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 昆仑集团龙丰实业有限公司建筑安装五分公司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规模逐步扩大,工程量也大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保障施工顺利开展,并按照合同如期交付,就需要严格把控工程造价,科学编制预算,有效控制成本,通过预算、造价和成本的全面管理,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整体投入符合项目预期,维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利益。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工期长、施工流程复杂、专业性高且资金投入巨大的工程项目,只有在每一个施工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严格把控工程预算的执行情况,合理控制成本支出,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并获得预期的项目利润。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角度而言,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所投入的资金和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在实际施工中造价预算与成本支出之间的出入,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
首先,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编制造价预算,对整个建筑施工的流程进行全面把控,这就有效减少了建筑施工中设计变更、重复施工、返工等问题的发生,保障了建筑工程项目可以在预计的工期内顺利交付;其次,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可以通过对资金和资源进行管理有效的把控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减少资金闲置、重复投资、资金配置不合理、设备及资源闲置、材料浪费等影响建筑工程利润的因素,保障了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1];最后,工程造价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参考数据,对于建筑施工单位对项目整体的把控至关重要,通过完善的造价管理,可以帮助建筑施工单位更加精准地进行资源分配,避免项目资金投入的盲目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金压力、资金短缺和资金流失等问题,维护了建筑施工单位的权益。
建筑施工项目的耗时较长、工序繁琐,资金的投入也相当巨大,在大型建筑施工项目中,施工前期的设计规划工作是相当关键的。建筑工程设计规划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实地勘察和市场调研,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是保障施工顺利开展,提升施工水平的关键步骤。然而就实际的情况而言,由于对建筑工程设计规划缺乏重视,前期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工作不到位,或设计人员本身的能力不足,都会造成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不合理,在施工中必然会造成设计方案的频繁变更,甚至是由于设计方案的反复修改造成返工、重复施工等问题,这就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造成了时间、人力和资金浪费,从而引发了造价超出预算的问题[2];此外,还有部分设计单位过于追求项目设计的理想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增加施工难度,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一旦由于推进困难发生了设计变更,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如果工程量违背了合同约定,还需要作出相应赔偿,给造价管理带来极大的影响。
建筑施工阶段最大的成本支出就是材料支出,做好材料费用的造价管理也是决定建筑施工整体造价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建筑施工的规模大、工期长、工程量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问题或不可控因素,造成工期拖延的问题。在长期施工的过程中,建筑材料市场的价格也会随时波动,如果材料价格上涨,也会与预期的造价产生出入,造成造价超出预算的问题。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环节进行全面的造价控制和预算管理,尽可能地保障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准确性和适用性,减少与实际成本之间的误差,才能够发挥预算编制的价值,提高造价管理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下,一方面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流程比较繁琐,涉及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较多,且施工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在预算编制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如果预算编制人员的经验和能力不足,也容易造成预算编制的不完善和不合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造价预算超支的问题;另一方面即使做好了比较充分的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工作,但由于建筑施工的特殊性质,在实际的施工环节还需要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和调整,如果造价管理缺乏动态化的监管机制也会造成施工中的成本超支问题。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既包含了前期的造价预算编制,更重要的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避免成本超支,提升造价管控力度。但事实上,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都存在着重施工、轻造价的问题。首先,在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监管工作形式大于内容,难以发挥造价控制的作用;其次,缺少第三方专业施工监理单位的介入,内部监管必然会存在较大的漏洞,造成造价管控力度不足,执行能力不强等问题;最后,监管部门与施工部门和造价管理部门的配合不畅,沟通不及时,也使得一些制度和政策难以有效落地,造成了造价超出预算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控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各项成本,严格执行预算编制,提高造价管控水平,减少造价预算与实际成本支出之间的差距,建筑施工单位必须立足于不断提升预算编制的水平,通过全面、合理、科学的预算编制和动态化的造价管理,对现有的造价管理模式进行不断优化,有效减少造价超出预算的情况。首先,在开展预算编制前,应当由专业的造价预算编制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现场勘查工作,掌握施工现场的各项信息,做好数据收集与分析,结合建筑工程设计规划图纸和施工图纸保障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其次,在建筑施工的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建立动态化的造价管控思想,跟踪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流程,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及时地调整造价预算编制,加强对施工环节的监督与约束,减少成本超支的情况,确保造价管理的有效性[3];最后,加强预算编制人员对建筑施工环节的了解,把控各个施工环节的流程及重点,提升预算编制的适配性,提升造价管理的可控性。
材料成本占施工阶段整体造价的绝大部分,材料成本受市场波动较大,容易造成材料造价与预算出现偏差,增加造价管理的难度。基于此,建筑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应当加强对材料价格的把控。一方面,要深入市场,加强把控,灵活定制材料采购方案,做好材料用量的准确计算,加强市场调研,从而提前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建立材料价格波动的监测与应对机制,以减少材料价格波动对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造成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提高材料供应商的筛选与评价水平,拓宽材料供应渠道,严格审核供应商的资质,选择质优价廉也具有稳定货源的供应商,保障材料的持续稳定供应。
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对建筑施工环节的造价管理控制也是建筑工程造价管控的重中之重,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的流程多、人员多、部门多,因此管控起来的难度也相对较高。在开展建筑施工环节的造价管控时,需要强化对各个参与单位和部门的统筹与协调,对整个建筑施工的流程进行整体的把控,做好事前的规划,制定完善的执行方案,将一些重要节点或细节落实到位,切实提升管控能力,有效控制成本,减少建筑施工环节的资源和材料浪费,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4];同时,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深入开展造价管控工作,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进展和市场环境调整造价管控的方案,灵活应对各种突发问题,健全管控机制,确保有效应对。
建筑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需要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思想,对预算编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并建立动态化的造价管控机制,能够根据实际的成本支出情况适当地做出调整和约束。一方面,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规律,根据不同的建筑施工内容把握各个阶段资金和资源的配置,确保资金投入的合理性,对材料、设备、人力的各项资源投入做好规划,以防止由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造成的资金配置不合理,资源闲置或浪费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建立动态化的管控思想,根据历史经验,分析建筑施工各个阶段的材料、设备及资金使用情况,通过与市场及行业的整体对比有效的控制成本,提高对工程造价的管控能力。
一方面,通过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结合,充分的发挥监管机制的作用,由专业的第三方监理机构对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整体层面的把控,由内部人员进行配合,形成良好的统筹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力度,扩大监管范畴,做好详细的分工工作,对造价管理的责权范畴进行清晰的划分,落实岗位责任,严格执行造价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施工部门、财务部门、监管部门的配合,形成流畅的沟通与配合机制。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建筑施工的进度、质量、安全及最终利润息息相关。为了更好地应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需求,需要科学合理地编制工程预算,加强施工过程的成本管控,提升造价管理的监督与执行力度,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从而有效减少成本浪费,提高预算编制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匹配度,为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