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帅
水发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①有利于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顺利开展。项目的正常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的整体计划方案,计划方案可为项目的实施指明方向,但值得注意的是具体施工方案的设计需以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为标准进行制定,以确保方案实施的合理性及有效性。②有利于混凝土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完善。合理的方案是工程施工任务顺利实施的基础,也是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经济效益的关键举措[1]。因此,在正式施工前需围绕设计的每一个步骤展开全面管理,确保施工工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为现场施工人员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的监督者与管理者,针对自身所处区域各类潜藏性问题提出质疑和解决方案,是确保混凝土施工管理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之一[1]。③有利于提高现场原材料的利用率。通常情况下,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使用毫无限制,这样就造成了对原材料的巨大浪费,而施工管理工作需做好相关施工计划避免对生产成本造成浪费,有效提升混凝土施工管理质量和效率。
混凝土材料主要由水泥、水、砂石骨料等成分组合而成,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正式开展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需通过实验等手段分析各类成分所占比例,以根据标准配合出与施工项目相适应的混凝土。具体选材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对于水泥的选取。水泥分为很多种类,不同施工项目所需水泥类型也不尽相同,对此,在对水泥进行选择时,需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施工质量要求,既要确保选择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又要确保所选择水泥质量与施工要求相符。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操作将对其结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必须对其施工技术加以规范。如在进行基岩面浇筑时,就需要在其上铺设水泥砂浆,并将其厚度控制在2至3厘米。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厚度、规定的顺序与方向进行分层浇筑,同时浇筑期间不能向仓内加水。如果水利施工现场温度高于20℃,则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必须根据混凝土材料的类型进行严格控制,以避免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其结构出现深层裂缝。最后,还需要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进行严密的振捣,确保每一个位置都振捣到位[2]。
要想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高效的施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加强施工管理。首先,加强对原材料的监管,选择合理的混凝土,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其次,在进行施工之前还需要做好相关的规划,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最后,健全管理体系,加强施工细节管理,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从而有效地降低施工损失,保证质量的同时保证经济效益。
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这就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的质量检测,这样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施工检测人员的作用十分重要,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比如定期组织培训,开展学习等,使其能做到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理论技术,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整体工程的质量。
对于混凝土裂缝的防治一般越早越好,所以在水利施工中一般需要采取早期养护措施。一方面,水利施工中应尽可能采用蓄水、流水的方式来保持混凝土构件的湿润情况,避免其水分丧失过度而出现裂缝。另一方面,在混凝土养护周期内需要根据混凝土构件的体积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以避免混凝土结构水热化现象所引发的裂缝[3]。
在施工中为了避免出现裂缝的现象,对施工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根据气候及施工要求对骨料的配比进行改变,同时在搅拌中添加相关的添加剂,从而对水泥的使用量进行控制。利用混凝土水对浇筑温度进行控制,若天气较热或温度较高时,减少建筑厚度,前期埋设的混凝土冷却水管可以降低温度。但是在外界温度发生改变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工作,避免由于温度的差异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现象。水利水电工程中,许多因素会影响施工进度,所以要对施工进度进行科学安排,避免温度差异较大对其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混凝土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原材料,混凝土施工质量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息息相关。不同工程项目所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不同,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也不尽相同,为满足各地不同需求,相关施工单位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时需开展全面系统的计划管理,选取合格的施工材料,规范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工艺等,完善和优化混凝土各类施工要素,以从根本上提高工程整体安全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