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栋
奥斯福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31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构成。质量管理责任重大,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质量管理,以优质精细化的管理交上建筑工程高质量的满意答卷。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受多因素的影响,管理呈现专业性和综合性的趋向,监督管理难度增大[1]。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方法的探讨,从多个角度出发,多部门协同,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高质与高效。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是安全管理基础上的质量把控,而质量把控的关键在于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持续完善。建筑施工管理中以质量把控为导向,带动建筑工程质量体系建构并实现建筑施工品牌的塑造。施工管理是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施工工序、施工技术方法、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设计与调整、施工质量计划指导书的实施等,这些具体化的工作无疑都以质量优化为导向,以该导向配合岗位问责,提升项目管理的有效性。
科技创新发展也驱动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变革。技术是建筑施工的一大支持与保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建筑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凸显的条件。质量控制渗透于建筑施工管理中,以质量管理为导向,以效率为驱动,让新技术的研发应用落地。如幕墙材料应用、外墙砌体材料的创新、屋面防水技术的创新、室内装饰工艺的持续优化等,无疑都需要质量优化目标的引导与激励。质量最优的目标起导向和激励作用,既推动新技术的应用也推动新技术的研发。
房建施工前期有部分项目并没有开展规范的质量安全检查,以及出现施工许可等有关手续并不齐全的情况,有关政府部门没有办法及时对该企业开展监督管理,其次,日常建设期间,常常会发生盲目赶工等不良情况,施工企业也常常会发生随意减少工期的情况,很多形象工程以及房建工程项目都是由专业的政府负责,缺少相关部门的共同监督管,有的甚至会发生私下操作或各种虚假数据的工程,导致市场秩序过于混乱,并且没有章程可以遵循[2]。
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对于后面施工操作有很大帮助,能够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高效率运转。如果设计阶段出现问题,很大程度上会给施工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应该结合气候条件以及建筑物的高度、质量水平等各个因素综合解析房建排水问题。地基与最基础的设计出现问题,地基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具备更加适合的强硬度以及稳固性,同时还要具备很好的耐久性,房建工程质量上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设计方面有关问题。
近几十年,我国的建筑领域发展速度迅猛,在这个过程中,施工质量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调整和优化,作为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工作,施工质量管理模式必须要与当前的建筑领域整体形势相匹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企业方面要注重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引入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推动施工质量管理信息化进程。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在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阶段,结合BIM模型,实现质量问题的事前控制,在方案制定环节,消除各种工程施工隐患,以先进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实现优质工程项目的构建,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
施工材料的质量把关是建筑质量的重要屏障,建设单位应积极联合施工单位严防严控。首先,积极配合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现阶段建筑材料混乱的市场环境开展整治工作,对不合国家建筑标准的材料按照规定销毁处理,并加大对这类材料生产经销商的处罚力度,确保市场流通建筑材料的高标准。其次,建设单位应参与监督施工方的材料采购工作,对到场的施工材料反复仔细核验,保证材料规格等级符合设计需求,一旦发现有不合标准的材料进场,应立即退换并取消材料供应商的合作,对采购负责人进行追责。最后,建立完善的施工材料管理台账,对每一笔施工材料的采购、入库、使用各环节都认真记录,避免发生偷梁换柱。在材料进场后,施工方应做好全方位的材料管理工作,避免外界环境对材料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再就是在材料的具体使用中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进行控制,杜绝资源浪费[3]。
因为房建工程是每个工作人员共同合作的一个成果,在具备优质管理工作人员和不断健全的相关规范对策之后,还需要拥有一个非常强大并且优质的施工队伍作为质量提升的依据。在团队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专业的工作人员,这就需要参与到每个工序中的工作人员都要具备专业技能,满足每项衔接工作的紧密联系,并且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进行更好的磨合,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违规操作,而对施工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有助于建筑施工时效与质量的提升,提升企业本身的口碑效应,提升其市场竞争优势。对于社会来说,稳定的施工质量和持续发展的建筑企业,成熟运作的市场环境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必须以目标为导向,以目标为施工管理评价参考,通过大目标的拟定与小目标的实施再到目标管理的制约、管理效果的评价等,实现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