该从说教式教学转向启发式、实践育人模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思考,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品格和道德修养。通过“语言输出+实践输出”相结合的方式,在校内定期举办儒家文化英语微视频大赛、“互联网+”中国文化创新活动等,自然巧妙地寓道德教育于课程实践,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德育的有机统一。
英语教师可以在每单元的教学设计上准备好与儒家优秀传统道德思想相关的素材,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补充和延伸。由于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博大精深,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本研究主要从《论语》中选取其中有利于课堂教学、且有助于学生德育素养提升的经典语段,结合具体单元主题,按照归类法,从儒家德育精髓中的修身观、孝道观、教育观三大方面切入,通过汉译英翻译任务使学生融入其中,达成儒家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输入和英语语言层面的输出,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共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善人格修养、塑造崇高品德。
1.修身观
儒家的修身思想强调修己慎独、诚信笃实、勇毅力行、克己奉公等品德,修身的最终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孔子为代表的修身观对当代青年提升自身修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Unit4 Heroes of our time”聚焦“英雄”这一主题,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时,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引入“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让学生通过翻译:The Confucius said,"Seeing something that should come forward,but standing idly by,this is cowardice and lack of courage.",加深对主题的思考,在课文学习中,教师要告诉学生其实英雄就在我们身边,鼓励学生要向身边的英雄模范学习,学习他们身上勇毅力行的可贵德行。此外,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Unit5 Why Culture Counts”中,“Text A”第八段和第九段分别对比了中美文化在表达上的含蓄与直白。教师可以在此部分教学中增加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礼、谦逊的翻译练习,如“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The Confucius said,"A gentleman's righteousness is his quality,his propriety is his practice,his humility is his expression,and his faith is his accomplishment.This is a real gentleman.")通过该练习引导学生以君子的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讲究谦逊有礼。再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Unit 3 Life stories”,讲述了奥黛丽·赫本的感人事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她是人间真天使,进而引出“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Ren is the principle of love and the virtue of heart.)启发大学生要心怀大爱、乐于奉献,从而实现有意义的人生。
2.孝道观
儒家的孝道文化内涵丰富,孔子视其为人格之本,并提倡子女必须尊重、孝顺、关爱自己的父母,这也是“孝”的最低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儒家倡导的孝文化无疑对大学生道德品格的养成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Unit 2 Loving parents,loving children”,教师可以在本单元授课结束后,组织学生思考课本“P38 Critical thinking”中的问题2:“Some young people refuse to take their parents'advice or even do the opposite as they think they are adults.How do you think about it?”,进而融入下列翻译练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The Confucius said,"A youth should be filial at home,and respectful to elders abroad.");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Meng Yizi asked what filial piety was.The Confucius said,"No violation.");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The Confucius said,"Serve your parents and gently persuade them about some wrong things.If your opinions have not been adopted,you should still be respectful to them,not offend them,and work for them without resentment.")同时,以上翻译语段也可以作为本单元课后有关孝道(filial piety)翻译练习的补充素材,教师不仅把翻译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也将孝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外语课程的德育价值。
3.教育观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教育方法在中国教育史上发挥着深远影响。子以四教:文、行、中、信。孔子尤其重视德育,他提出的许多教学原则,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学思结合、知行相一等,对当今高校的英语教学和德育文化教育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Unit1 Fresh Start”,为大学校长的开学典礼致辞,其本身就是极好的思政素材。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度挖掘文本,引导学生思考上大学的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师可以围绕孔子的学习方法设计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自主查找《论语》中有关教育方法的经典语段,并进行中英文对照翻译,通过仔细搜集资料,学生归纳出以下语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The Confucius said,"If a man keeps reviewing his old knowledge,in order to acquire something new,he can be called a teacher.");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The Confucius said,"If someone learns something without thinking,it will be useless.If someone thinks without learning,it will be dangerous.");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The Confucius said,"Keep the knowledge in mind silently,study hard but not satisfied,and teach others tirelessly.");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The Confucius said,"Listen more and choose the best to learn;Look more and keep it in mind—that is the second style of wisdom.")等。这项任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责任,探讨儒家优秀德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有助于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对儒家思想的认识,提高学生儒家文化英语表达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保持文化自信,全面促进学生品德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双提升。“儒家优秀德育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研究”这一课题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本文在筛选儒家传统德育文化教学内容方面不是特别全面;此外,将儒家优秀德育文化思想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对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儒家德育文化的英语表达力起到一定作用,影响究竟有多大,囿于本人能力、学识有限,目前缺少具体的量化标准,这也是今后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儒家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过程,外语课程德育价值的发挥,需要全体外语教师的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