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丽莎 [山西传媒学院基础课教学部,山西 晋中 030600]
梭罗生于19 世纪的美国,其一生都与自然为伴,通过对自然的接触与感悟,创作出了许多以自然为主题的著作,比如《瓦尔登湖》《考德角》等,通过对自然景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思考。在当时的美国,尽管梭罗的自然观念受到许多超经验主义者的认可,但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认同。一直到20 世纪,随着美国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愈发严重,在促使人们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让人们试图从历史中寻找精神方面的向导,为现实生活中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由于梭罗的自然观念蕴含着浓厚的生态学意味,成为当时美国环境主义所奉行的先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推崇。梭罗强调人类应与自然实现和谐相处,明确了人类的物质主义以及资本主义二者之间存在的缺陷。梭罗的自然观念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对于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其自然观念,了解其思想中蕴藏的生态伦理意蕴,进而为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启示。
梭罗对于自然的热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家庭因素的影响。在梭罗成长的过程中,母亲一直向其渗透热爱自然的情怀,在母亲的影响下,梭罗逐渐爱上自然,并渴望亲近与接触自然,对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小时候的梭罗就经常远足,聆听鸟儿歌唱,并于十岁写了名为《季节》的文章,对一年四季中景色变化以及不同季节天气的变化进行了描述。成年后,梭罗进入哈佛学院就读,不仅自学了希腊语、拉丁语等语言,还广泛涉猎了自然哲学、历史、神学等不同方面的知识,同时还经常抽出业余时间,前往坎布里奇田野、查尔斯河畔等不同地点,对当地野生动植物进行观察,为其自然观察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毕业后,梭罗回到了康科德,全心投入对自然的研究中,并就人与自然之间所具有的生态伦理关系展开深入思考。
在观察与研究中,梭罗摒弃了思维杂念,并与自身自然观念进行融合,在见闻中记下了各种奇特的自然现象,并对植物的生长进行记录,探究植物生长与动物之间的合作关系。在收集了足够的资料后,梭罗便开始进行实验,倡导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对于梭罗而言,对自然进行观察并将所观所感写出来,一直都是其日常生活的主旋律,是值得他花费绝大部分时间实现的目标。梭罗基于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将自己两年以来的所见所闻与感悟全部写进了《瓦尔登湖》这本书里,书中对生活在湖边的兔子、松鼠、狐狸、土拨鼠等动物的描写,均体现着其回归自然的主张。
《缅因森林》是梭罗的又一著作,通过对旅游经历的描述,展现了原始森林的雄伟气势。梭罗写道:“这里是自然森林,美丽无比,但其渗透出的气势却令人生畏。站在地面,可以看出造物主的杰作,大地从混沌以及古夜中创造,不属于任何人。它是属于广袤的宇宙,其中包含了骇人的物质。地球是必然性以及命运的家园,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这种震撼的观点对于梭罗自然观念以及其生态伦理意见的产生有直接联系,是梭罗自然思想的全面体现。
此外,梭罗对于自然情感的认知处于“温柔关系”阶段,这与其所生活的时代密切相关。19 世纪的美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当时绝大部分人的认知中,当代美国人编织发财致富的美梦,对于大自然进行开发,并意图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梭罗却反其道而行之,入住林边小屋,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式以及现代文明发展如何才能与自然共存。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梭罗提出了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独特见解,他指出只有当人们与自然之间呈现出一种“温柔”关系时,健康的生活才存在可能。其所倡导的“温柔”关系则可理解为人与动植物、自然之间的平等宣言。梭罗认为,树木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为了一己之私让树木遭受折磨,其实属于一种罪过。可能有人认为梭罗小题大做,但这也恰恰体现了其所倡导的生态伦理观,任何伤害自然的行为,都是不应该的。梭罗承认自己看待自然的视角与其他人存在着较大区别,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于梭罗而言更像是一起生活的朋友,他将田鼠视为自己的兄弟,将鼹鼠视为可分享的朋友,把兔子看作自由自在的小孩子,自然在梭罗的眼中永远都是和蔼可亲且值得敬畏的。自然界是宽容且民主的,供养着世界的万事万物,而人类只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渺小存在,不必拥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而必须对天地万物抱有感恩之心,树立平等、有爱的关系。
梭罗的自然观点与生态理论思想富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对后世具有巨大影响。19 世纪后期,是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尽管在1884年,由于工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据的比重超过农业,使美国成为真正的工业大国。但农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资本家的掠夺式开采,再加上美国人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利用缺乏足够重视,使得资本家在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时,呈现出毫无节制的特点,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生态破坏现象。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虽然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工业领域所造成的副作用却导致这些资本家无法长期生存。
而梭罗的自然观点则充分论证了自然与人类之间和谐共处、共同依存的关系,要想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根据梭罗的自然观念,不难发现,其将人的伦理理念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道德理念,包含了人际关系;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人与生活环境的关系。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延伸,人类在发展中需要遵循保护自然的原则,将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尊重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另外,梭罗还强调,在对人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时,可以适当借鉴伦理学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并将这一道德规范延伸到自然界,使得道德权利能够拓展到自然界中,赋予动植物、土壤、水域等自然物相应的权利。
