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梦婷 贺添
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鉴定,对被审单位查出的问题,“大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小病”也是企业经营的绊脚石。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要做好审计的三部曲,即:鉴定要准确,提出金点子,回头看。这三部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承、形成良性循环,周而复始,循序渐进,若干年后企业就会长成一棵大树,又会促成双方事业的发展,这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宗旨,也是专业报国,服务于社会。
如果把企业看成一个人,那么财务报告的三张表,就是这个人的体检报告,注册会计师就是门诊专家。一个优秀的专家,一定要根据体检报告看得出毛病,开出药方,治好其病,并且教会人学会主动预防疾病。准确的鉴定,会赢得客户的尊敬和信任。但怎样才能做到鉴定准确呢?首先注册会计师到审计现场,要做到“望、闻、问、切”这四点,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客观了解和微观分析以后,要在发现的审计线索中对问题进行分类,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找出审计的重点和主攻方向,进入切点,这样才能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审计效率。
鉴定求准确,要做到“六个不能替代”:银行对账单不能替代银行函证;存货、固定资产明细账不能替代监盘;截止测试不能替代抽查会计凭证;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账不能替代折旧测试;应缴税金明细账不能替代应缴税金测算表;企业盘点不能替代审计监盘。替代是具有针对性的,不是自己臆造的。底稿中的编号、日期、签名、盖章等“小零件”要齐全,这和审计程序是浑然一体的,“一枝一叶总关情”,“小零件”管大事,不能忽视。
同时,要自觉执行自己制定的对承接新行业审计“三不下户”的规定:业务不熟不下户;心中没底不下户;不会开展工作不下户。注册会计师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是一种欺诈行为,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损害了审计行业的诚信。项目质量是全所执业质量的“细胞”,强化项目执业质量才能构筑起全所质量的“声誉大厦”。
审计程序是否到位,不在于审计资料的页数,而在于是否审在要害处,是否对财务报表做出了正确的鉴定。审计技能在本质上是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准确把握审计理论内涵和实务精髓,要在鉴定准确度上下功夫。
项目审计要注重程序细节,货币资金、函证、监盘、测试等基本程序做到位。例如炼焦企业的“煤山”,山再大再多也要监盘;化工企业的油槽一排排,气味难闻,也不能被吓倒退缩。难度越大越要克服困难,必须监盘。被困难吓倒了,就潜伏着风险。技能不够,可聘专家。多次的审计经历告诉我们,有的企业把存货当成调整成本的“常数”。笔者就审计过一个这样的单位,为了拿单项消耗奖,做假报表,最后亏三万余吨炼焦煤,险些企业停产。正常盘点多出来的是利润,缺少的是亏损。审计质量与审计风险互为反向关系。项目审计质量要求越高,项目审计风险要求就越低,避风险不能指望事后“诸葛亮”。一次成功的审计,往往就是审计程序到位的自然结果,而存货监盘就是其中重要一环。增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运用综合分析比较方法,获取充分适当证据,得出可靠的审计结论。
审计是对会计的再监督。注册会计师作为会计信息的鉴定者,是社会监督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存资本就是自身的诚信。
审计不仅是防错纠弊,其更大的价值在于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组织框架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既当好市场经济的“警察”,更要成为经济发展的“护花使者”,这是事务所社会影响力的大小和服务质量的一种重要表现,也是事务所发展不竭的源泉。
注册会计师怎样才能提出合理化建议——金点子?答案很简单,金点子不会凭白无故地从天上掉下来,而是从审计实务中来。注册会计师走进审计现场,就是提合理化建议的开始。耳听四路,眼观八方。财务部门是企业各种数据的中心,透过数据再看企业的内控,对财务报表实施全方位的审计程序。审计结束,注册会计师的金点子也就出来了,这是团队智慧的结晶。代表集体智慧的大工匠欲达此目的,需要更多的知识储备,更为深厚的理论基础,这里也没有什么“秘笈”。知识在于积累,把审计知识当成审计“存折”。任何一个职业,离开了知识的积累,都是难以实现职业提升的。我们不能像熊瞎子掰苞米,学专业靠有心,审计人员都应有一本“审计存折”,知识就是执业的武器。同时,也要拓宽知识的边界,尽可能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更多联系,交叉和贯通,形成多元思维。要有跳出专业看专业的魄力,要有前瞻性,专业的“黑马”更可贵。需给脑子常充电,常赋能,学会审计的十八般武艺,用多把钥匙开审计的这把锁。资产公允价值的确认是否规范、收入的确认时点是否合理、折旧减值是否按规定执行、报表的利润确立是否真实、现金流量是否存在虚假等问题,都需要注册会计师做出准确的回答。
心中有了审计的武器,身怀绝技,一双火眼金睛。企业的财务报表也审了,账也查了,存货也点了,得留下合理化建议。自然指点企业的江山,心中有数,好在哪?差在哪?一目了然,而又往往是八九不离十是正确的,注册会计师理所当然的就成为“鉴定先生”。注册会计师要帮助企业制定落实措施,越具体越细化越好,企业的全貌注册会计师已了如指掌。为了使金点子开花结果,要制定整改措施,帮到最难处,暖到心坎里。
注册会计师怎样才能提出合理化建议——金点子?答案很简单,金点子不会凭白无故地从天上掉下来,而是从审计实务中来。注册会计师走进审计现场,就是提合理化建议的开始。耳听四路,眼观八方。财务部门是企业各种数据的中心,透过数据再看企业的内控,对财务报表实施全方位的审计程序。审计结束,注册会计师的金点子也就出来了,这是团队智慧的结晶。
所谓第三部曲——回头看,既是看金点子落实情况,撒下希望的种子是否生根发芽结果,是否再提出新的帮助意见,这是很关键的一步。有人说,我们干审计就是管鉴定,干这等事就是破格了,多此一举,没事儿找事。人家交了“学费”总得有所收获。客户是事务所的宝贵资源。一举两得取得双发展,何乐而不为呢。如果从为人民服务的广义来说,做好事从来没有破格之说,只有不足之处。注册会计师一般都受过国家的高等教育,本身有这个能力。在世界大环境变动之下,注册会计师应该一肩双挑,应有更多的担当,不能只鉴定还要管帮扶,要一竿子插到底。审计不是目的,提高企业自身能力最为关键。事务所是典型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年年审,年年不变样,就失去了审计的意义。
笔者按照审计要做好三部曲的方法,经历过“三重境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认为此法可行。笔者亲自主持一个大型冶金轧钢企业审计,审计过后笔者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三年之后这个企业成本管理登上了新台阶,笔者为该厂写了一篇文章——《成本核算的活力在账外》,发表在《辽宁财税》杂志上,编辑在文章后边并发了编者按“以连轧厂死账变活账,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经验,向我们展示了会计工作的领域必须拓宽。会计要参与生产经营决策;要既管投入又管产出;要重视技术更新改造;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此文很值得一读”。这个厂后来成为该联合业利润大户,在企业管理上成为排头兵。这对于企业和事务所未来创名牌都有好处,起到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作用。
总之,审计质量虽然是一个定性指标,很难量化和排序,是用客观事实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三部曲做好了,审计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