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媛
(中铝集团审计部 昆明审计中心,云南 昆明 650299)
现阶段,受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与能源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并不乐观,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经营压力和经营风险陡增。限产限电对部分企业的影响非常明显,使企业的产能下降、利润降低,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纳税压力,很容易诱发企业的税务风险。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为了更好地规避税务风险,企业必须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树立科学的税收筹划思想,制定完备的税收筹划方案,构建全面的税收筹划机制。目前很多企业在税收筹划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政策解读不到位、人员配备不齐全、管理机制不完备等常见问题,这不利于企业构建完备的税收筹划机制,会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及时解决税收筹划应用问题,以保证税收筹划的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
在我国,任何满足纳税要求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需要按照相关税法要求无条件纳税,这是公民和企业应尽的义务,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企业可以通过税收筹划减轻自身的纳税负担,企业税收筹划受法律认可及保护。税收筹划能够帮助企业在合理、合法纳税的基础上,规避纳税中的一些风险和问题,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这样能够保证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自身利益。例如,在营改增税收政策下,企业在税收筹划时,可以利用进项税抵扣的方法减轻自身的纳税负担。
随着企业财务管理在技术层面、管理层面的不断进步,财务管理范围进一步延伸,财务管理要求进一步提高,这对从业人员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只有综合能力强的财务管理人员才能够脱颖而出,而做好税收筹划则有利于持续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一方面,为了做好税收筹划工作,企业会提高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而为了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税收筹划工作,企业会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财务管理人员成长、进步;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为了更好地完成税收筹划工作,也会自发地在税收筹划工作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因此,企业实施税收筹划既有利于增强财务专业性,又有利于提高内部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力,实现财务管理的人才竞争优势提升。
税收筹划能够保证企业自身纳税的合法性,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纳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企业因税收问题而被税务机关问责、处罚等,保证企业的合法经营。此外,税收筹划能够在不断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能力水平的基础上,保证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职业素养,减少工作失误,避免人为原因诱发财务风险。最后,税收筹划能够更好地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便为企业制定财务决策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财务管理包括很多环节,主要有投资、融资、利润分配等,而为了保证税收筹划的全面性与科学性,需要将税收筹划思想和方法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以下以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和利润分配为例,对税收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投资决策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常是在企业扩张的过程中发生。一些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在既有市场利润饱和的情况下,会选择进行投资以获取更多的利润收益。无论是对项目进行投资,还是对产品或者企业进行投资,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而且在投资过程中通常需要纳税。因此,企业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必须做好税收筹划。例如,甲企业计划对乙企业进行并购,以便进一步扩大自身规模,提高自身竞争力,但在此过程中却没有对乙企业的税务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并购后才发现乙企业存在未缴纳的税款。按照《公司法》中的承继关系,并购方企业需要履行被并购方企业并购前未纳税款,这意味着甲企业需要履行并购前乙企业未履行的纳税义务,需要承担额外的纳税额。从此案例中可以看出,如果税收筹划工作未落实到位,企业可能承担额外的税收负担。因此,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必须制定完备的税收筹划方案。
企业经营发展所产生的利润,一方面用于管理、技术、人员等经营开销,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分配。企业利润分配可以用到的方法有很多,既可以通过资金分配利润,又可以通过股票分配利润,还可以通过股权分配利润。不管使用哪一种方法分配利润,都需要按照税法要求承担应尽的纳税义务,但不同利润分配方式的纳税要求并不相同,这就给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利润分配提供了更大的可能。要在保证企业利益、股东利益的基础上做好利润分配的税收筹划,企业要科学权衡内部的股权结构和持股量,考虑不同税率,选择最优的税收方案分配利润。
企业财务管理中如果税收筹划不合理、不科学,就会增加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而之所以会出现税收筹划问题,主要是因为一些企业没有建立完备的税收筹划管理机制,财务人员的能力水平达不到税收筹划要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不足。因此,企业想要做好税收筹划工作,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为制定解决策略打好基础。
