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贤婷
济宁市技师学院 山东济宁 272000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现下教育工作在不断优化,为学校教育工作变革创造了有力条件。技校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主要是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在教育方面必须保证综合性、全面性,保证人才培养有效性。因此,联系实际分析提高技校计算机教学效益的有效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观念、教学理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技校在很长一段时间教学中,都没有注重教学的综合效益与实效性,更多的是从教学本身出发,轻视对学生的综合考量,再加上计算机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缺少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况下,各项教学问题逐渐暴露。首先,课程体系不完善,计算机科学、技术是不断更新的,直视密度大、更新快、教学新题层出不穷,技校在课程体系设计上,未能与计算机学科本身相适应,难以应对教学的诸多变化;其次,教师教育观念局限,缺少对学生主体意识的认知,容易出现重理论、轻实践,重讲解、轻理解的教学状况,难以保证学生较好吸收知识;再次,教师本身的教学实践能力不强,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设置教学计划与方案,难以保证教学设计可行性,影响教学实效性;最后,学生缺少合作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是新时期下学生必须要具有的综合素养,计算机教学恰好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创造了一个良好条件,然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注意这一点,没有将团结、协作、合作等方面的相关内容融入实际教学中,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1]。
基于上述分析,虽然新课改下技校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已经有所革新,但从整体上来看计算机教学中仍然存在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策略加以解决。
计算机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充分考虑到计算机课程本身来进行改革,以保证计算机教学能够更加适应学生今后就业发展需求。目前,计算机与社会工作、就业本身就存在较大的联系,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等诸多特点。若是想要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知识,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做好相关理论知识讲解,还需要积极开展各项教学实践。一方面,学校在设置计算机课程时,要对计算机在社会中的应用、发展普遍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密切关注各项技术层的变化情况,开发计算机软件课程,保证了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与大致教学方向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则是要切实的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计算机课程进行优化,保证课程能够更好的适应学生个人,借此提高计算机教学的实效性。
对于计算机教师而言,教师必须要将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符合国家教育部门在新时期下对核心素养的各项教学要求。首先,教师必须明确,技校计算机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个人技能与专业性,要求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各项教育培训工作,所有的教学防范、教学计划制定,都需要切实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身综合现状,使整体的课程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其次,由于大多数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较差,在学习计算机时很有可能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化,这也就教师因材施教,了解、掌握自己班级内,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水平、心理、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然后帮助学生制定对应的学习计划,真正提高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与水平[2]。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优先保证学生的参与效率,以及上机率,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切实参与到实践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从学生主体地位开始展开各项教学工作,当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时,教师也应该从旁指导,而不是过多干涉,保证学生学习、实践的自主性,而在指导期间,教师能较好的观察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并予以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理解知识并自主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3]。
在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往往是通过合作,来共同完成一个任务目标,只有学生具备较强的团结协作、合作意识,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大体趋势,对于学生个人成长、毕业就业而言十分重要。因此,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对课上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尽可能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另外,教师可以将任务型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形式,同时对学生合理分配任务,进行分工合作,最后帮助团队走向最终胜利,以达到较好的锻炼目的与效果[4]。
综上所述,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为了积极相应国家的各项号召,技校也开始调整教学方向、教育目标,为更好的进行学生教育工作提供便利。计算机教学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可以通过优化计算机课程体系、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等方式,更进一步提高技校计算机教学效益,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