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录

2021-11-24 09:41:07
社会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研究

第1期

卷 首 语

本刊编辑部

组织、议题与方法: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政治学研究的兴起及其影响

桑玉成 周光俊3

政治传播语言学的逻辑起点

胡范铸 胡亦名17

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两个立场与两条路径

——兼与谢宇、贺雪峰教授商榷

王苍龙27

经济内循环的内涵逻辑与内卷化挑战研究

李富有 王少辉34

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

陈明明 张文铖44

差序格局与地位格局

——以亲亲与尊尊为线索

郑 震5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事业的转型发展

——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分析视角

徐道稳66

算法个性化定价的反垄断法规制:基于消费者细分的视角

喻 玲 兰江华77

“互联网+”时代劳动关系变革的法理分析和立法回应

——互联网平台用工关系定性释疑

郑文睿89

存在、伦理、爱:现象学神学的基本问题研究

郝长墀100

政治、道德与历史之古今变奏

——一种非历史主义政治哲学的可能路径

应 奇116

休谟与社会契约论的理性主义

程 农126

南宋三省改革与宰相职权演变

田志光138

“赐民爵”“赐牛酒”与汉代普惠性社会福利研究

朱雪源 李恒全153

关于艺术的个人独创性问题

冯黎明167

精神生成的文化根须

——鲁迅书话及其意义

赵普光177

第2期

卷 首 语

本刊编辑部

大国成长的困惑:“修昔底德陷阱”还是“杜牧陷阱”?

胡 键3

“政治战”视域下特朗普政府对华意识形态攻势:特点、影响和内在机制

倪建平18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的“共通的意义空间”研究

金天栋 任 晓32

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就业:理论与实证

孟 祺47

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浑沌”及其实践形态研究

——反思治理方式规范化的一个视角

冯 川59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命题之反思

刘林平 任美娜 杨阿诺76

商事加重责任理念及其制度建构

李建伟 李亚超86

“可以适用习惯”的司法应对:以逾期加价条款为样本

赵忠奎95

个体存在:老子的价值取向

杨国荣105

孟子超越观的三重向度

赵法生112

相似、拣选与类比:早期中国的类概念

李 巍123

中共中央长江局对中国共产党抗战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岳 奎 郭 倩133

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变迁研究

任志江 赵德馨145

政治效率视角下上海私营广播业研究(1923-1953)

许静波161

事件思想的七种新走向:演进逻辑与文学效应

刘 阳172

说不尽的新文化,说不尽的青年

——清末民初青年文化的三种类型

周维东183

第3期

卷 首 语

本刊编辑部

城市治理新动能:以“微基建”促进社区共同体的成长

刘淑妍 吕俊延3

“刚性”抑或“韧性”:环境运动中地方政府应对策略的一种解释

王 刚 徐雅倩15

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变迁研究

——以制度变迁为分析框架

许 丹 陈 果28

对等视阈下外资安全审查的建构逻辑与制度实现

张怀岭 邵和平40

化用的生活形式,还是共鸣的世界关系?

——批判理论第四代的共识与分歧

郑作彧53

中医:从被规训到再出发

郭星华 曹馨方68

房屋征收补偿语境下融资租赁承租权的对抗效力

马育红78

论法定职务救助者的免责规范

——以《民法典》第184条适用为视角

吴如巧 陈宏洁87

自我知识的资格:基于“事”的构成主义

徐 竹95

论物化批判的主体间性辩护路径

周爱民105

何谓时间分析的“本体论差异”

——重衡当代英美时间哲学之争的根本问题

陈群志116

在赶超发展视野下重新解读李斯特经济学说

梅俊杰128

冷战格局下美国政府对西藏和平解放谈判及协议签署过程的干扰与阻挠

张 皓145

中俄《尼布楚条约》文本的差异及其原因新析

——以额尔古纳河界段条款为中心

张 丽 张晓刚162

经史子集与中国文论的兼性阐释

李建中17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的空间想象

陈舒劼184

第4期

卷 首 语

本刊编辑部

从荀子的伦理方案到机器人的伦理草案何以可能?

