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向英 曹晓君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高校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望。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并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大学英语课具有工具性是指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大学英语具有人文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应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大学英语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载体,传授一种语言的过程即是传授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承载的意识形态的过程。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实施路径值得研究和探讨。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即在各类课程中融入“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让各类课程学习中融入思想教育。“课程思政”是指各类课程教师通过课程教学,精准挖掘所授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所授课程知识中融入相关思政元素,并进行有效的思政教学设计,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
1.情感教学永系师生情,春风育人细无声
2020年初由于疫情的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变为与外人隔绝的居家生活,这种现状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了紧张和恐慌的心理,在认知上,可能会对疫情相关新闻真假无法作出科学的判断;在情绪上,会出现烦躁、消沉和易怒等困扰;在行为上,沉迷手机游戏;在人际交往上,会产生缺少同伴交往与沟通、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易与家人争吵等问题。为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学法,积极担任个体成长的抚育者和英语学习辅导者。每次授课前几分钟会给学生朗读励志警言美句、心灵鸡汤妙言或唯美清晨寄语;授课的教学课件、学生作业公告及批改都会留下呵护、关爱、鼓励的问候及暖心的精彩图片,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学习焦虑感,让学生心情舒畅,能够得到尊重和满足自身学习的情感需要,改变学生对自己、同学、教师以及英语学习的态度,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和发掘学生英语学习潜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目的。
2.文化背景剖析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英语4》教材中每个单元蕴含的文化背景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例如:
Unit One “The Icy Defender”,教师通过引领学生讨论“冰雪卫士”,使得学生切身体会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Unit Three “Get the Job You Want”,教师通过播放马拉松赛跑及迈克尔·乔丹励志视频,让学生感悟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引用荀子《劝学》中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真正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词汇造句头脑风暴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例如:《大学英语 4》UnitOne的词汇“prospective(未来的;预期的)”学习,首先,教师让学生纷纷用雨课堂弹幕投稿其近义词及反义词;其次,告知学生汉译英句子翻译策略与技巧,并让学生对句子“这个世界闻名的大学收到近200名留学生的申请表。”进行结构分析和翻译,同时,就此题对学生进行深度拓展性思辨并教诲学生:“卢梭告诉我们‘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古人云:‘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知恩、感恩、报恩的传统美德,曾令无数的中国人无比自豪和骄傲。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拥有高等学历的留学生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甚至以怨报德。”这种“失德”的才华,不能不引起人的思考。引导学生以讲好中国故事作为自己的担当,以传播中国好声音作为自己的责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创新展示学生成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每个小组成员都会积极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教师在课间也会分享学生的进步和优秀作业本及笔记。教师还会在课堂分享疫情期间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从现实中真正领悟团结合作“凝聚力”的真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英勇奋战,全面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再一次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再一次向世界展现了在国家危难之时,14亿多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凝心聚力的“中国聚魂”,而正是体现中国人民团结的“中国聚魂”使得中国打赢了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另外,教师也会诵读相关合作及竞争的励志美句。例如:“合作,美丽之源,和谐之脉,成功之本,奇迹之根。”“懂得合作的人,是智者;力争合作的人,是能者。”“竞争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进步,不管结果如何,快乐的竞争才是最重要的。”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会合作、愿意合作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学习竞争意识。
5.剖析升华语篇翻译,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例如: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天下第一山”——泰山四级习题的相关段落翻译时,首先,向学生讲解段落翻译的技能和策略;其次,与学生共同欣赏介绍泰山的视频,让他们领略到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在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泰山不仅慷慨地给华夏先民提供了生存的庇护,更给他们带来了广阔的精神驰骋的领域——从原始的东方崇拜、祭天柴望,到儒家学说的“仁者乐山”……泰山走过了从神山、圣山到中华民族精神之山的过程,中华民族也从这里由蒙昧走向了文明。在翻译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加强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课外校园实践教学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展开学生社会化教育的活动,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引导学生从事公益活动,注重创新、遵循公德、形成参与者多赢的氛围,通过传播爱心,提高自身修养;教导学生勤工俭学,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积极参加校外实践并加强思想教育及安全教育;加强创新创业意识,来激发创意思维,提高创造能力;校外社会实践教学依托相关活动方式走出校园,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实践能力;积极劳动锻炼,树立集体观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习惯;激发学生培养能力、关心社会,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增强参与意识和责任感,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贡献。
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大学英语课程到课率较高,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性思考、合作性任务表现比较积极,并能进行思辨性分析、创新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合作意识和团队理念有所增强;师生互动性较强,对于课程中情感教学的运用,能够感染学生,尤其基础较差的学生逐渐愿意接受静听讲解、参加班级活动,进而课堂表现积极,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于课程教学中输入的核心价值观理念,学生积极产生思想共鸣,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树立敢于担当的责任感;有助于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增强课外实践活动思政理念的融入,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将正确的价值观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之中,增强思辨意识,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态度、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培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既要立足本国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又要面向世界传播并发扬光大中国文化,同时,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
总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能够使学生不忘本来、汲取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培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既要立足本国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又要面向世界传播并发扬光大的中国文化。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高校作为社会和企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政教育观念,推进全方位的课程教育教学创新改革,构建特色的课程教育新体系,以“课堂”为主阵地,在课程教学中加强思政教育理念的融入,强调课内和课外实践融洽综合,实现全课程育人。在大学英语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方法途径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为后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