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词的男性书写
——以“酒”意象为例

2021-11-23 12:57耿心语吉林师范大学长春130000
名作欣赏 2021年32期

⊙耿心语 [吉林师范大学, 长春 130000]

酒文化本是一种饮食文化,而这种文化在文人手中发挥到了极致,诗人把酒慨当以慷,词人疏狂唯图一醉。当然,无论是词人或是诗人大多数为男性,自然,文本中饮酒、写酒的也是男性居多。“父权制文化标准不仅有强制性,而且潜移默化地将这种强制性的东西内化为妇女自身的价值取向,社会因此只存在一种价值标准,即男性的价值标准”。中国封建社会是典型的男权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更何提写词、饮酒,李清照身为女性文人来写男性领域中的“酒”意象,可以说是个特例,诸葛忆兵选注的《李清照诗词》在前言中解释李清照多次运用“酒”意象的原因时写道:“李清照是把男性的作为当成自己行为的准则来要求自己的。当时社会认可的是男性理想追求的模式,李清照不甘被束缚在闺房之中,极力想有所作为,就自然会向男性标准靠拢。”

一、“酒”意象分类

李清照词中的“酒”意象非常明显在向男性行为靠拢,她词中涉及的“酒”意象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式多变,本文以黄谷墨辑校的《重辑李清照集》一书为底本,以此为参照本,统计书中与“酒”意象相关的词篇共有三十首,约占全书词的一半。现将统计的结果分类归纳如下。

(一)直接写“酒”意象的词篇

书中直接写“酒”意象的词篇可分为三小类:

其一,带“酒”字的词篇有十六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残酒”;《醉花阴·重阳》(薄雾浓云愁永昼):“把酒”;《凤凰台上忆吹箫·离别》(香冷金猊):“病酒”;《念奴娇·春思》(萧条庭院):“酒醒”;《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酒意”;《蝶恋花·晚止昌东馆寄姊妹》(泪湿罗衣脂粉满):“酒盏”;《蝶恋花·上巳召亲族》(永夜恹恹欢意少):“酒美梅酸”;《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香消酒未消”;《忆秦娥》(临高阁):“残酒”;《声声慢》(寻寻觅觅):“淡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酒阑”;《永遇乐·元宵》(落日熔金):“酒朋诗侣” ;《生查子》(年年玉镜台):“酒从别后疏”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买花载酒”;《怨王孙》(梦断漏悄):“愁云酒恼”;《行香子》(天与秋光):“酒醒”。

其二,带“醉”字的词篇有七 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多丽·咏白菊》(小楼寒):“贵妃醉脸”;《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沉醉”;《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忘了除非醉”;《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尊前席”;《浪淘沙》(帘外五更风):“醉醒”;《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醉后”。

其三,带“小酌”一词的有两首。《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要来小酌”;《青玉案·送别》(征鞍不见邯郸路) :“明窗小酌”。

(二)间接写“酒”意象的词篇

书中间接写到“酒”意象的词,即从酒器或者饮酒的器皿工具着眼来间接描写饮酒的词。主要可分为三小类。其一,带“尊”(古通“樽”)字的有六首。《庆清朝慢》(禁幄低张):“金尊”;《木兰花令》(沉水香消人悄悄):“金尊”;《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金尊”;《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尊前醉”;《殢人娇》(玉瘦香浓):“尊前酒满”;《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

其二,包含“觞”字的有一首。《新荷叶》(薄露初零) :“捧觞”。

其三,带“杯”字的有两首。《蝶恋花·上巳召亲族》(永夜恹恹欢意少) :“杯盘”;《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杯深”。

在《李清照全集》收录的十八首诗中有两首有“酒”意象,《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其一(五十年功如电扫):“酒肉堆”;《贵妃阁春帖子》(金环半后礼):“万年觞”。

以上分析可见李清照作品中非常重视“酒”意象的运用,且饮酒动辄大醉,酒量与饮酒器皿与男性无异。她甚至更喜欢在作品中直接使用“酒”意象,直接写出饮酒这种雅士的行为,可以给她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满足:生理上,可以借酒发泄情绪;心理上,表现“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

二、酒词中的男性书写

词这种文体本身就具有“双性同体”的意味,可以从两方面解释,一方面在词体演变发展过程中,男性词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五代《花间词》的编辑到后来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直至清代各种词派兴起,无疑都是男性的功劳;另一方面,在词体的内容上,女性又是劳苦功高者,男性词人大多是以女性视角或者运用女性题材来表情达意的,“词为艳科”这个“艳”字也就是因为词多写女性意象和女性情感而带来的审美感受。男性词人作闺音实属常见,女性词人作“闺词雄音”,其肇始应是李清照。

