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2021-11-23 18:15刘丽鹤
商品与质量 2021年28期
关键词:裂缝混凝土温度

刘丽鹤

大连五洲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混凝土裂缝是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通病,产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影响了建筑物居住使用的安全性。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本着问题导向,探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分析其解决之策。

1 控制建筑工程裂缝的重要性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开始涌现出大批大规模建筑,这就促使我国建筑材料市场对混凝土的需求显著增加。很多研究者加大了对混凝土技术研究的力度,越来越重视裂缝问题的分析和预防。根据裂缝危害特点可以将混凝土裂缝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三种类型,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贯穿裂缝,其会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果不及时处理表面裂缝,则会持续发展形成深层裂缝,甚至进一步形成贯穿裂缝。因此,无论是何种裂缝,施工人员和维护人员都要给予充分的重视,避免裂缝发展威胁建筑结构的安全[1]。

2 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分析

2.1 施工问题

①温度应力裂缝。当前很多建筑采用的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会产生水化作用,进而造成内部温度升高,如果无法及时降低内部温度,那么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会变大,其结构会发生热胀冷缩。当内部温度升高,混凝土膨胀收缩程度较大,那么会导致拉应力持续增加,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极限值就会产生混凝土裂缝问题。②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完成浇筑后需要及时进行养护,如果养护工作不到位,那么很容易出现表面水分散失过快,导致结构体积变化过程中混凝土收缩抵抗强度无法满足收缩应力要求,进而发生塑性收缩裂缝。

2.2 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材料主要由水泥、石子、水、黄沙等组成,必要时还需要加入一些添加剂,这些材料的比例及质量对于整体工程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混凝土中的构成物质量发生了改变,则极易导致建筑物产生裂缝。而混凝土中的构成物质量又受到产地、产品验收、周围环境、材料性能的影响,比如,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受潮及验收交货不合格均会导致材料性能不达标。此外,对混凝土中砂石质量的要求也较为严格,如果出现不能严格控制砂石的直径、砂石配料比例不合格等情况,均可能导致建筑物后续出现裂缝等问题[2]。

3 预防裂缝施工处理技术

3.1 强化对于过程温度的控制

很多裂缝产生的因素均与温度息息相关。①通常入模的温度应控制在30℃-36℃,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控制在小于50℃的范围。②控制好单次浇筑的厚度。尤其在天气温度较高时,控制厚度的主要原因是利用浇筑层及时散发热量,厚度控制好其散热的效率就会得到有效提升。③科学利用冷水技术。对于碎石材料可以实施冷水冷却,确保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也可采取边施工边冷却的方式,如在建筑物表面喷洒冷水以冷却降温,达到较好的控温效果,避免内部温度升高而产生裂缝。④适当加入塑化剂以控制水泥的含量。水泥含量低了,自然其产生的热量也会相应变低。⑤施工环境也非常重要。避免温度较高或较低的天气,夏季应尽量选择在早晨或晚上进行施工。

3.2 增强结构的抵抗变形能力

利用UEA或CSA混凝土外加剂补偿收缩特性是膨胀加强带应用的主要原理,可以达到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的效果。在具体施工中,膨胀混凝土要采用比浇筑混凝土高一级的混凝土,在建筑物混凝土收缩应力最大的位置设置膨胀混凝土,以此达到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的目的,从而提升混凝土强度、防渗性能等。该工程可以设置宽2m的膨胀加强带,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做好加强带和带内外施工,通过利用膨胀剂达到控制混凝土过度膨胀的目的。在浇筑带内、带外混凝土时,充分利用混凝土补偿收缩的作用,控制好内外预压力,通常按照0.5-0.7MPa的预压力进行施工[3]。

3.3 施工过程严格把关

为杜绝建筑工程裂缝产生,就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关,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施工包含内容众多,施工中一旦出现工艺把握不牢、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不但会引发裂缝问题,还会威胁整体工程质量。尤其是针对建筑混凝土施工,其质量控制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需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指导施工人员严格遵照工艺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除了要对施工环境可能造成影响进行考虑以外,还要对工艺技术进行优化创新,实践中可以通过分层浇筑施工的方式,降低外部环境对浇筑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针对出现的温度较高情况,还可以采取埋设水管措施,使混凝土内部外温度保持一致,混凝土结构抗裂性能也会明显提升,同时对钢筋凝土结构施工位置进行科学设置,在保证钢筋结构不会受到混凝土施工影响的同时,利用建筑结构梁体、楼板之间混凝土材料强度等级保持相同、节点核心区域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墙柱混凝土材料保持相同等措施,维护整个建筑结构稳定性。另外,在出现建筑梁柱墙混凝土等级超过底板混凝土强度情况时,需要对节点核心区域混凝土强度大小进行科学调整,实践中可以在验算以后采用加大节点区域配筋、增配抗裂钢筋等措施,防止交接部位出现裂缝情况,建筑结构承载和抗裂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建筑设计人员还是建筑施工人员,都必须高度重视裂缝这一隐患的发生。除了本文指出的原因和措施外,实践中还应根据具体建筑的规格特点做好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切实采取综合手段控制裂缝的产生,以提升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裂缝混凝土温度
混凝土试验之家
浅谈煤矸石在固废混凝土中的应用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一张票的温度
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与应用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停留在心的温度
地球的裂缝
测个温度再盖被
用26℃的温度孵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