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彬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为了从以往的核电项目建设管理中吸取经验,并避免重复发生典型的安全和质量事故,通过经验反馈系统对核电不同项目之间类似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进行及时有效的借鉴和反馈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本文总结了有关核电施工建造中经验反馈管理平台的应用、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讨论了如何有效地在多项目开展经验反馈工作。
自2011年福岛事故以来,我国放慢了核电项目审批的速度,并把核安全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核电建造过程中,每个建造的环节都直接影响着核电运行的安全,从以往施工过程中吸取经验,在公司内进行分享,将良好实践进行推广,避免出现重复的质量安全事件,对提升项目施工质量安全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因此,建设核电项目施工经验反馈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为了有效地将经验反馈管理体系在多个项目之间进行信息共享,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共享,创建一个经验反馈管理系统,远程、实时、高效地将经验反馈内容在多个项目之间进行共享,从而达到多项目经验反馈信息共享的目的,减少重复问题的发生,提升质量安全等工作的效率。
按照经验反馈的内容和所涉及的专业进行类别和专业的划分,给每条经验反馈设置相应的标签,如施工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协调管理、合同管理、进度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钢筋、埋件、混凝土、钢结构、接地、测量、土方等,描述经验反馈的主题、事件,并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改进措施及建议,为保证经验反馈的内容真实、原因分析客观、改进措施得当,每条经验反馈需经过相应层级的领导进行审核,最后汇总成台账,在所有核电项目之间进行共享。
公司经验反馈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经验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常用经验反馈内容进行推送,各项目经验反馈人员在不同的施工阶段、特定的方案执行前对经验反馈平台进行检索和查询,对合适的经验反馈进行推送,各级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推送内容进行查看和学习,并能够自主检索和查看经验反馈内容,定期举行会议或者培训对易发、高危经验反馈进行学习。
三代核电建设全过程经验反馈机制的总体思路:充分借鉴核电领域成熟规则、体系、流程和方法,并基于现代化的核电工程建设业务特点展开相应的顶层设计以及总体规划,其间还需要建立一套涵盖核电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土建安装、施工管理、调试、运营服务等各个阶段的行之有效的全过程反馈机制。
三代核电建设全过程经验反馈机制的主要目标: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建核电工程项目全过程经验反馈系统,促使信息共享的效果得到提升,除此之外,还需要基于信息平台构建一套适用于核电工程经验反馈的技术方法,从宏观上促进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同时也需要基于微观角度展开信息的收集、筛选、调查和分析、纠正行动趋势分析、发布交流和使用以及有效性评估等方面的经验反馈,从而实现建立标准化、程序化、信息化的反馈系统的目标。同时还需要将全员参与、系统管理、持续改进、引进创新等原则落实到工程建造过程中,进而为优化核电工程建设的整体效果奠定良好基础[2]。
核电工程建设中的经验反馈性需要基于全过程监控的需求展开,其间在体验反馈的过程中主要由上到下的三级机构组成,其间还涵盖了经验反馈领导小组以经验反馈委员会等部门,进而为推进经验反馈的有序性奠定良好基础。
决策层面以经验反馈领导小组或经验反馈委员会。对重大事故报告进行综合管理反馈,回顾重大事件,定期评估经验反馈系统运行效果。如是经验反馈领导小组或委员会主任,由单位负责人担任。
作为经验反馈工作的监督层,经验反馈工作组负责日常管理和工作协调。一般而言,经验反馈工作小组的办事机构设在负责反馈经验的主管部门,配备全职经验反馈工程师,监督管理经验反馈领域中各个环节的工作。作为经验反馈工作的执行者,业务部门或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具体工作的经验反馈,各部门配备全职或兼职经验反馈工程师,作为经验反馈的执行者和协调员,以确保经验反馈的顺利进行。
对于某一具体的核电项目,业主单位或总承包单位牵头建立经验反馈组织体系,-般又分为决策监督和执行三个层次,各参与单位的经验反馈组织体系既是经验反馈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系统。
根据核电工程建设经验反馈管理办法、管理程序和细则或技术文件三级文件体系的要求,构建了核电工程项目经验反馈系统。明确了工作总要求的基本原则、职责、权限等经验反馈管理方法。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经验反馈管理程序的各个环节作出具体规定,如信息的收集、筛选、调查和分析、纠正行动、趋势分析、公布、传播和使用、有效性评估等。主要是对核电工程施工经验反馈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如根本原因分析法、概率安全评价法、事件趋势分析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开发应用界面友好且功能完备的核电工程建设经验反馈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如下任务,从而为经验反馈过程服务。
