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鹏
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既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的必经之路,亦是建设和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重要基石。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四位一体的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目标。[1]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体育强国新征程三步走战略,突出青少年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促进重大工程。[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2]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将体育强国建设全面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用3个阶段的总目标和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外交等6个维度的细化目标,全面细致刻画了体育强国的建设轮廓。
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兴趣、态度和习惯,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习得技能与完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体育教育性、竞技性和娱乐性的共属一体,决定了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功能在于提高人、培养人和教育人。物质层面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精神层面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抗挫能力、社会道德和集体精神,促进其身、心、智全面发展。
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是青少年体育促进的必要途径,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提高青少年身体素养,改善健康状况,既是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目标定位,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价值依归。正因如此,《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多次强调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和学校民族传统体育重要内容,并把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工程纳入到体育强国建设九大工程项目之一。体育强国建设战略的布局和实施,既为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遵循,也为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推进明确了价值目标和治理方案,更是奠基了强有力、强有据、强有依的战略布局和制度保障。
20世纪中期,我国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立场中国家本位和个人本位交替演化,呈现出钟摆轨迹。改革开放至今,个人本位占据主导位置,国家层面的价值趋于淡化。直至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从大健康、全面健康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强化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地位,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构筑了优良环境。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实效促进成为了健康中国建设中无以替代且行之有效的有力支撑。国务院《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要求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内容,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各部门的考核体系,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深刻赋予了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中更大的使命与责任。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如何不仅关乎到亿万学生的健康体质,还关系到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的布局与推进,更是牵动着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
终身体育主要涵盖两个层面,其一,贯穿于人们一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活动;其二,能够融合于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2011年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可知,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技能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奠定终身体育基础中的关键角色。这一时期学生养成的体育意识与习惯将潜移默化融合至个体的生活理念, 所习得的体育精神、体育意志将贯穿影响其一生。教育民主化是指抛开性别、地位、种族等差异,全体社会成员均有机会享受与本身条件相称的教育。从教育角度而言,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是教育的关键组成与重要手段;从体育角度而讲,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事业的战略基础与工程建设。而且,缘自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殊位置,还同时肩负着体育事业中其他发展的重任: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所以,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促进受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全体化,反映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体育广泛性和平等性。
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求始终秉持“科学为本、规范为源、效率为先”的建设原则,树立服务全体师生、惠及全体师生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学校教育活动科学化、持续化、常态化与内涵化,逐步形成“标准引领、管理规范、内涵发展、富有特色”的良好局面。首先,在均衡建设方面,遵循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全面性,促进各学科、多内容的平稳推进。其次,在内涵发展方面,着力升华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提升教育质量与教育内在,强化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是促进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人力资源化、国家健康化、体育强盛化,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可割裂的重要构成,是学校发展必然路径的关键范畴,其实施效果如何、推进成果如何对学校均衡建设和教育内涵擢升意义重大,担负着培养造就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完全人格不可推却的责任和使命。
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强化学校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其内容多次重申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其价值功能不只局限在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更是体现为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推动效用,对于学生全面适应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改造与优化。其一,增强学生体质,奠定健康的身体基础。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对于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进素质均衡发展作用独特且效果明显,此阶段不仅是青少年学生习得科学锻炼方法的敏感期,更是为一生健康打下体质基础的关键期。其二,形成锻炼理念,奠定健康的思想基础。个体的锻炼意识难以自然形成,通常需要系统的、合理的体育予以干预,需要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施教予以影响。其三,培养运动技能,奠定健康的体能基础。运动技能是发展身体的重要手段,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通过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计划性、系统性教学、训练与竞赛,可有效改善力量、速度等素质,习得运动技能。其四,发展学生人格,奠定健康的社会适应基础。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既可以野蛮其体魄,也可以文明其精神,有效促进规则意识、社会道德、坚强意志和抗挫能力等社会化品质的培养。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实现需要国家政府顶层设计和相关政策统筹引领,以战略重点的思想明确学校民族传统体育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两个国家战略”服务的重要位置。一方面,构建行之有效的政府统筹、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学校开展、学生自主的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运行模式,以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工作联席会制度为媒介加强各有关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在尊重学生诉求、适应体育需要、把握社会实情、助力国家发展的基础上制定顺应发展需要、符合当前实际、反映学生意愿,且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操作性的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科学规划和布局。另一方面,根据体育强国建设中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的部署与要求,制定相应的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政策。在政策目标上,推进具体目标操作化、绩效化,以纾解原有政策溢出效应不足问题;在政策制定上,征求多方意见,规范决策过程,扩宽决策参与和民主,提高内容合理性与科学性;在政策工具上,构建法定化、权威性工具和多元化、激励性手段,以纾解原有立法滞缓、激励单一等弱化和边缘化问题;在政策实施上,建立常态化、动态化执行机制,注重传达和普及,深化宣传与解读,强化认知与认同,加强考核与评估,真正促进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政策落地生根。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强调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的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精品赛事活动;构建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和支持体系。而当前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形势却呈现出活力匮乏、生机不足迹象,审视其肇因在于社会支持力的缺失和发展思路的封闭。在理论维度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市场规律把握发展方向,开发潜在优势、展现自身资源方能扩展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空间;在现实维度上,学校存在于社会,发展于社会,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既受其影响又对其服务与辐射;在价值维度上,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参与,既可促进学生社会化和体育多元化,也可调动资源形成力量支撑建设。因此,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在谋求时代建设、速率发展的同时,也应积极寻求与社会体育的契合与藕联,建构起“优势互补,资源共建,协同推进,融合发展”的育人模式,从而拓宽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空间,延展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内涵,增强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活力。例如: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组织体育教师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传播知识、指导技术;社会体育合理规划场地建设,加强资金和土地支持,重点放在学校和社会缺少且急需的内容建设上,实现共建共享。
提高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质量和水平,培育青少年学生体育习惯、健康素养,既是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追求目标,亦是体育强国内在要求。应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价值上目标追求应与课程、人、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生命为本体、社会为本位融合统一;在内容上打破固有课程局限,优化体育教学内容,鼓励学校结合自身基础和资源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模式;在方法上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旁征博引,依据实际制定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教学方法,确保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青少年掌握两项以上运动技能。[4]与此同时,从注重实效发展,立足全面推进,惠及全体师生的角度出发,实现以“师”促建、以“典”带面、以“制”保本,以“供”夯基。其一,优化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职业责任感与荣誉感,定期展开职中研修与职后培训,提升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其二,完善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奖评机制,构建体育工作业绩考核评价标准,对成绩突出、表现优异的教师、学生和班级实事表彰。其三,制定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安全管理方案,保障校内体育活动平稳展开和设施安全使用,有效规避潜在和尚存的风险因素。其四,深化学校民族传统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发展环境,扩宽资金渠道,加大经费投入,丰富资源供给,优化基础设施,保障长效建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