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挖掘、精神感悟:基于武术文化传递的体育教学创新研究

2021-11-23 01:51郝大龙
武术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武术内涵理念

郝大龙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传统武术文化蕴涵的武德理念、礼仪教化既诠释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理念精髓,也契合了“以德育人”的时代趋势。结合高职体育教学创新诉求和发展方向,要充分挖掘武术运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理念,通过发挥武术运动在伦理规范、礼仪教化和精神激励等领域的积极作用,实现武术文化传递与体育教学创新的全面融合。

1 武术文化的传承定位及传承危机

武术是有我国特色的体育运动形式,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更能提高习武者的精神毅力和思想境界,规范个人行为。因此,了解、传承武术文化,对武术文化的行为礼仪、道德规范和精神品质进行深度感知和理解,能够破解武术运动传承危机,寻找时代发展机遇。

1.1 武术文化的传承定位

在应用、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时,要合理确定其文化传承定位,为武术文化传递确定正确基调。首先,要坚持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有效融合。武术文化传承需要适应时代环境,合理利用现代技术、理念,构建时代性突出的传承机制,赋予武术文化新的时代价值。同时,要坚持真实且客观传递武术文化所蕴含的精髓理念和传统文化,尽可能生动地再现其民族特色,提升武术文化的生命力。通过将时代传承与民族特色融合,推动武术文化传承进入良性发展轨道。[1]其次,要坚持合理继承与有效创新的深度融合。武术文化包含了“技”“礼”“文化”等多个层面,要对武术文化内容进行合理改造和有效创新,有效消除武术文化的传承“阻力”。最后,要坚持文化礼仪与教育功能的全面融合。武术文化是对各类优秀文化进行凝聚、孕育的优势文化,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礼仪能够引导习武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完善的人文素养。同时,武术文化具有良好的教化功能,其中所倡导的重礼重义、尊师尊道对推动体育教育创新有重要意义。

1.2 武术文化的传承危机

在现代竞技体育主导的发展环境下,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空间不断缩小,传承动力明显缺失。第一,现代竞技体育影响了武术文化的“原汁原味”传承,冲击了武术文化的原有形态。当前体育以现代竞技体育风格为主,无论是武术赛事制度,还是武术教育体系,都以竞技武术为主,缺少原有文化内涵的生动表达。第二,现代文化秩序冲击了武术文化的发展空间。为使武术运动适应当前传播环境,对武术运动进行了“现代化”改革、“模式化”改良,使原有武术文化被其他文化形态冲击、异化,生存空间大大缩小。第三,大众对武术文化存在认同危机。由于武术运动缺少良好的展示平台,大众对武术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仅仅局限于“影视平台”或“文学作品”,对武术文化的真正内涵缺乏全面了解。

2 武术文化传递对体育教学创新的积极价值

武术文化传递的精神理念符合当体育教学的创新诉求与目标导向,通过合理利用武术文化创新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养成向善品德和礼仪规范,并有效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武术的同时,强身健体、感悟真理。

2.1 以规律立学,孕育学生“求真”精神

武术练习倡导“求真”,要求练习者对武术运动规律之“真”,对习武启示进行反思与体会。因此,想要学好武术,需要习武者深谙武术文化的深厚底蕴,将优异品质贯穿习武的每一个环节,形成“求真”理念。此外,武术文化倡导积累,提倡习惯培养,只有坚守“真我锻炼”的优异品质,才能取得预期成绩。因此,引入武术文化推进体育教学创新,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武术练习,并始终遵循体育锻炼规律,养成良好习惯,探寻体育教学的健康、文化和趣味等多元价值。[2]

2.2 以武德育德,激发学生“向善”理念

武术文化倡导“向善”,要求练习者具备“向善”的精神品格,直接影响习武者对“善”“恶”等思维的判断。我国武术文化始终将“德”放在首要位置,将原本对战、相对残酷的技击活动升级为“向善”“崇德”的技艺交流。将武术文化引入体育教学创新,引导学生汲取其中所蕴含的“向善”意识,助力学生将高尚品德融入锻炼实践,使学生将体育竞技性与参与性有效融合,有助于构建“德为本”“善为向”的体育教学机制。