(1)完成对经验反馈信息的收集、筛选调查与分析,纠正行动趋势分析,信息发布、交流和利用,有效性评估等环节的信息化,实现全过程的闭环控制。
(2)在核电建设研发设计、设备制造采购建安调试、运行服务各环节循环无缝衔接经验反馈流程,形成了畅通无阻的电子通道。
(3)实现经验反馈工作在不同单位之间的协同开展。
(4)实现经验反馈工作流程和责任的密切结合。
(5)对经验反馈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为整个经验反馈系统运行监控提供数据支持。既可以自行开发经验反馈信息化平台,也可以在单位已有的其他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模块等方式实现。
核电运行过程中常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和概率安全评价法。
根本原因分析法。根本原因分析法是一种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逐步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加以解决,而不是单纯地关注问题的表征。问题的根源分析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处理过程,涉及到问题的识别与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制定问题预防措施[3]。
而概率安全评价法主要是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损害以及不期望的后果进行识别,而后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的方式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
根据核安全文化的要求和体系管理原则,核电工程施工经验反馈工作需要定期全面总结和评价,找出不足,逐步形成规范的核电工程建设经验反馈工作流程。对核电工程建设经验反馈工作进行评审、评价,可以通过内部、同行、外部等方式,促进对经验反馈工作绩效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经验反馈信息网络平台是收集、发布、分享经验反馈信息的网络门户和平台。本平台提供了内部和外部事件数据库、统计分析、良好做法和纠正行为跟踪系统等模块。
3.7.1 内外部事件数据库
内外部事件数据库是基于国内外重大信息网络数据系统,对工程建造中反馈的经验进行输入、审核、查询和报表输出等功能。
3.7.2 经验反馈业务平台
经验反馈业务平台用于实现各种经验反馈信息的综合管理,从经验反馈数据的输入、收集到分析处理、分析评价的全流程管理,实现经验反馈信息及处理流程的规范化和自动化,实现经验反馈工作和流程的标准化操作和归-一化管理,增加经验反馈信息的时效性,确保经验反馈信息的使用和管理。
3.7.3 事件统计分析平台
事件统计分析平台可根据需要对内外部施工经验记录和报告进行深入对比、分析,而后针对不同事件中的维度以及产生问题的共性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为优化项目管理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以及分析工具,同时将为提升经验反馈信息利用的有效性奠定良好基础。
3.7.4 纠正行动跟踪平台
纠正行动跟踪平台是一个基于网络的数据库,对核电项目内外各级的事件纠正行为进行跟踪管理。利用本系统可以对内、外事件纠正措施的实施和进展情况进行可视化管理,确保各级纠正行动的执行情况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保证整个事件的管理过程形成闭环处理。
编写经验反馈的人员主要为核电项目管理人员,在项目施工中往往更注重项目现场施工,而忽略了经验反馈工作,在收集经验反馈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事后补写的情况,部分未遂事件或者已整改的隐患往往被忽略,未能形成有效的经验反馈。部分有经验的工人有一些重要经验,由于文化水平和条件限制,往往还停留在口口相传的师徒经验中,未能形成标准化的易于推广的文字,不利于工人的经验在工人群体中传播和技能的提升。
经验反馈工作固然重要,但实际在落实过程中有部分人员因为文化水平限制或者个人的不够重视,在编写经验反馈的过程中未能分析到真实原因,提出的改进措施不够具体且不具有针对性,未能提供有效的参加价值。
建立经验反馈管理体系,覆盖到各层级、各部门、各施工队,提升全员经验反馈意识,鼓励全员参与,制定奖励措施,提高经验反馈的及时性、全面性,将未遂事件和隐患整改内容纳入经验反馈之中,安排专门进行统计、分析和编写相应报告。
鼓励工人参与经验反馈工作,下基层交流或通过座谈会收集工人的经验反馈内容,并安排专人进行编写,树立班组典型,以点带面,全面开展经验反馈工作。
通过经验反馈专项培训,提升编写经验反馈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规范格式和经验反馈工作流程,各层级领导严格审核把关,将经验反馈报告的内容完善,规范类别和专业标签的识别,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改进建议,并通过图文的形式清晰地表达出来。
本文提出了经验反馈管理平台的应用,认为通过核电多项经验反馈管理平台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核电项目施工中经验反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能够为核电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起到显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