梭罗的影响绝不仅于此,作为美国自然文学的代表性人物,梭罗创建了人与自然的发展进程,包含“对立—妥协—平衡”三点,与美国工业发展阶段以及如今对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等较为吻合。在梭罗看来,自然界中所有生物生来即平等,强调人们在谋求发展的同时要重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并将其置于人类道德问题的高度。与此同时,梭罗还分析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对现代文明进行了全新定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认为只重视社会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是对现代文明的背叛。
此外,梭罗亦有矛盾的科学情感。梭罗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关系,其自然情感在某种角度也映射出了当时特定时代的特点。在完成《瓦尔登湖》的创作后,梭罗便全心投入到自然写作中,凭借着对自然界的热爱与观察,逐渐成长为一位具备一定技能与知识的生物学家,并适当借鉴亚历山大·冯·洪堡的思想,将当地树木及灌木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水分进行分类,进一步加深了梭罗对自然的了解,成为康德科公认的自然史专家。同时,梭罗作为抱有浪漫主义的专家,其对自然的研究也不可避免会沾染一些浪漫因素,从而陷入一种矛盾的状态。正如梭罗所说的:“我想强烈地了解周围事物,以便更好地接近它们。”从这个角度来看,梭罗所创作的作品之所以会具有客观性与精准性,除了与其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理念相符合之外,更多是为了后续能够更好接触自然、感悟自然。从实践层面来看,科学研究只是作为梭罗了解自然的一种手段,远远不是最终的目的。但这种观念在同时期的科学家看来并不可取,他们认为,在研究时带有主观情感会对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带来直接影响,由此所得到的结果也无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建议。所以,这些科学家认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当最大限度将主观因素排除在外,以保证研究数据与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但梭罗对于这些观点显然是不赞同的,他曾对“科学无人性化”表达过不满,认为通过显微镜来看待事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外在工具的使用会对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带来威胁。
梭罗认为,科学本身是一门具有严谨性与科学性的学科,倾向于将万事万物进行重新拆分,使之成为量化可计算的个体,这种做法尽管可以为研究提供便利,但是却抹杀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淡化了自然界的本质。梭罗追求自然,并渴望了解自然,根据自然的全新特征,强烈地了解整个自然世界。梭罗所追求的自然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客观存在,而是强调精神与物质的交融,享受并且怀念缅因森林的温柔夜晚。为了防止自己进入科学研究的误区,梭罗会始终保持理智,时刻警醒自己,正如他在日记中提到的:“我担心我学问的性质正变得更加确切以及科学起来。”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梭罗对近代科学还存有疑虑与不满,但在研究自然的过程中,梭罗却从未真正将科学放弃,并通过自己的观察与研究,提出了自己关于自然的独特观念,并试图通过自己的观点弥补科学中的冰冷缺憾。梭罗曾说过:“真正的科学必须更好地借助有机体去了解自然。”因此,梭罗的自然观念是超凡的、自然的、可靠的、有效的、矛盾的、复杂的。
目前,我国在发展中吸取了自然与人类的共处之道,并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形成了生态保护的相关理论。我国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推广中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之前粗放式的发展使得我国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绿色发展”目标实现存在较大困难。因此,我国生态保护相关理论的完善,可与梭罗的自然观念与生态伦理意蕴进行联结,驱使我国在保障工业文明的基础上,更多地将精力置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中,为人们创造良好的自然与生活环境。
在发展过程中,梭罗给予我们的启示在于人与人之间能够形成温柔的人际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尊重、和谐发展关系的建立。梭罗所提出的自然观念,与我国所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在本质上存在着较多相似之处,均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另外,通过对梭罗自然思想进行解读,可以帮助我们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推动传统粗放式发展方式的转变,将精力更多投入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之中,力求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力求快速改变当地落后的面貌,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在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掌握好“度”,使得经济快速发展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作为代价的,滋生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不仅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使得我们进一步意识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后续改进中,可以梭罗的自然观念以及生态伦理为基础,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然责任意识,并基于梭罗自然观中的共同体意识,让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促使我国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
综上所述,梭罗对于自然万物有着淳朴且深厚的情感,在其自然观念与生态伦理中,将整个宇宙作为一个和谐的家族,将整个人类与自然界视为共同体,力求让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个更加清晰准确的认知,让人们对自然始终保持亲近与敬畏。基于对自然的热爱,梭罗也创作出了许多与自然相关的著作,均生动传达出其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与感悟,通过阅读其著作,不仅可以体会梭罗对于美妙自然的细致描写,而且还可以切身感受其对自然的保护意识与危患意识。梭罗的自然观念与生态伦理观,对于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全新的启示意义。因此,基于梭罗自然观念以及生态理论基础,改变人民的传统自然观,引领公众消费,提升公众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推动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