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收账款与存货管理下的流动性管理

2021-11-23 07:50:23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1年6期
关键词:存货账款现金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引言

在近年国有企业经营风险分析会上,国资委多次提到应收账款与存货占比过高、增速过快,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率,企业经营风险高企。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多家国有企业相继开展应收账款与存货的清查工作,研究部署管控专项工作,要求下级企业设立专项工作组,压减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的资金,提高应收账款与存货的流动性和周转率,为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国有企业应收账款与存货的现状

在当下这个特殊时期,国有企业应收账款与存货的规模和增速大幅提升,占流动资产比重居高不下,导致企业营运资金周转压力大,资产运行质量下降,不良率上升。企业在整个经营生产过程中把现金变成应收账款和存货,目的是增加企业价值。然而在追求企业增长性、盈利性的同时却忽略了流动性,导致资产利用效率低下,更有甚者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通常表现为利润增长与收入增长均为正的情况下,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却长期为负,徒有“纸面利润”,却没有真金白银做支撑。

二、政府管控政策的出台及考核指标的改进

目前国有企业设定的考评目标主要有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三项费用等。然而公司的利润与现金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利润的增减是逐渐反映出来的,需历经多年的公司运营才能体现出来,一旦资金周转严重降低,便立马会使得公司运营停滞,故在对资金流管理上要时刻保持敏锐性和警惕性,及时识别现金流背后隐藏的经营风险,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健发展营造出勃勃生机。

国有企业应收账款与存货年年攀高的现状引起了国资委的高度重视。国资委在2015年国资发评价〔2015〕82号文《关于中央企业开展两金占用专项清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决定开展为期2年的应收账款与存货占用专项清理工作,严格清理压缩应收账款与存货的占用规模,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清理低、无效资产,盘活存量提升资产使用效率。2016年国资发评价〔2016〕82号文《关于印发〈2016年中央企业“两金”压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和2018年国资委发财管〔2018〕38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两金”压控工作的通知》,更明确提出做好中央企业“两金”压控工作,推行分类管控,综合施策,持续跟踪监测,加大督促检查和考核力度。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强调严控国有企业2020年资产负债率,努力实现控制此比率在2020年末比2017年末降低2%,并将此比率水平保持在同行业、同规模公司的均衡水平。

如今国资委在对国企进行考核时,增加了流动性考核指标(如回款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等),偿债能力考核指标(如资产负债率),以尽早降低财务危机爆发的概率、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三、管理者平衡应收账款、存货及现金三者的关系

(一)应收账款的管理

应收账款是公司已经把商品给了客户,而货款还未收回,原因就是赊销。在激进的赊销业务中,公司的货物流与资金流不同步。这种未回笼的货款收入,必然会导致最终的“纸面富贵”、增值税金的上缴及年内所得税的预缴,若还涉及股东年度分红,还进一步使公司不得不用公司的营运资金来垫付现金股利。由此可见,应收账款是公司产销结构的统一体,对企业的现金流量有重要的影响。

上述成本并未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一些企业缺乏竞争和风险意识、内控制度不严格,应收账款管理缺失,使得企业经营风险提高。

从管理职能角度来看,应收账款管理控制不好的原因主要有四大点:一是业务人员的素质低,对完全销售理念的缺乏,以为业务人员只管销售,回款与业务人员无关,缺乏回收货款的全面计划,在没有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下,一旦销售人员增加销售带来的业绩激励超过应收账款增加所带来的风险,可能会导致销售人员的逆向选择,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营风险。二是企业领导督导不够积极,领导不仅要督促业务人员把业绩完成,还要督促货款的及时回收。领导一味追求销售业绩,造成过度销售使得业务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回收货款。三是公司激励政策设计缺失,绝大多数公司没有对收款速度快、比例高、呆账金额发生少的业务骨干给予及时必要的奖励,降低了业务骨干回款积极性。四是企业应收账款收账管理责任人不明确。一些领导认为业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拓展业务,而应收账款的管理有很强的专业性,销售回款应是财务部门的责任,不应由业务部门去完成。究竟是财务人员的义务还是业务人员的责任,在绝大多数国企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办法,缺少有效的内控制度。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有效压缩收款流程,正确认识现金、严格赊销授权、准确测算赊销收益、增强客户资信调查、加大货款催收力度。现金循环周期的长短就是资金冻结时间的长短,能够大大提升资金成本及降低运用效益。管理者应研究缩短周期的可能途径,以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及营运收益。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级别管理者对赊销的权限,以免失去控制;面对大额交易,须做效益预测,只有在赊销收益大于赊销成本的情况下,才可初步确定该交易可行;企业在确定合作关系前,应建立客户详细的客户档案,掌握每个客户的资本实力、偿债能力、资金状况、经营成果和信用品质,针对不同级别的客户采取延期付款、分期付款等信用政策。对欠款逾期的客户要积极去电、派员催收,对长期挂账没有还款意思的客户制定“一企一策”的收账政策,以尽可能减少损失。