税收筹划会受到企业内部环境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其中外部环境指的是政策的变化、市场的变化、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需要及时调整税收筹划的思路和方法,构建与外部环境条件相一致的税收筹划机制,这样才能够保证税收筹划质量。但显然很多企业没有做到这一点。以外部环境变化中的政策变化为例,以往企业需要按照营业税要求纳税,但营改增之后,企业需要按照增值税的要求纳税。不少企业财务部门并未及时对营改增进行解读,导致企业纳税失策,承担了额外的税收。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在税收筹划时,必须及时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好分析与应对。
企业能否做好税收筹划工作,与其内部财务团队的实力有直接关系,如果内部财务团队实力弱,满足不了税收筹划工作的要求,就会导致税收筹划失败。在一些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工作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财务人员非常少。首先,企业内部财务团队实力不济,企业往往脱不了干系。很多企业并未根据税收筹划工作的要求,及时完善与财务人员有关的培训工作、考核工作,内部财务人员很难获得学习的机会,对一些新的财务知识、工作技巧掌握不到位,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失误。此外,部分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并不完善,无法通过激励机制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也会提高内部财务人才的流失率。其次,部分企业仍然存在财务岗位不明确、人手配备不足等问题,随着税收筹划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很难保证税收筹划质量。最后,企业缺少复合型财务人才。随着企业财务工作及税收筹划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并不能高效完成企业交予的工作任务。
企业想要保证税收筹划质量,降低税收筹划风险,必须建立完备的税收筹划管理机制,但仍有很多企业的税收筹划管理机制不完备。首先,企业风险意识淡薄。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的运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企业税收筹划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增加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但很多企业并未据此建立完备的信息化风险防范机制。其次,税收筹划是一项系统且严谨的工作,在工作中需要收集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会计信息等,还需要对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进行核对。因此,必须制定详细的工作准则与工作流程,但很多企业的税收筹划却比较随意,没有明确的秩序和规范的方法。最后,为保证税收筹划质量,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应该积极配合财务人员开展税收筹划,但由于内部沟通不畅,其他部门对税收筹划的认识并不到位,参与性不强。
企业外部环境变化会直接影响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税收筹划。为了保证税收筹划质量,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环境分析与应对能力。企业需要与税务机关互通,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沟通平台,以便更好地接收税务机关的信息。此外,企业要将税收政策解读逐渐纳入财务人员的考核范畴,并详细制定税收政策解读规范要求等,以便提高财务人员对税收政策解读的认识与重视,保证企业内所有财务人员在政策解读上不拖团队的后腿。这样即便税收政策发生调整与变化,企业及财务人员也能够及时做好应对。
一支优秀且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是企业做好税收筹划的基础。因此,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团队的搭建。首先,为了帮助财务管理人员更好地开展税收筹划工作,企业要及时建立完备的财务培训机制、财务考核机制,通过培训与考核的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另外,为了保证培训与考核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企业要不断调整财务培训与财务考核的内容,保证培训与考核和企业内外部变化与需要保持一致。其次,持续完善激励机制,做好激励创新,并持续优化内部财务岗位架构,制定详细的工作制度与工作流程,还要保证财务岗位的人员配置,这样既能够明确财务人员的工作目标,又能够提高税收筹划质量。最后,税收筹划工作除了要依靠企业的帮助外,还需要增强财务人员的自觉性,使其在工作中牢牢坚守职业底线,并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构建科学完备的税收筹划管理机制,是企业做好税收筹划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及时弥补税收筹划管理机制建设中的不足。第一,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要建立完备的风险防范机制,增强全体员工的税收筹划风险意识,尤其要做好信息化风险的防范。因此,企业要持续提高财务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能,定期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更新、检查、维护等,还要在财务管理系统中增设杀毒软件、防御软件等,以及持续提高财务管理系统的密钥安全等级。此外,企业要定期委派专业的系统维护管理人员维护系统,以便及时发现财务管理系统中的问题与风险漏洞。第二,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之前,企业需要充分分析各方利益,在要素、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严谨的工作制度和统一的工作流程,并要求财务人员在税收筹划时严格照此执行,以保证税收筹划工作的执行力和规范性。第三,持续提高企业内部沟通水平,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以提高企业内其他部门对税收筹划工作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从而增强税收筹划的参与性与通畅性。
做好税收筹划是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专业性,扩大企业财务竞争优势的客观需要,更是实现企业整体利益与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并做好税收筹划工作,以便充分发挥税收筹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