[美]刘纪璐3

重建时代与抗拒政治的再兴

任剑涛23

自主武器系统对当代战争伦理的挑战

张 煌 杜雁芸35

从政府收支到国家治理

——新中国主流财政理论演进与现代财政制度构建

谷 成 王 巍48

组织间资本共享:经济范式创新和机制框架研究

杨七中 马蓓丽58

田野实践中的历史社会学

杨善华64

城市中产家庭的子女品味培养与文化资本再生产

朱 迪 陈 蒙72

SPPP模式与慈善创新:分析框架与政策因应

李 健 成鸿庚85

间接代理制度法理阐释与规则解释

徐海燕95

论民间借贷利率的法律调整

姚海放107

荀子是否容忍霸道?

[韩] 金渡镒116

“利足以生民”

——荀子分配原则的一个面向

东方朔127

欧洲东方学二元中国认知的发展及其影响

恽文捷135

中国古代的“天下”“中国”观

赵永春148

自居“中国”与重定华夷:五胡王朝的“中国”观

刘东升164

新媒体语境下的舆论外交:弱者传播与数据新闻

曾庆香173

网络亚文化视野下的B站“破圈”之路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研究

韩运荣 于印珠181

第5期

卷 首 语

本刊编辑部

全球价值链治理、政府能力与中国国际经济权力提升

刘洪钟 3

大国竞争时代美国科技创新战略及其对中国的挑战

——以国家安全创新基地为中心

刘国柱 史博伟21

破解“全球治理赤字”何以可能?

——兼论中国对全球治理理念的创新

赵 洋41

融通创新视角下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

陈 劲 阳 镇58

地权的社会构成:理解三权分置之后农村地权的新视角

熊万胜70

“医养护融合型”长期照护应急防控体系建设

陈 伟82

电子诉讼庭审中心主义的程序实现

——以借鉴和反思淘宝ODR经验为视角

刘鹏飞94

《民法典》时代家庭契约的效力审查体系

于程远105

论近代自然科学图景的现代性叙事方式的转变与问题

贾向桐 114

科学合作中的网络认识论:科学家的社会交互如何影响认知交互

朱 晶 122

代情结还是母亲情结?

——基于拉康符号主义的角度

居 飞 131

北宋衙前役法考论

董春林 140

万历三十八年“郑继芳私书”与辛亥党争

黄阿明 154

语言的“及物”与知识分子的“应物”

——论李洱长篇小说《应物兄》

文贵良 169

“红色经典”与中国式现代性建构

伍 丹 杨经建 182

第6期

卷 首 语

本刊编辑部

融入与共享: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实现路径

席 恒3

生产方式、就业形态与社会保险制度创新

鲁 全12

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的法理基础与制度构建

——以众包网约配送员为例

娄 宇20

“转变政府职能”:基于党和政府重要文献的概念史考察

颜德如 李 过30

中国共产党国际秩序观的百年变迁

王宇航43

新时代廉洁政治生态建设:动力、机理与路径

王雷雨 王立新57

西方自由主义对民主的“规训”及其困境

郭中军68

创新生态系统的数据治理范式:基于区块链的治理研究

资武成80

生态补偿意识对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培育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要素视角

钟成林 胡雪萍88

论国际海洋法治视域下我国海上交通安全立法

邢厚群99

过度“航行自由”国家责任的逻辑证成

——中国应对美国“航行自由”主张的策略选择

吕方园110

“朝向事情本身”与现象学运动

张庆熊121

无必要性的必要

——论海德格尔思想之Not概念的实质含义

张 柯129

彩陶时代与前文明社会

韩建业141

普遍政治秩序与中国古代政治史的话语重构

——以贡献制的体制功能为线索

刘雅君150

从爵的法律特权变革的角度再释法律儒家化

宋 磊161

平台资本主义视域下的社交平台:价值本质、社会劳动和公共治理

李 彪171

线上情感劳动:短视频/直播、网络主播与男性气质

——基于快手的数字民族志研究

吕 鹏179

第7期

卷 首 语

本刊编辑部

国际关系研究的文化融合路径

——关系理性主义探析

刘胜湘3

“民主国家峰会”与拜登政府的对华战略

——基于布鲁金斯政策报告话语的框架分析

张虹倩22

中美竞争-合作框架下美国对外援助研究

霍淑红35

大国“数据战”与全球数据治理的前景

杨 楠44

数字劳工过度劳动的逻辑生成与治理机制

朱悦蘅 王凯军59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链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 静70

