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需求视域下中职电子专业教学探究

2021-11-23 02:08郭成军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9期
关键词:市场需求校企中职

文/郭成军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中职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中职教育在教学目标、办学模式、学生评价标准等一系列环节亟须改进和完善。因此,在对中职电子专业教育的一系列优化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在充分了解就业市场对电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积极优化中职电子专业的教学课程和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创业引导下接受就业,实现自身的电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促进自身就业竞争优势增强[1]。

一、就业市场需求对中职电子专业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要制定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体系

在中职电子专业教学中,教学目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因素,它直接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充分了解就业市场的具体需求,在此基础上优化电子教学目标体系,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角度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例如,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掌握扎实的电子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电子操作技能,能在今后的就业和实际操作中具备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更快地适应工作实践[2]。

(二)要注重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优化

电子专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其发展与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导致中职电子专业的教学存在了一定的滞后性,跟不上电子行业发展的步伐。因此,在当前的中职电子专业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就业市场的需要,积极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此外,在电子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地渗透电子行业的岗位信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专业发展的自信心[3]。

二、就业市场需求视域下中职电子专业教学的探究

(一)积极完善电子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此满足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

在以往的中职电子专业教学中,教师单纯地依靠教材对学生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然而,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教材中的内容往往得不到及时更新,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就业要求脱节,甚至会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学校需要在充分认识就业市场对电子专业人才具体要求的基础上,注重电子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和更新,拉近中职院校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距离,提高电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首先,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在完善中职电子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最为重要的举措,是统一教材的重要补充与完善。积极组织专业教师,结合当地就业市场需求,开展校本课程教学开发工作,注重增加一些实训、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内容,让学生接受更全面的职业教育。此外,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还应该实现校企合作。结合用人企业的岗位需求,将企业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纳入校本课程教研的队伍,增强中职电子专业课程体系的实用性[4]。

其次,应优化课程结构调整,实施“多证融合,课证统一”。电子专业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新兴技术专业,学生所需接触的知识领域比较广泛,应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为学生开展更全面的专业教学,需要积极整合电子专业课程结构,进行模块化的教学,让学生在特色课程和实践教学模块中学习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得到更全面的教育。此外,中职电子专业还应试行1+X证书制度,将专业课的学习与专业职业证书考试相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积极改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以往的中职教育中,中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职能,教育过程与就业过程完全分离,这往往导致中职学生只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而实践操作技能、职业就业能力则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具体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影响了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中职院校要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优化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积极借鉴先进现代学徒制,优化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这既深化了电子专业教学中校企合作的程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首先,教师要深化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认知和实施。与传统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种学校理论教学与岗位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方式,显著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因此,为适应电子专业学生专业素质与就业市场需求,中职学校应深化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和实施,与合作企业签订相关的协议,让学生利用企业内的设备和专业指导培养实际操作能力[5]。

其次,要以现代学徒制为指导,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领域。在中职电子专业教学中,校企合作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优势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得到了更有效的拓展。例如,课程教研开发、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实训领域等都需要合作企业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需要,发挥更加显著的专业优势。

(三)积极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意识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学生面临的就业面也随之扩大。但因长期受单一僵化的就业观念影响,电子专业的学生只关注本专业有限的就业渠道,缺乏正确、广泛的就业创业意识,这导致他们的就业预期与实际就业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利于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就业率的提高。因此,要求中职电子专业的教师应积极开设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和教育,实现学生正确就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积极强化就业观念的引导和心理疏导。在电子专业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教师的就业指导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使学生做出更加科学、灵活的职业选择,实现良好就业。因此,教师要注重开设就业创业专业课程,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结合自身现状分析就业优势,引导学生树立务实的就业目标,做好就业心理调整。

其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展就业渠道。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形式。学生就业教育应贯穿中职教育的全过程。因此,中职学校需要积极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帮助和引导做好就业工作。比如,学校可以与用人企业合作,为企业培养电子专业人才。此外,还可以在毕业季开展多样化的招聘会,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四)积极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在以往的中职电子专业教学评价中,教师作为唯一的评价主体,通过单一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效果的评价。评价结果容易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很难为用人企业提供权威的就业参考,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电子专业教学改革中,教师应积极优化和完善评价体系,通过拓展多元化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加强对电子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实现学生就业能力、职业素养等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首先,积极拓展进行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在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中职电子专业教学中,中职院校和合作企业作为学生教育的主体,理应享有对学生专业发展的评价权。因此,合作企业的教师和培训者应该成为学生评价的主体。此外,学生还应该参加评价活动,通过自我自评和互相评价的方式积极反思自我发展。

其次,积极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中职电子专业是培养电子专业综合人才的摇篮。单一的评价标准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和就业市场。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拓展评价标准,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在合作企业内实习情况以及职业道德、操守纳入职业评价的标准体系,以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有效参考。

三、结语

中职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此,在中职电子专业教学中,教师就应积极地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完善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就业创业、落实多元化评价标准等方面实现中职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意识和良好的就业能力。

猜你喜欢
市场需求校企中职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