桎梏与进路:高校冰雪运动的推广研究

2021-11-23 04:44张竞文王文睿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滑雪冰雪运动

张竞文,王文睿,荆 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体育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尽收在国人眼中。随着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出台,冰雪运动的推广与发展迫在眉睫。在我国冰雪运动的普及还显得略有欠缺,而发展冰雪运动应锚定当代青年大学生一代。大力宣传冰雪运动文化,培养当代青年对冰雪运动的兴趣,提高当代青年的身体素质,为国家培养后备力量人才,为国家培养冰雪运动人才奠定基础,冰雪运动走进高校是发展冰雪运动的良好开端。

1 缘起:“三亿上冰雪运动”背景下的冰雪运动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口号提出,为了更好的开展冬奥会做了铺垫,为我国继续向体育强国迈进提供了良好契机。

1.1 国人与冰雪运动的历史渊源

中华民族自古就与冰雪运动有着不解之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不仅学会了抵御冰雪的严寒也学会了利用冰雪,与此同时享受着冰雪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包括滑雪、滑冰、雪橇等等。《隋书》中记载着“射猎为务,肉食衣皮。地多积雪,惧限坑阱,骑木而行。”在《中国冬季运动史》中也记载着有关冰雪运动的产生与演变。古时候人们的生活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打猎为生不畏严寒酷暑,人们为了在寒冷的冬天方便出行,将木板绑在脚上,便逐渐学会了利用冰雪制作交通工具,从而发明了滑雪板,滑雪运动油然而生。从生物进化论和文化进化论角度来说,滑雪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最初,人类对雪的特性并不十分了解,不知道将木板绑在脚上能够在雪地上滑行,更不知道将木板的面积扩大能够减少脚陷入雪中的深度。所以说滑雪就源于人类的创造和生存的需求。连古通今,冰雪运动早已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老祖宗的智慧需要大家共同去延续,冰雪运动的延续与发展始终扛在我们的肩膀上。

1.2 从“冷资源”到“热产业”的角色转换

所谓“冷资源”不仅是由于冰雪运动是在寒冷的条件下开展的,更是由于冰雪运动并不能被大众所熟知属于小众产业,因此被称为“冷资源”。习总书记提出的要让“三亿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的战略目标,是促进冰雪运动发展最有力的契机,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推动我国冰雪运动的快速进步,推动全民健身的大力开展,让冰雪运动这一“冷资源”转变为人人愿意参与的“热产业”。冬奥会的申办成功,更是进一步的推进了这一产业在人们心中炙热的地位,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会管理中心陈副主任表示冬运中心、中国滑雪协会以及中信国安集团已达成三方战略合作并要共同推出“一带一路”的冰雪世界国际项目,将冰雪运动文化“传出去、带进来”,中国将会被打造成最大规模的一年四季不受地域、季节的枷锁束缚的“永不落幕的冰雪嘉年华”国度。无疑这也是我国大力推进冰雪运动的一大举措,通过新形势商业化的方式,让人民大众对冰雪运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冰雪运动正在深入人心,让冰雪运动扎扎实实的从“冷资源”转变为“热产业”。

1.3 冰雪运动“北冰南展”的新形势

目前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东三省地区,“三亿人上冰雪”是对全国人民提出的目标,而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由于气候的特点限制了南方人体验冰雪运动的机会,所以说带动三亿人上冰雪,南方一带是最大的短板。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北冰南展”的方针策略,促使南方地区也建起了滑雪场,室内场馆等,让南方人可以在家门口就体验到冰雪运动的刺激,直接加入到参与冰雪运动的发展中。在冰雪运动“北冰南展”的基础上扩大冰雪运动的参与面,促进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更加落后的地区着重发展冰雪运动、接受冰雪运动、跟上国家的步伐,为冰雪运动进校园做铺垫;为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打下坚定的基石。

1.4 青年一代是冰雪运动发展的“生力军”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着重强调的。青年一代正是冰雪运动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敢于尝试新事物易于接受新事物敢于拼搏与挑战。冰雪运动属于一种高危运动,在全年龄段的大面积的普及仍有一定的阻碍。冰雪运动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运动项目,是体验式的运动、一次性的运动。故要想让冰雪运动“上得去、留得住”,理应努力培养青少年骨干力量,让他们真正掌握冰雪运动的技巧,体验其中的运动乐趣、增强自信心、提高青少年主动学习冰雪运动的需求,让他们真正的爱上这项运动从而达到爆破式发展冰雪运动的目的。

