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方法研究

2021-11-23 02:08解宇宁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9期
关键词:匠心困难资助

文/解宇宁

高校资助工作是为了有针对性地帮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个重要手段。资助工作不仅可以帮助困难学生缓解经济压力,而且有利于经济困难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学习,通过知识的习得与应用,家庭从根本上脱离困境。现阶段,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仍存在较大的问题,重点仍然在缓解学生经济压力方面,对受资助学生的继续教育存在着形式化的问题,学生资助品牌缺乏,发展性资助不足。资助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忽视了育人工作,导致受资助学生缺乏感恩意识、诚信美德、社会责任感。现阶段,资助育人工作要求不仅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而且要立足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坚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责任不卸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新资助育人工作方法,将扶困和扶智、扶志相结合,聚焦就业帮扶,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资源优势,打造资助育人品牌[1]。

一、高校资助育人目标任务

百年之计,在于教育。我国政府为了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缓解经济困难情况,为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这些政策为切实做好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资助是手段,育人是资助工作的目标任务,资助育人不仅要救急,更要坚持将立德树人贯穿困难学生学习教育的全过程。注重“扶困”与“扶智”和“扶志”相结合,解决好培养“人”的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助育人工作理念。着力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帮助受资助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受资助学生感恩社会、诚信还款,促使受资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2]。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方法

(一)精准识别,重点资助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证工作,是资助工作的前提。在工作中要做到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包括边远地区学生、疫情严重地区学生、贫困地区学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残疾学生等,可通过探访家庭、重点谈话、摸查了解、学生消费数据分析等方式来准确认定。要准确了解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辅导员、班主任可以从学生的日常表现、消费习惯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可通过获取学生饭卡支出信息,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情况进行认定工作。另外,家访以及与家长电话沟通也是一种可信度很高的方式。目前,经济困难学生认证方式正从提供“三级证明”申报、班级评议、学院审核的方式转变为诚信申报、班级评议、学院审核申报的方式。江苏在2020年的认定工作中,通过大数据匹配(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群体系统直接审核打分)、人工审核(交材料后辅导员审核)、民主评议认定的方式,完成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这一方法使得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得以量化、具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的精准性[3]。

(二)匠心筑梦,伴随成长

坚持“解困—育人—成长—反馈”机制,做好资助的同时,坚持创新资助育人品牌,坚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

推行“匠心筑梦,伴随成长”资助育人工作,注重发展型资助,打造资助育人新品牌。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不同需要,推行“匠心”计划。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具体资助育人活动,包括就业创业培训、就创业帮扶、勤工俭学、学习帮扶、职业技能培训、岗位实习等方式。创新资助育人工作方式,认真落实资助管理工作办法,从受资助学生、资助标准、资助工作开展流程、资助金额发放等方面逐步完善。健全资助育人的体制机制,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从整体上考虑不同类别学生的经济困难资助重点,创新工作方式,准确滴灌到位。

1.打好基础

实施“匠心筑梦、助力成长”计划,要打好基础。通过家访和电话交流等形式对受资助学生的家庭情况深入了解,通过“奖助贷助补免”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以及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学业指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讲座,配备指导教师队伍,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定成长计划,及时为其答疑解惑,促使学生打好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远大理想。

2.特色活动

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例如,组织“进社区”活动,义务辅导中小学生、组织“手拉手”志愿结对服务,帮助儿童、老人、残疾人,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通过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助力成长”主题征文活动、开展建档立卡学生座谈会、开展“资助感恩短视频、短音频”征集活动、“感恩资助”主题原创书画展、开展资助诚信教育系列讲座、资助主题知识竞赛、资助育人主题演讲比赛、受资助优秀毕业生事迹征集活动等一系列资助育人主题特色活动[4]。

3.校企合作

结合受资助学生的专业特色进行校企合作,为优秀的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的机会。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感受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和实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工作技能。开展校园招聘会,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就业重点帮扶工作,确保受资助学生有学上、有技能学、有工作做。

4.榜样力量

开展“匠心筑梦、助力成长”工作案例的经验分享交流会,邀请资助育人典型、励志成才典型,讲述青春故事,成长过程以及励志道路,为受资助学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成才榜样。通过典型案例,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业激情和奋斗自觉,引导受资助学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资助自助”,进而实现由受资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变,促使其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5.“匠心学堂”

根据“匠心筑梦”助学计划,成立“匠心学堂”。以受资助学生为对象,组成“匠心学堂”学生社团,开展学习教育大会、安全教育大会、学风教育大会、专业学习团体辅导、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心理健康讲座等,育人的同时也要关注育心。开展四史教育,以“教授有约”“辅导员有话说”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对学生开展四史教育,讲授学校的光荣历史,以此提升受资助学生对本专业、对学校、对国家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三)资助规范,保障有力

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开展奖助贷助补免的工作过程中,确保通知到位,落实有力,公示及时,确保所有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按照资助政策文件,严格落实资助工作,落实监督责任,强化保障措施。在资助过程中,做到筑牢师德师风防线,确保资助公平;健全评价机制,强化管理监督;凝聚师生共识,营造良好环境。

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深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因疫情致困的学生逐一进行摸查了解,对居家学习期间因家庭贫困没有笔记本电脑的学生进行临时补助,注重疫情期间受资助学生的心理疏导。在资助的同时做好资助回访工作,与受资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疫情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困境。同时,根据基础工作要求,通过家访、电话了解以及同学问询等手段,收集困难学生的基本信息,做好常规经济困难帮扶工作。

围绕“匠心筑梦、助力成长”计划,创新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助我成长”征文比赛以及“资助育人”短视频、短音频征集等活动,开展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诚信和感恩意识,真正做到资助诚信教育宣传进头脑、入人心。开展建档立卡学生座谈会,深入了解建档立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基本诉求,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资助育人工作成效。开展边远地区学生座谈会,从生活环境、经济困难情况、学习知识等方面,一一交流了解,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促进育人、育心、扶智、扶困、扶志一体,设置“匠心筑梦、助力成长—匠心学堂”,开展“我的受资助之路”“奔向更美的明天”等公开讲堂,宣传资助政策,坚定理想信念。开展交流会,受资助学生畅谈在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时间管理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及未来的规划,互相答疑与解惑,促进学生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加强与专业教师、班主任教师、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四、结语

精准资助与资助助力成长始终是高校资助育人的重点工作,对资助育人工作方法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学生如实反映家庭经济情况,同时也有助于资助精准到人。“匠心筑梦,助力成长”资助育人计划,就是把育人和关注心理问题、把扶困与扶智、扶志有机结合起来的工作计划,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只要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受资助学生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匠心困难资助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三生 致敬匠心
致敬匠心
匠心,一种倔强的坚持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