(二)存货的管理

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流动资产,是绝大多数企业流动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企业流动性的重头戏。存货具有分离功能和统一功能,它分开了其前后的生产活动,是化解变动的缓冲器,同时将各个单位、部门的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

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是现代企业流动性治理能力的重要考核环节。以最节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管理企业存货,使企业库存合理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要求。

持有存货带来一系列成本,诸如存货的储存成本、购置成本、订购成本以及缺货成本。存货持有过多,会导致资金固化,难以周转,成为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增加了利息负担。从财务角度讲,希望零库存管理,这样不占用资金。但库存不足也会带来麻烦,比如由于商品、产品脱销而错过销售机会使得企业信用降低。为了降低缺货成本,维持合理的存货量也很必要,以尽可能少的存货量、小的费用,使经营整体能顺利的运营,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为最佳效果。

因存货超储积压、价格倒挂、品种落后、保管不善给公司造成潜在亏损。譬如,存货长期未得到领用,长年累月的堆积于库房,很可能会导致自然残损贬值,如果公司不积极对存货进行盘点或专门不进行盘点,存货的贬值或短缺就形成了一种潜亏。还存在一种形式也会形成潜亏,就是专门将期间费用摊进产品成本,人为地增加存货金额,虚增当期的利润,同时未及时对账面价格明显高于市价的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管理者往往忽视存货的管理,只重视规模性、盈利性增长,对流动性重视不够,最终因积压大量不时兴、陈腐化、难以更新的存货,落了个赔本赚吆喝,占用大量营运资金,甚至引发财务危机。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有效提高存货周转率,正确认识现金中存货周转天数、研究缩短存货周期的可能途径,以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及营运收益。

(三)现金流管理

现金流量管理水平的高低往往是企业存亡的决定因素。很多企业破产倒闭是由于资金链断裂,现金流管理不善导致的。世界知名投资集团的投资评审也把投资对象的现金流量作为第一考量标准。现金是企业的血液,现金为王的理念已深入每个企业财务管理的骨髓。

众所周知,现金循环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在分析资金流时,应密切关注现金循环周期这个指标。现金循环周期越短,营运效率及现金的使用效率越高。现金循环周期越长,营运效率及现金的使用效率越低。

一些企业的现金很短,甚至为负数,这说明这家企业可以占用别人的钱,而别人占用不了它的钱,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生意,是现金流量管理最好的状态。故企业管理者应压缩收款流程,优化支付过程,如利用现金浮游量、展期付款、设立零余额账户等方法,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延长支付的时间,加速现金流的周转,提高现金利用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收益。

现金与毛利率也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高毛利率的公司在产业链上话语权比较高,会尽量占用上游供应商的资金,且不让下游客户占用过长周期的资金,因此,其现金一般较小。如果毛利率高,而其现金较长,就不合情理了;同样,如果毛利率低,而其现金较短,也一样不合情理。

结语

压缩存货周转期和应收账款周转期,是压减现金、提高流动性的主要途径。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应重视流动性管理,财务人员应保持敏锐的头脑,随时关注流动性的高低,准确识别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及时通过应收账款、存货管理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力的风险警示,避免企业承受不必要的经营风险与资金损失。

猜你喜欢
存货账款现金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强化现金预算 提高资金效益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0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中国外汇(2019年12期)2019-10-10 07:27:02
“刷新闻赚现金”App的收割之路
只“普”不“惠”的现金贷
商周刊(2017年23期)2017-11-24 03:23:53
特步因何1.5亿回购存货?
福建轻纺(2017年12期)2017-04-10 12:56:32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02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
关于改进存货周转指标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