2 桎梏:冰雪运动进高校的障碍瓶颈

2.1 地缘层面——季节和地域限制较大

首先冰雪运动是一项本身就具有很多局限性的运动项目,开展冰雪运动要具备合适的温度,需在寒冷的气候下进行所以说自然条件与环境气候对冰雪运动的影响较大。其次冰雪运动的开展受地域、地形、雪季等因素的约束,我国是世界最大国家之一,不仅疆土辽阔、地大物博且地理环境也极其复杂,高原、盆地、高山、沙漠、平原、山地,交错纵横。目前我国冰雪运动项目开展所需的环境气候条件主要出现在较高纬度的东三省地区,开展范围还不够广泛,其中滑雪、滑冰项目居多,涉猎面还不够全面,能够有条件开设冰雪运动项目的地区还比较局限。因此想要冰雪运动进入校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季节和地域的限制,怎样保证冰雪运动能够一年四季不受季节、地域的影响长期的开展下去。

2.2 人才储备层面——专业人才匮乏

冰雪运动是一个高危险性的运动项目,既刺激又具有挑战性,大多数人不敢进行冰雪运动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能够进行冰雪运动的技能,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的指导。想要进行冰雪运动的人群缺少获取知识技能的渠道,因此也就不敢尝试这项运动。冰雪运动想要在高校进行推广当然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才能继续走下去。然而目前在我国,从事冰雪运动项目的教师非常稀缺,专业人才少之又少。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招聘的条件限制等制度问题,具有高水平冰雪运动技术技能的运动员并不能与高校教师资源充分整合。同时高校教师转变为专业的冰雪运动指导员又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出现人力资源交流匹配的问题。所以大力培养人才资源,扩充监管人员,加强校园师资队伍建设,后备力量储备的任务刻不容缓。

2.3 硬件设施层面——稀缺资源消费较高

冰雪运动是危险系数较高的运动项目,进行冰雪运动要求参与者运动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护具、滑雪服等。初学者还需要聘请教练,一次消费需要较高的资金,就普通群体的消费观念在娱乐项目愿意花费、消遣的人群有限,承担不起的人群自然就会放弃此类运动,久而久之也就不会对冰雪运动感兴趣,更别说参与到其中了,这便给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增大了的难度。以滑雪运动为例,滑雪器具包括滑雪板、滑雪鞋、固定器、滑雪杖;辅助工具包括滑雪服、滑雪帽、滑雪镜、滑雪手套等等;滑雪场地内配备的器材包括滑雪索道、压雪机、造雪机等,滑雪场的建设包括坡度、多种形式的雪道以及雪场的卫生,安全的保护措施等问题。[7]都是在准备开展冰雪运动前期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对于建设冰雪运动场地建设者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因此硬件缺乏,消费较高也是阻碍推广冰雪运动最难以攻破的荆棘之一。

2.4 认知层面——传统的地域归属与认同感

一方面,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之前,冰雪运动的概念在人们心中还很模糊。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冰雪运动才逐渐走进了人们视野但对冰雪运动的理解还比较浅显,如对于长期生活在珠三角地区的人们来说,他们从内心深处就认为冰雪运动是属于北方人的运动项目,这种寒冷的运动项目跟他们的季节气候并不匹配。从人类的认知上讲,就是对冰雪运动这个事物在最初就下了定论,从心底里就不能接受此类运动,对冰雪运动的认同感极低。另一方面,冰雪运动在校园的认可度也较低,因为冰雪运动本身属于高危险性的运动项目,高校考虑到学生安全问题,开设冰雪运动的并不普遍,学生的参与度也就不高。因此着重宣传冰雪运动的知识,让人民大众对冰雪有一个更深的认知,了解冰雪运动能够锻炼学生的奥运精神,激发出人们想要参与冰雪的冲动,让人们突破对冰雪运动认知的浅显层面,打破对冰雪运动传统观思想,是推广高校冰雪运动的又一任务。

