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思维在英语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2021-11-23 16:25
现代英语 2021年5期
关键词:译者跨文化思维

金 蒻

(南京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7)

一、英语新闻的特点

要做好英语新闻翻译,译者首先得了解英语新闻的特点。英语新闻不用于文学作品,它注重内容真实、传达准确、保证时效性。英语新闻使用的是新闻语言,结构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语言风格

英语新闻受到时效性的限制,需要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再加之新闻媒体的版面有限,所以比较注重简练的表达。英语新闻报道中有很多的首字母缩写词,这类词主要是指代机构、组织、职位和头衔等,比如IMF表示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语新闻还偏爱小词,比如报道谈判类的新闻时,常用的单词是talk;报道爆炸类的新闻常用的单词是blast。此外,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的,当社会中出现一个新的现象,就会出现对应的新表达方式,英语新闻中就有很多新词,比如cancel cultures是2017年底出现在谷歌搜索词库的,它指的是民众(尤其是社交媒体用户)发起的对某个公众人物或者企业的抵制。中国的英文主流媒体也在创造有中国特点的新词,比如,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taikonaut也出现在了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中。

(二)结构特点

英语新闻的体裁主要分为消息、特写和新闻评论三大类别。不同于其他的文体,英语新闻编排上有自己的结构特点。首先,英语新闻通常采用倒金字塔形结构,即新闻内容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来编排,主要分为导语、正文和结尾三大部分,一般时政、经济、灾难类的硬新闻通常采用该结构;而文化、娱乐类时效性不强的软新闻则采用金字塔形结构,新闻的高潮部分放在结尾,这尤其适合特写稿。其次,新闻导语部分一般是由新闻的硬核要素“5w+h”组成,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现在新闻追求高效,所以导语部分趋简,可能只回答这些要素中的部分。对于特写稿或是软新闻,导语部分则采用延缓式导语,通过场景描述、倒叙等开篇,吸引受众的关注。

二、跨文化思维与英语新闻翻译中的跨文化要素

(一)跨文化思维的内涵

跨文化思维是指在进行不同文化的相互转换时,在译文中寻求不同文化平衡的一种思维习惯以及语言调节方式。世界各国与他国交往时,必然会出现和本民族文化产生冲突的“他者”文化现象,这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在社会制度、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就会导致对“他者”文化的误解,甚至是排斥。人类学家奥博格在1985年提出了“文化休克”这个概念,它指的就是不熟悉的文化环境给人所带来的迷失、怀疑甚至是恐惧的感觉。第一阶段是蜜月期,文化差异更多带来的是新奇的感觉;第二阶段是挫折期,巨大的文化差异带来的是生理和心理的不适感;第三阶段是调整期,减少了对新文化的抵触,增加了对新文化的接受度;第四阶段是适应期,可以自由地行走在两种文化之间,实现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包容和情感共鸣。由此可见,要做好英语新闻的翻译,就要培养译者的跨文化思维,使其可以顺利地进入第四阶段,不仅能够处理好英语到汉语的转换,也能做好文化间的摆渡人。

(二)英语新闻翻译中的跨文化要素

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思想、相互了解的媒介,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文化的特殊活动,英语新闻翻译中的跨文化要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首先,地理环境。中文有这样一句谚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就说明不同地域的人,由于环境的不同、地理气候不同,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往往存在差异。英国是岛国,航海业和渔业发达,所以英语中有很多与这两类行业相关的表达,比如bigger fish to fry表示的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back and fill是航海术语,原意是“看风使帆,导致船时进时退”,新闻中出现往往表示“出尔反尔”。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农业发达,因此很多的谚语都和农业以及影响农业的气候有关,比如“民以食为天”“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其次,风俗习惯。风俗是指在地区社会文化中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以及禁忌等的总和,民间的风俗又称作民俗。中西方风俗习惯的差异体现在各国各地区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饮食习俗、婚嫁习俗、节日习俗等。英语新闻报道中也会出现和风俗习惯相关的内容。比如“92-year-old Marine uncle serves as bride's ‘something blue’”,此处的something blue不单指某样蓝色的东西,而是西方婚礼中新娘必备的四样东西之一,象征爱与忠贞。