从碎片到统合:项目制治理中的条块关系

史普原 李晨行85

社会工作者实践性知识的社会向度探析

安秋玲96

认罪案件中口供适用的逻辑与限度

步洋洋105

论死者私人电子邮箱数据的处理规则

郭少飞116

当代中国思想史的文化自觉

朱汉民126

“中国哲学史”创作中的“科玄之辩”

黄燕强134

薛瑄的孟学思想与明初孟学转向

张宏锋 刘瑾辉145

清代山西钱帖:分类、起源与信用

徐俊嵩 曹树基155

近代草原丝绸之路东北端的文化景观、经济网络和文化认同

——19世纪呼伦贝尔的社会商业网络和认同变迁

孔 源167

对话的伦理与新文化道德规范建构

——以“五四”新旧思潮论战为中心

张先飞175

均质效应、社群生活与个人困境

——中国通俗小说对现代城市问题的映现

张 蕾182

第8期

卷 首 语

本刊编辑部

·文化社会学专题·

社会学的文化转向如何避免“装饰社会学”陷阱?

胡安宁3

经济社会学中的文化解释路径

姚泽麟11

当代时空压缩场域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扩散的影响及其治理研究

黄金辉 黄 杰25

后疫情时代中国基层社会的整体性治理研究

安慧影 黄朝峰33

社区基金会:理论逻辑与治理重塑

翁士洪41

双重角色的社区居委会何以调处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

——政治技术视角的分析

王谢平 郝宇青56

预算监督中的审计与财政协同机制研究

雷俊生68

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与农户经济效益

王 月 程景民80

《民法典》保理合同的功能主义构造

王 聪91

公司决议瑕疵救济制度的功能反思与规则重构

李 磊100

基于唯物史观的政治哲学

——规范理论还是境况理论?

程广云111

转向斯宾诺莎的伦理自然主义

——德勒兹思想中恶的问题

张 能120

如何成为一名反表征论的实在论者?

——经由语用中介的表达论策略

周 靖129

青铜编钟铭文所见周代礼乐理念暨制度

黄锦前136

从青铜器铭文看西周时期个人命运的转变

王进锋153

礼法传统中的“象魏悬法”

张 涛162

被遮蔽的“感觉诗学”

——论“现代派”的感觉书写倾向

罗小凤173

神经美学视角下的审美现代性反思

胡 俊185

第9期

卷 首 语

本刊编辑部

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研究

干春晖 刘 亮3

数字货币:从国家监管到全球治理

陈伟光 明元鹏13

“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协调演进与经济发展

肖康康 强皓凡28

“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驱动合作国家减贫研究

郑雪平50

论中国世俗化传统的基本特征

吴忠民62

社区营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

——基于38个城市社区营造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高 红79

掠夺性定价行为要件的制度困境及破解进路

王玉辉 汪晓贺91

超越传统市场力量:超级平台何以垄断?

——社交平台的垄断源泉

黄尹旭 杨 东100

人类增强的傲慢后果及其记忆之药

杨庆峰109

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现状、应用困境与可计算探索

徐 源117

论梅亚苏的数字人文学贡献

邓文韬125

从合一到断裂:科举停置之后的政治和文化

杨国强133

论清代海塘技术选择背后的环境与政治因素

王大学159

近代知识分科与新文学的社会化生产

魏宏远170

明代小说刊行中的图评消长及拟画批评之兴起

贾艳艳 李桂奎182

第10期

卷 首 语

本刊编辑部

冷战后国际政治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一项理论评析

尹继武3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形势评估

——基于PSR和FAHP的实证研究

韩 源 刘家豪 苏茂林15

印度战略界对华策略论争研究

王文佳 汪伟民28

中国社会保障学科建设:发展现状、核心问题与制度应对

韩克庆47

政治经济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变迁逻辑与发展经验

林 义 任 斌57

虚拟整合与平台社会的来临

张兆曙70

互联网平台用工关系治理的理论建构:三种理论视角的比较与反思

陈微波80

迈向“负责任地创新治理”