3 进路:高校推广冰雪运动策略方法

3.1 传授基本技术、安全防护知识以减少运动损伤

冰雪运动属于一项高危险性的运动项目,不仅需要参与者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且对参与者的基本功和体能方面的要求也很高。冰雪运动项目众多对基本功的要求也很大,技能的掌握上也比较难,教员的传授方法也至关重要,要做到全方位科学的讲解,确保每一位有意向学好冰雪运动的同学达到学习目的。雪上运动如单板U场地滑雪、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的国家级运动员在其运动生涯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均在70%以上。在参加冰雪运动时难度大运动环境复杂,发生运动损伤几率较高,而发生运动损伤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导致冰雪运动损伤的因素有场地因素、参与者自身的因素和护具佩戴等方面因素。传播安全知识使学生了解在参与冰雪运动前要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工作,对自身身体机能方面能有较科学的认识,减少因为自身身体状况不适而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也要加强学生对场地环境状况的评估能力。科学的穿戴冰雪运动装备也可以大大减少损伤发生的几率。这些基本的安全知识要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掌握相关安全知识是进行预防运动损伤的基础中的基础,进行损伤的预防是降低运动损伤率关键中的关键。运动损伤会对学生参与冰雪运动项目的积极性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大多数学生都空有一颗想要去雪场上飞驰的心,却因为对受伤的恐惧而止步不前,所以说加强对冰雪运动相关安全知识的传播、对冰雪运动的基本技术的传授,改善大众对冰雪运动的认知极为重要。损伤的发生也是复杂而又多变的,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冰雪运动相关安全知识和常见运动损伤应急自救方法的宣讲力度,将这些常识对学生进行灌输,从而使学生提高防范意识,科学的防止运动损伤的安全隐患。

3.2 以协会为单位组织参与冰雪运动

高校为了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将组建各种各样的社团作为一项重要举措,社团在现行的运行状态来看,在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冰雪运动是一种相对冷门的体育运动,加快在校园中成立冰雪运动社团可以很大限度的发挥学校的引导作用,使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冰雪社团这一组织主要以大力宣传冰雪运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为宗旨。首先,在组建初期可以对成员进行专业的有计划的训练和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的冰雪运动项目相关技能,了解冰雪文化,积极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手段下使学生了解冰雪、爱上冰雪,享受冰雪带来的乐趣。其次,大多数冰雪运动项目无法得以在校园里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场地设施,学校组建冰雪协会可以将此变成协会成员与运动场地之间的一个桥梁,协会负责人可以与运动场地负责人协商达成长期合作关系,获得优惠价格,协会的创建可以使冰雪运动在校园的影响力慢慢扩大,促进冰雪运动的普及以此来解决场地设施缺乏这一重大难题。最后,冰雪协会的创建要建立好规章制度,可以对协会进行合理的评价,推动协会的发展。冰雪运动协会作为在校课堂的延伸,可以弥补课堂上的不足,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加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并且可以更熟练的掌握。

3.3 构建高校教师与专业运动员的沟通桥梁以实现师资置换

专业冰雪运动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规模是衡量冰雪运动开展情况的体现,要想发展好冰雪运动可以用“冰雪人发展冰雪”的方式开展。冰雪运动教练员的门槛较高,再加上冰雪指导员的薪资待遇也不是很高,所以在冰雪运动方面的技术人员严重紧缺。目前,大部分冰雪运动人才大多在一些专业的体育院校但在大部分高校冰雪方面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参与冰雪运动的能力也相对薄弱,多数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教学,教师的能力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直接影响,教师的能力薄弱就无法对高校学生开展冰雪课程形成技术支撑。首先,高校可以从制度层面加大具有专业资质的运动员、教练员,加强人才培养机制,由于冰雪运动项目众多,不同的运动项目要有不同的运动技巧,所以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合理分工,尽量达到每个项目都有一个精英教员。其次,还可以与其他高校、企业或社团进行联合资源互换,大力合作与其他高校教师进行交流相互借鉴经验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去冰雪运动开展较好、专业人才较多的体育院校进行进修,来提升教师自身的技能和实践能力。最后,学校也可以设立相关专业,将冰雪运动项目加入到他们的课堂中,学习各种技能和相关文化知识,为社会和国家培养输送专业人才。在开设专业的同时可以与雪场达成合作,高校为雪场提供实习人才,培养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提高冰雪运动参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雪场也要为高校提供一些更专业的冰雪技术人才,进行人才交流,达到互相传授经验的目的。总而言之,引进专业人才和培养一批具有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教师才能改善冰雪人质量低这一普遍问题从而达到加快推进冰雪进校园的进程的目的。

