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敬
自2018年以来,我们射阳县抓住参与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需求导向,主动创新作为,积极探索县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路径。作为县一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我觉得做好志愿服务应当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更好地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走进群众身边、走进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心里,推动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全域化、全员化、全效化。具体要突出“三个精准”:
一是精准把握群众需求。坚持一线工作法,常态化深入县中心、镇所、村站、文明实践示范点和社会志愿服务组织走访调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通过召开县委常委会、县四套班子例会和文明实践联席会议,定期研究解决新型农村社区文明实践站(点)建设等问题。坚持用好两个“平台”,在用好志愿江苏服务平台的同时,我们和江苏有线联合打造了射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文明实践活动同步开展、无缝对接。群众可通过射阳有线电视端、“文明射阳”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多种渠道进行点单、求助、志愿者注册等操作。后台管理人员根据活动需求,第一时间统筹调配资源、组织活动,第一时间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坚持融合推进,将文明实践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文明创建等相融合,结合“主题党日”等活动,2020年深入挖掘基层现实问题和群众现实需求5.6万条,梳理核准需求点位后,调配志愿服务人员进点入位进行贴身服务,群众满意率超过96%。
二是精准贯通阵地资源。坚持“激活、整合、下沉、共享”,以县中心为枢纽,建立涵盖2143个载体的10类平台,按照有办公场所、活动计划、志愿队伍、配套教材、档案台账、实践成效“六有”建设标准,巩固提升实践中心、所、站、点建设。融合县里淮剧团、杂技团、院士工作站、公共阅读示范点、乡村少年宫、红色文化传习所等45项基层公共服务阵地,在各镇区、村居、社区、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县城重点区域建成党性教育基地、好人一条街、养老服务中心等6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300个志愿服务驿站、435处“有爱射阳·最美鹤乡”榜、392个道德讲堂,形成阵地全覆盖、资源多渠道、活动常开展、群众齐受益的良好工作模式,确保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扎实有效。
三是精准开展实践活动。推行群众点单、县镇配单、中心派单、团队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服务模式。按照“一月一主题,一周一计划”要求公示活动计划,先后开展“清明祭英烈”“文明实践·好人同行”等各类活动,服务1.6万(场)次。全县发掘培植4968户“文明实践中心户”。在组织集中活动同时,推动构建“微课堂”“微实事”“微公益”“微服务”的“微实践”综合体。坚持活动项目化,以争创“示范所(站)”“品牌项目”“示范课堂”“先锋队伍”四个先锋示范为抓手,全县形成“农民小课堂”“渔家红码头”等45个特色项目。在第五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上,“蓝纸鹤”关爱未成年人项目获银奖,受到中央和本省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
我们在试点工作中感悟到,只有让文明实践站、点覆盖全县城乡,志愿服务团队得以整合,服务项目进行统筹,文明实践才能真正落地。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我们坚持既要建好,又要管好、用好,着力打造全县志愿服务”一盘棋”。我们通過“精准滴管”,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让干部办实事、专家讲理论、能人传经验、好人教品行、文艺工作者送文化成为常态,努力打造一支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让文明实践活动无处不在。
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今后我们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城乡基层单位落地生根这一首要政治任务,着力实现由多点发力向系统集成突破,由外延拓展向内涵丰富突破,由探索试点向定型模式突破,努力打造乡风文明和道德风尚建设样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