最后,思维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与长期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往往有个体性、逻辑性、抽象性三大特点。西方人强调个体的重要性和自由,擅长借助推理和分析等逻辑思维方式,注重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人的思维则体现出整体性、直觉性和具象性的特点,这和中国的农耕文化有很大的关联,中国自古以来强调的是集体力量,农业生产依靠前人的智慧和经验总结。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英语新闻翻译的译者要充分考虑中西方不同的思维特点,对原文的结构进行调整,以符合中文的表述习惯。

三、跨文化思维在英语新闻翻译中的应用

(一)加强对西方文化和媒体的全面了解

国际新闻报道基本都是以英语作为通用语,因此英语新闻的翻译者要加强对西方文化的全面了解。这可以通过两个渠道,一是通过课程或是阅读来学习,与西方文化相关的课程包括英美国家概况、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西方文明史、西方政治学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阅读代表西方文化精髓的经典小说,以及古希腊神话故事等,了解西方文明的发源和发展,加深对西方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二是要主动了解西方主流媒体,包括知悉西方的新闻体制、各大媒体的报道风格、西方媒体如何进行议程设置影响国际舆论,以及西方媒体对东方的刻板印象等。比如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会以“Marshall's Plan”来形容。而实质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彻底摒弃了以往零和博弈的旧框架,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潮流,其内涵和意义远远超越了“马歇尔计划”。所以,只有具备跨文化思维的大局观,以及对西方媒体运作的认识,译者在进行英语新闻翻译时才不会因为文化知识的匮乏而误译,更不会受到西方媒体影响,无法正确判断相关报道的准确性。

(二)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中国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底蕴深厚。如果只专注于学习西方文化,而忽略了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会带来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中国文化失语症,表现为对本土文化的无知。不少青少年热衷于西方流行文化元素,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学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粹京剧知之甚少;中国文化失语症还表现在无法用英语来介绍我们的优秀文化,这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背道而驰的。另外一个问题在于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无法培养起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包容性。异质文化的互动中,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受众不可避免地会运用自身习惯的思维模式审视他者文化,其原有的视域极大影响了他的“见”与“不见”。西方对东方既有好奇,也有陌生感所带来的惧怕与排斥,反映在西方媒体上,就会出现对东方传统文化的误读。比如中国的龙作为特殊的文化意象,代表的是智慧、权力和成功等吉祥之意,而西方媒体漫画中的龙往往是喷火的负面形象。对此,作为译者,承担的不应仅是英语到汉语的语言转换,而更应该为中国的特殊文化意象正名。跨文化思维的应用可以促使译者从文化多元和文化共兴的角度让中国的优秀文化在民族性的基础上也具有世界性。

(三)提升英语新闻翻译的准确性与艺术性

应用跨文化思维,可以让英语新闻翻译更加准确。英语新闻中常会出现历史典故,这可以增加新闻的可读性。英语新闻中的典故往往来自希腊神话或经典故事,如果译者不了解,必然会出现误译。比如“Coronavirus ‘Achilles'heel’ may have been found”,此处新闻标题中的Archilles'heel不能译为“阿喀琉斯”的脚后跟,阿喀琉斯的母亲是海洋女神,为了让阿喀琉斯刀枪不入,就拎着他的脚后跟把他泡在冥河里,而留在外面的脚后跟就成了阿喀琉斯唯一的死穴,后来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被射中脚踝而死,所以这个短语引申为“致命伤”。此外,跨文化思维的应用,也能提升英语新闻翻译的艺术性,英语新闻为了增加语言的生动性,会运用修辞。比如Greening Greece,此处是用了押头韵,如果直译为“正在变绿的希腊”,中国读者必然一头雾水。实际上,结合新闻副标题中提到的希腊政府希望减少碳使用,可以译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表达方式“希腊走上绿色发展之路”。译者要确保新闻内容的完整呈现和准确表述,并兼顾字里行间的逻辑性和流畅性,为本国读者提供满意的新闻阅读体验。

四、结语

英语新闻在语言风格和结构方面的独特性,为英语新闻翻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此外,英语新闻翻译实质上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译者需要了解不同文化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思维习惯方面的差异。为了精准地传达英语新闻中的信息,保证翻译的质量和艺术性,跨文化思维的应用必不可少,译者一方面要加强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媒体的了解,另外一方面也要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打破文化疆界,实现信息顺畅高效的交流。

猜你喜欢
译者跨文化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