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然
2019年8月,我区被列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市级试点,同年12月列入省级试点。作为沈北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我认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好、运营好,既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注重服务资源的融合,只有融合建设、融合发展,提高系统运作的开放程度和聯动机制,强化各方服务力量的参与、协同与链接,才能既清晰文明实践活动的边界,又兼顾全区一盘棋的配合与协同,增强文明实践效应。
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探索的融合模式,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融合。区内很多政府、事业单位或系统在基层都有服务资源,条块分割、互不搭接。总队长要牵头统筹组织、宣传、教育、文化、科技、体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力量,盘点摸清现有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家底,统筹调配政策理论宣讲、科教文卫、农技手工艺、乡土文艺文化等资源,组建统一的志愿服务联盟,建立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基层群众。今年以来,我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依托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分层级设立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各行各业参与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缅怀先烈学党史,坚守初心勇担当”、“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宣讲、“清洁沈阳·志愿者在行动”等文明实践活动300余场,通过为群众义务理发、维修汽车、打扫园区等形式,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发挥好志愿服务作用,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二是阵地融合。利用原有阵地转化为精神文明实践阵地。融公共服务设施,将公园、广场、社区学校、社区文化站、村史馆、活动室、农家书屋、妇女之家、文化广场等,升级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目前我区已融入此类阵地402个;融企业,与21家企业联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学校,与32个院校联建文明实践中心。今年春季以来,为抓好庆祝建党百年的党史学习教育,我区综合运用网络新媒体,坚持以媒为径,通过在“小红星志愿服务”公众号平台开设线上“党史微课堂”主题专栏、开辟实践中心“学习强国”区等形式,定期推送党史相关知识,从面对面到屏对屏,从实体课堂延伸到虚拟课堂,将党史知识展现在“眼前”、配送到“指尖”、传播到“耳边”。实施“小红星志愿服务超市”互动点单式志愿服务,建立群众“点单”、社区实践站“组单”、街道文明实践所“配单”、志愿服务队伍“接单”、区实践中心“买单”、百姓“评单”的闭环运行机制。截至目前,群众线上点单学党史活动156单,各实践所、站发布学党史活动公告125个,开展学党史活动260余场,受益群众1.2万余人。
三是社会力量融合。为融合社会组织力量,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融入各类社会组织93家成为志愿团队力量;融“能人”“贤人”,全区483个特色实践点中有70%的牵头人均来自于此;融平台,实践中心的小红星志愿服务智能系统与我区各街道、社区管理平台相链接,在更大的范围内为群众服务。
四是大局融合。在文明城市创建这样的大局活动中,我区组织2.8万人次志愿者走进市场、社区、主要街路等380个点位,全面参与“清洁沈阳”“文明祭祀”“文明出行”“文明社区创建”等活动;融营商环境建设,组织营商环境志愿监督员40余人,引导志愿者参与营商环境监督,帮助政府部门找不足、补漏洞;融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以文明村庄、村规民约为载体,强化德治、自治功能,实现了群众自愿参与、自下而上制定村规民约农村社区全覆盖。组织区内龙头企业为群众传致富经授致富道等;融疫情防控,组织带领志愿者参与抗疫志愿宣传和协助点位防控等工作,全区近万名党群志愿者参与,带动全社会近3万群众积极响应。
做好以上几点,做好文明实践与服务资源相融合的工作,才能实现全方位叠加的互动联动,同向发力、互促共赢,增强基层文明实践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