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调报告不是“吃瓜”素材

2021-11-23 18:59韩炜
雷锋 2021年9期
关键词:谣言防疫精准

韩炜

8月4日,北京市新增3例京外关联本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其中,一名教授的流调报告引发舆论关注,有个别网友将注意力从疫情防控转向对其个人隐私的无端“挖掘”,甚至一度出现针对该教授私生活的谣言,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和他的家庭。

无独有偶。今年五月,宁夏银川的范某在被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后,诸多私密信息被曝光。此前,成都一名确诊病例也因个人隐私被泄露,遭到许多不理智的“网上围观者”攻讦和谩骂。

疫情防控期间,类似于上述信息被泄露、人身被攻击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不禁深思,更细致的现场调查、更精准的信息追踪、更科学的数据分析,在提升流调专业性的同时,是否在兼顾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还有部分纰漏与不足?对此,我国多个城市采取大幅精简新冠疫情的流调报告,隐去不必要的病例个人信息,类似的制度设计与治理实践积极回应民众诉求,收获好评。

流行病學调查,是传染病控制的关键,通过对患者行动轨迹的了解、分析,能够较为完整地还原出病毒的传播足迹,进而迅速阻断病毒传播链条。因此,精准详细做好流调不仅是一项必备的工作,也是一项极为严肃的工作。可惜的是,随着流调报告不断走向精细化,吃瓜群众也“沸腾”了。少数人为博眼球、赚流量,不惜在网上胡言乱语、添油加醋,编造无中生有的谣言,这是对确诊患者赤裸裸的网络暴力,是对公民合法权利的侵犯。如此“吃瓜”,不只是道德生活层面的问题,还需要从法律条规的角度去合理看待。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站平台也不该是道德洼地、法律飞地。“隐私狂欢”的泛滥不利于流调工作的正常开展,“吃瓜谣言”更是防疫大局的“绊脚石”。当前,我国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未减,扎实做好流调工作是应对疫情复杂形势的必然要求。公安部门以及相关监管部门,仍要引起足够重视,严厉打击一切非法侵犯他人隐私的现象,依法惩治故意诽谤、恶意造谣等违法行为。公众也需收起窥探隐私、猎奇取乐的“吃瓜心理”,把更多的信息空间留给科学防疫的新知识、合力抗疫的正能量。

猜你喜欢
谣言防疫精准
“豪华防疫包”
防疫宣传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防疫宣传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谣言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