——当代社会技术治理的失灵症候与疗治可能

刘翠霞87

企业数据财产权益规则研究

袁文全 程海玲96

数字经济反垄断规制的嬗变

——“守门人”制度的突破

张钦昱107

从产业劳动到数字劳动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劳动批判研究

蓝 江 陈 朦118

社会主义的伦理解读与微观建构

——布达佩斯学派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杜红艳12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必须?

——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考

曾祥云136

真宗西祀探微:兼及盛唐至宋初的礼制改革

吕变庭 梁韵彦144

招置·番戍·廪给:宋代西北义勇制度考释

朱德军154

复仇母题的典型形态和演变逻辑

——以鲁迅、汪曾祺和余华为中心的研究

沈杏培 薛晨鸣163

文学史述史的合法化反思

李 松 信 誉172

文化娱乐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中国电影行业为例

曹祎遐 廖 繁179

第11期

卷 首 语

本刊编辑部

构建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与实践

门洪华 李次园3

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批判及中立性地缘议程建构的可能

于海洋 张微微17

从制造共识到重构共识:提升中国声音在国际组织的影响力研究

吴 瑛 乔丽娟28

“印太战略”升级版及其对中国的威胁

阎德学 李帅武41

数字经济对无酬劳动的卷入与规制

李 强54

“主体间性”在管理领域的价值凸显与应用

屠兴勇64

从类型比较到文化观

——费孝通城乡研究视界中的自觉历程

赵旭东 王美芬75

新发展格局下的劳动、产业与社会形态转变

黄斌欢87

抵押权除去租赁权问题研究

——以《民法典》第405条的解释论为中心

赵秀梅97

论检察机关集中管辖制度

万 毅105

本质知识的明证机制:胡塞尔论自由想象中的本质变更

李忠伟113

生存分析与真理意识

——在方法意识与思想本身之间行走

尚文华125

身体、爱欲与倒错

——萨特与拉康学说中的身体问题

卢 毅132

明代生员的舆论自觉与社会意义

展 龙143

唐宋之际南方边地的华夏进程与族群融合

裴艾琳156

科学与文学理念之现代性转型

——现实主义“写实”特质成因考论

蒋承勇171

有机体的破碎与无调时空的建构

——德勒兹的电影思想资源

吴娱玉179

第12期

今古文之争的方法论意义

景海峰3

王充的《论衡》是一部自相矛盾的哲学文本吗?

徐英瑾14

论儒家义命观的二重批判性

王 楷25

组织动员、社区学习与应急治理

——社区公共卫生应急治理的响应范式与实践逻辑

陈 潭 梁世杰37

“政党社会化”内涵的系统建构与实践考察

——基于城市社区治理的分析

王可园45

对口支援“项目制”:控制权的限度

谢 炜 李 悦57

算法推荐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研究

向 勇70

带孙子幸福吗?

——基于全国五个城市问卷调查的研究

肖富群 李 雨 王小璐81

多元与融合:风险社会中的危机致贫及治理框架建构

林 茂94

数据携带权的反垄断效用:机理、反思与策略

李伯轩105

隐私计算的法律规制

唐林垚117

个人信息“可识别”标准的适用困局与理论矫正

——以二手车车况信息为例

赵精武126

金圆券出台与金融泄密案

郑会欣136

越人之争与汉武帝对匈奴政策的转变

——以君主的执政体验为中心

崔建华147

“文学终结论”与文学形态变革及重组

李自雄155

从“文道”论到“情法”论

——中国诗学的一次历史转型

许在元 许建平167

《七发》之“七”的文化意蕴与汉初文学

李能知178

总目录

187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
电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