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于连锐,孟静静
(1.北京邮电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6;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010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2019年9 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因素有深刻的认识,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过程中,多方面历史因素发挥了积极作用[2-4]。
在多民族国家中,主体民族在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没有主体民族或者主体民族占总人口比例偏低、影响较弱的多民族国家,容易在民族矛盾加剧的情况下产生分裂。在我国历史上,各民族的人口规模、所处地域和发展水平具有比较显著的差异,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都各自发挥了作用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一直起着主导的作用。
汉族之所以能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一方面是因为汉族人口众多,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汉族的生产方式较为先进,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在中国历史上,鲜卑(建立北魏政权)、契丹(建立辽朝政权)、女真(建立金朝政权)、蒙(建立元朝政权)和满(建立清朝政权)等少数民族都曾经入主过以汉族人口为主的中原地区。尽管有的少数民族政权试图把他们原来的生产方式带到中原地区,但是都没有成功,这是因为他们原有的经济文化与中原地区相比处于较低发展阶段,所以最终未能改变汉族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生活,反而逐渐接受了汉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即使在鲜卑族、契丹族、女真族统治半个中国或蒙古族、满族统治整个中国时期,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汉族。
汉族聚居区经济相对发达、包容性高,与汉族发挥主导作用密切相关。比如汉族在通婚问题上不像有的民族限制得那么严,对与其他民族通婚基本没有限制,远缘通婚比较普遍。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有利于优生优育。正因为汉族有这个特点,隋唐以后,民族歧视在中国不像世界上有些国家那样严重。而且无论什么民族,只要进入中国疆域范围,接受中央政权管理,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做官。这样,学子们接受儒家思想教育,世界观慢慢就统一起来,基本实现了文化认同。
统一强大的中央政权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保证。历史上,各民族在统一的国家共同过着安定的生活时,往往是处于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统治时期。
在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管理下,地域界限和民族界限被打破,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渠道更通畅。秦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采取了“书同文、车同轨”等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甚至有“百代通行秦政法”的说法。汉武帝彻底解决了诸侯王问题,中央的权力大大加强,才有了北击匈奴、开发西域的力量。同时,在开拓了辽阔疆域后,国家逐渐产生了扩大开发经营区域和规模、发展生产力、加强内地和边疆联系的需要,而这也离不开强大的中央政权的推动。汉朝、唐朝、元朝和清朝都在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前提下实现了空前的大一统局面。
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对民族分裂势力及外来侵略的抵御和抗击更加有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建立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血与火”,分分合合间常伴随着战争。总体来说,当中央政权强大时,就有力量粉碎民族分裂势力和外族入侵,保持国家统一;当中央政权衰落时,国家就可能陷入内乱,四分五裂。清朝前期,收复台湾、平定三藩之乱、抗击沙俄保卫北疆、打败绰罗斯·噶尔丹,确立在西藏的统治并把天山南北路归入版图,极盛疆域最终形成。这一伟业成于康乾盛世时期,也正是清朝中央政权最有效率、最有进取精神的时期。
到了近代,腐朽的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下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丧失了东北、西北大片领土。军阀混战时期,中央政权软弱无力,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面临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才走上了民族复兴的壮阔道路。
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思想基础。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各民族就不可能团结在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就是因为在中国疆域内的各民族,特别是建立过局部政权和全国政权的民族在文化认同方面具有高度一致的价值观[5]。
“天下一统”“天下一家”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诗经·小雅·北山》记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6]。几千年来,中国历代统治者,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奉行“混一九州”“一统天下”的思想,都想要做“中国”。因此少数民族统冶者一旦入主中原,也会自称“中国”。“中国”往往代表正统,不是“中国”就会被认为是窃取名号,是伪政权。
中国历史虽然有“华夷”之分,但几千年来,“四海一家”“夷夏一体”的认识,“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的理念,始终是主流思想,影响巨大。《资治通鉴》(卷二九七)中记载,唐太宗对民族关系的主张是:“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治,四海可使如一家”“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7]。这种思想认识基本上成为后代统治者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天下一统”思想的文化内涵。
在思想传播过程中,文字的统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政策,对这一措施的意义,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这种统一文字由于中国文字所具有的性质,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黏合剂。这种文字对于中国后来的统一,对中国文化对整个东亚的影响来说,其重要性是不难想象的”[8]。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统治阶级实行的民族边疆政策包容性比较突出。在这个问题上,清朝统治者比较有代表性。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边疆民族政策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治边思想,另一方面又根据形势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了创新。
清朝统治者治边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汉族统治者传统的华夷观进行了创新发展。华夷有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清朝统治者对此进行了改变。乾隆皇帝认为,满汉人是一家。在调整满汉关系的同时,清朝统治者也非常重视联合其他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如联合蒙古贵族等。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实践,客观上对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二是从“中外一体”(1)“中外一体”是康熙民族关系思想的核心内容;“外”泛指我国境内满族以外的其他各民族。的认识出发,主张用积极的方法来治理边疆,使边疆各民族成为统治的屏障。三是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管理少数民族的上层,服从、听话者就给予种种优惠,反对者就要消灭。清朝在康雍乾时期,国力比较强盛,能够保障“恩”和“威”两种手段有效运用。
清朝统治者还从治国的现实需要出发制定宗教政策:对有利于维护自身统治的宗教,进行大力扶持;对没有给政权统治构成直接威胁的宗教,采取相对宽容的不干涉政策;对威胁巩固统治或保卫疆土的宗教和教派则予以严厉打击并取缔。清朝统治者一直坚持“宗教不能干预皇权”的原则,限制宗教的世俗权力,如强力清除在新疆出现的政教合一的和卓势力。
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的边疆民族政策行之有效,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疆域完整发挥了积极作用。鸦片战争之后,边疆政策的对象由边疆的少数民族变成了西方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列强,对象变了,力量对比变了,原来的政策就难以发挥相应作用。
移民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移民与流动人口的最大不同在于,移民是在新的地方定居下来进行生产生活。移民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中起的作用就是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世界上比较成功的民族融合例子,都是通过共同生活达到比较理想的融合。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历史上的移民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特别是对开拓中国的疆域有重要作用。
秦朝时疆域面积约340多万平方千米,发展到清朝时达到1 300多万平方千米。疆城扩展有很多因素,其中武力扩张、开疆拓土是主要手段。但是,即使是武力扩张,如果没有后续的移民开发,没有主体民族在新的领土上定居生活,就没有办法巩固。秦汉以来,岭南地区再也没有脱离中国,与中原汉族不断向南方迁移有极大关系。汉武帝时向河西走廊、陕北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大量移民,使这一地区巩固下来。而再往北,曾开拓的西伯利亚的疆域就未能巩固下来,因为这些地方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不可能发展农业生产,国家难以向这些地区进行移民[9]。
历史上,有的中原地区汉人因为战乱迁移到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区域,也有被掳掠到北方区域的汉人。他们带去了中原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因为边疆地区受到外国的侵略,移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沙皇俄国在近代割占了大片中国领土,与清朝没有早些向东北地区移民,导致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基本没有清朝居民有很大关系。从1860年开始,清朝在东北放垦,允许内地百姓大规模迁徙到东北。清朝末年设立东北三省,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东北三省已经有3 000多万人口,否则东北也可能被沙皇俄国和日本瓜分。近代以来,中国失去的领土基本上都是还来不及移民或者移民很少的地方。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10]。
综上可以清晰地看出,一部中国历史,也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汉族作为主体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强大的中央政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政治保证,“天下一统”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文化动力,统治者包容的边疆民族政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有利条件,移民开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重要经济社会基础。历史发展经验充分说明,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