2.3 以审美引领,诠释新的“崇美”境界

武术文化既倡导“健身自卫”,也诠释了“崇美”的精神境界,而武术运动的动作姿势和形象展示的审美内涵,改善了大众对武术运动内涵的认知和了解,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会。在传递武术文化创新体育教学时,通过诠释武术文化“立德”“审美”的精髓理念,有助于挖掘体育教学的“美育”价值,使学生在关注体育技巧的同时,重视规范、约束个人行为,领悟体育运动的“崇美”境界。[3]

3 以武术文化为基础的体育教学创新机制构建研究

武术文化是传统文化精髓,也是武德本源。在当前创新体育教学时,通过融入武术文化的育人功能优势,拓展武术文化的传承空间,使学生发现体育运动的多元趣味,实现文化传承、精神感悟与体能素质的全面提升。

3.1 以学生诉求为基础,构建个性化、规律化的体育教学机制

在以武术文化为基础,创新体育教学时,要坚持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化差异,丰富体育教学的文化内涵,全面提升教学实效。第一,尊重基本规律,以学生个性化差异为基础选择素材,制定方案,既是传递武术文化的表现,也是尊重教学规律的生动呈现。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要针对学生的体能基础、学习习惯等差异,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获得感。第二,要注重完善沟通交流机制,要为学生合理表达个人诉求,深化情感交流提供良好平台。构建包含学生情感认知、学习体验和价值理念等内容的体育教学体系,为学生感悟体育精神搭建良好平台。[4]第三,要突出职业特色,围绕专业设置和未来岗位需求,选择与学生专业匹配、需求相符的武术项目,切实提升体育教学成效。通过培养学生掌握武术技能、感悟武术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助力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求。

3.2 以文化挖掘为动力,构建传承与创新并重的体育教学机制

在创新体育教学进程中,为更好弘扬和传承武术文化,要对学生需求、时代环境进行合理研判,通过充分挖掘武术文化内涵,寻找最佳“契合点”,实现武术文化与体育教学的创造性融合。首先,要对武术文化的内涵、传承内容形成全面、客观认识,使其与体育教学有效融合。要先对内涵复杂、形式多元的武术文化进行合理整理,通过提炼文化内涵,凝聚武术精髓,从武术文化中寻找适合体育教学的内容进行传承与创新应用,以此推动体育教学创新。其次,要对武术文化的内涵及理念进行全方位挖掘,使其有效渗透于体育教学。在当前传承武术文化创新体育教学时,不仅要重视“技击”训练,更要围绕高职体育教学实际,构建“一校一品”的武术文化传承方案,形成精品化武术教学体系,使学生接受系统化武术文化教育。最后,要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对武术礼仪、武德和代表故事进行创新性诠释,使学生对武术文化形成全面认识,实现武术文化的最理想传递。

3.3 以精神感悟为目标,构建情感启发与价值引导的体育教学机制

在利用武术文化创新体育教学时,要注重从情感启发、价值观念引导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感悟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核,使其与体育锻炼形成“情感共鸣”“精神共振”。要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感认知和价值需求视角出发,引导学生理解武术文化的情感理念,使学生自觉、自发认同武术文化,并将武术运动的“自强”精神、“刚健”意识迁移到体育锻炼之中。[5]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观、价值观。要充分展示武术运动的功法、套路及习练等环节,使学生体悟武术精神,对武术所表达的运动观形成全面认识,并扩大到学生体育锻炼的各个环节。要借助武术文化引导学生遵守习武规范,对武德、礼仪建立认同感,形成友善、崇德的正确观念。在引入武术文化创新体育教学实践时,要以“孕育精神、培养能力”为导向,推动武术文化与体育教学的对接与融合。

4 结语

基于武术文化价值的传承与推广机制诠释了新的育人意义。通过挖掘武术文化,开展体育教学,启迪学生感受武术精神、武术礼仪,为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了正确导向,为凝聚体育精神提供了科学指引,有助于学生切实感受武术文化所蕴含的道德规范、精神品质,对当前全面创新体育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武术内涵理念
中华武术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武术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