3.4 鼓励高校教师从“课程思政”角度宣讲冰雪运动相关知识

学生作为国家和整个社会的后备力量,应从多方面协调发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教育要先行之,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执行者对学生的科学引领尤为重要。目前在我国教育界兴起一股“课程思政”建设之风,我国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承办单位,这会使学生拥有很大荣誉感,是体育专业类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好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为主渠道的作用,对冰雪运动项目种类、文化等方面进行大力宣讲让学生爱上冰雪运动这“白色鸦片”。冰雪运动项目种类繁多,顾名思义既有在冰上进行的运动项目也有在雪上进行的运动项目,让学生了解各类运动项目如运动休闲类、赛事类等,使学生产生兴趣推动他们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挪威有一句谚语:“挪威的孩子是穿着滑雪板出生的。”说明冰雪文化已经注入了他们的血液,他们对冰雪运动的喜欢是潜移默化的,是受一辈辈的传承而耳濡目染的,由此可见冰雪运动文化传播对冰雪运动发展的必要性。要利用文化知识的熏陶来提高学生对冰雪运动的认识,将传播冰雪运动项目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冰雪运动的本质精神所在,培养学生不畏严寒,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冰雪运动和其他体育项目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他有健身、娱乐生活、休闲运动等特点,这正是冰雪运动的魅力所在。校园冰雪文化的传承不单指冰雪理论知识与技能,更深层的含义是将奥林匹克运动精神融入其中,使学生群体感同身受。冰雪运动文化进入课堂通过知识讲解,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将冰雪运动文化转变成主观意识,使同学们彻底贯彻终身体育的观念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3.5 尝试“冰雪运动旱地化”

大部分高校冰雪课程虽是已经开展了,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冰和雪的资源有限。为了解决冰雪运动受限于场地设施和季节性的问题,可以通过开发新器材等方面来实现“冰雪运动旱地化”。“冰雪运动旱地化”是以替代的形式完成冰雪上得到运动,已经成为大部分学校为了解决冰雪场地设施不足的一项措施,成为了大多数学校的通行方法。“冰雪运动旱地化”就是在普通场地练习冰雪运动项目。以“旱地滑雪”和“旱地冰壶”为例,“旱地滑雪”是可以在一种特殊地面上是体验者运用和滑真雪相同的动作技巧完成一系列的滑雪动作,“旱地滑雪”的装备与旱冰鞋并不相同,它是一种旱冰毯,在没有雪的情况下与旱冰鞋相比其真实感更加强烈,接近真雪的体验感受就可以达到90%。“旱地滑雪”虽然说不可以代替真正的滑雪,但是可以弥补没有真雪的缺陷,满足了在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学生对滑雪运动的需求。“旱地滑雪”可以在任意天气开展,任何地方都可以直接组建。不受季节、地域等条件的制约,经许多已经尝试将冰雪运动“旱地化”引进校园的有关教师介绍,学生经过旱地冰雪运动项目的练习后到真正的冰雪场地中进行冰雪运动,也很快就能得心应手。“旱地冰壶”是冰雪运动项目中冰壶的普及版,其规则和冰壶是相同的,是一项可以是全民都可以参与进来,只要在光滑的地面上并且其可以容纳9.7×1.6米赛道的场地上就可以进行。例如羽毛球、网球及一些室外场地就可以进行,是一项以团队为单位的投掷性竞赛项目,可以改善冰场资源短缺而无法组织参加冰壶运动这一现状。一方面“冰雪运动旱地化的尝试”可以在丰富学生对冰雪运动体验,另一方面为实现“三亿人上冰雪”做出了贡献。

4 结束语

在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举国上下将会掀起参与冰雪运动热潮,高校也在跟紧脚步,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这样一个有利条件下紧紧抓住机遇,积极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但因其受季节和场地设施影响严重、场地设施并不完善、专业人才也相对匮乏和大众的认知较低等因素这对冰雪运动在校的推广加大了难度。根据以上这些问题并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组办协会、积极引进人才加大对教师的技能培训以及尝试“冰雪运动旱地化”等方面对如何更好更快的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冰雪运动进校园不单单是冰雪运动这一运动项目的传承也是对冰雪文化的发扬。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一同努力,扩大冰雪运动在校的影响力,推动更多人参加冰雪运动,积极发掘人才也为我国冰雪运动输送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提高我国冰雪运动方面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滑雪冰雪运动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冬来啦,滑雪去
小熊滑雪记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冰雪幽默来袭
滑雪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