(一)少女时代的权利意识

伍尔夫说:“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这句话是就西方语境而言,在中国古代,一个女人想要写词必须有个好的家庭背景。因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且其父李格非对李清照的文化教育极为重视,所以易安的才力是足够可以驾驭词这种文体的。才力的雄厚让李清照不满足于传统女性的身份,她要求更多的权利,她公开闯入了历来由男性主导的文学领域,并且运用酒这种男性题材,写女子饮酒之乐。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记录的是李清照少女时候的一次郊游活动,这首词中,女主角不是处于闺阁之内,而是在大自然中,在文本中更是直接提到了她的醉酒经历。显然,一位大家闺秀外出醉酒是完全不成体统的,但李清照毫无掩饰,甚至告知读者时间“日暮”、地点“溪亭”。全词的感情基调全在一个“兴”字,兴起而饮酒,兴尽而归舟,然而“兴”真的尽了吗?年轻人的热情没有尽头,更何况这是一群曾在深闺憋闷已久的少女,于是在误入藕花深处之后,兴致又起,她们奋力划舟,带着不服输的劲头寻求新路。“酒”意象既是少女们兴致的催化剂,又是李清照背世离俗的标志。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写于公元1099年,此时李清照十六岁,次年,她又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是闺房酒后之作,这是一个经过风雨洗礼的早晨,李清照恰好宿醉,头脑还不甚清醒。余醉未消的词人便开始了与侍女的对话,以对话体的形式表现词人对花的无限怜惜。通过一问一答,将词人酒醒后娇憨中略带任性的情态展现在读者眼前。此词中“酒”意象展现了李清照离经叛道的个性:她不仅要写出在室外的“沉醉不知归路”,还要写出闺房里的“浓睡不消残酒”。当这个大胆的“酗酒”少女诘问着侍女的善意谎言时,读者也在叹服于少女的无所畏惧、自由放纵,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全新女性,她不是低眉顺眼的妻妾,不是满目怀春的情妇,她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为自己、不为他人所活,这是最令人欣赏的地方。

(二)婚后的才子人格

宋徽宗靖国建中元年(1101),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他们学识相近、性格相合、爱好相同(鉴赏金石文物),可谓佳偶天成。只是两年后,皇帝下召禁止元祐党人子弟居京,李清照被迫离京,夫妻天各一方,只能借书信来表达相思。如《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元代尹世珍在《嫏嬛记》卷中记载了这首词背后的一个小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如,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从这个故事可见,李清照才力之高可比男子。在作词上,赵明诚与李清照相互促进,亦师亦友。宣和三年(1121),三十八岁的李清照又一次送别丈夫,她的才力又一次展现了出来,如《凤凰台上忆吹箫·离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句似逻辑推理中的排除法,“瘦”的原因不是因为“病酒”,不是因为“悲秋”,但又不说真正原因,引得读者猜测,随后在下片写自己相思到已近乎“一段新愁”的地步,让读者自然地得出这“瘦”是因为离别。这里“酒”意象的存在,是为了逐步推进读者思考,进而得出“瘦”的原因,以突出相思之深。

(三)寡居时的清醒认知

靖康之变后,一大批词人南渡,其中就有李清照,她先后经历了丧国、丧家、丧夫的悲痛,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也同南渡的男性词人一样哀感国家繁华的往昔以及自己小家的变动。特丽·莫艾说:“一般人看来,男性代表的是理性、秩序和明晰,女性代表的是非理性、混乱和破碎。”但四十六岁的词人在这一时期所作酒词甚多,表现的并非“非理性的、混乱和破碎”怨妇心态,反而打破“一般人”的认知,对她自己的处境有着清醒的思考和认识。如《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这首词逻辑连贯地记述了易安从举杯喝酒到略有醉意再到酒醒空对烛花的饮酒全过程,起句词人一杯又一杯喝着色如琥珀的美酒,还没喝到醉,酒香氤氲的氛围就使词人自我沉醉了。下一句,“晚来风”暗示着词人饮酒时间之长,现在已经是人声静寂、唯余钟声的深夜了。而当词人在熏香燃尽的深夜入睡时又很快“魂梦断”。醒后的形象是头饰凌乱,云鬓蓬松,可见词人是直接醉后入眠,且没有心情卸妆。“空对烛花红”展现了词人夜不能寐,只能呆呆地望着灯花的场景。词人的愁情在这首词中是极为连贯的,没有大的起伏,一以贯之。“酒”意象是词人愁情的象征,“琥珀浓”“意先融”都是词人愁怨郁结心中、不得释放的体现,“这种愁思盘纡心曲,郁结未伸,日间求醉而沉醉未成,夜间求梦而魂梦又断,实际上无可摆脱而又无可遏止,深深陷入了一种无踪无主、如醉如梦、不可自拔的精神境界”。正是因为对自己处境的清醒认知才使得李清照沉醉于酒中,不过酒醒后,李清照还是要面对国破家亡后社会对女子的不友好。又作《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素来为人称道,开头三句话、十四个叠字营造出了凄清惆怅的氛围。词人在微冷的气温下,愁情更甚,意更难平。本词中的“酒”意象在“三杯两盏淡酒”一句,酒只是酒味不浓的“淡酒”,然而词中的悲哀之情却极浓,极言酒淡是为了说明李清照是在清醒的状态下感受到无尽愁情,清醒才最痛苦。

三、易安男性书写的影响

李清照除了借酒展现她惊人的男子气魄,她这种有意识地着力作男子之声,对后世女性词人创作也是一种启示,她们也纷纷作“闺词雄音”。

有着“满族词人,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称的顾太清就受到了李清照的影响,如《壶中天慢·和李清照漱玉词》:

东风吹尽,便绣箔重重,春光难闭。柳悴花憔留不住,又早清和天气。梅子心酸,文无草长,尝遍断肠味。将离开矣,行人千里谁寄。帘卷四面青山,天涯望处,短屏风空倚。宿洒新愁浑未醒,苦被鹦哥唤起。锦瑟调弦,金钗画字,说不了心中意。一江烟水,试问潮信来未。

“太清把饮酒这种带有强烈男性气质的行为视作自然而然的事情,在她旷达不羁的心目中,酒不再是男性的专利,而是女子颐养性情、引发逸兴壮怀的酵母”。顾太清词中“宿洒新愁浑未醒”写自己借酒消愁,颇有李清照的风范。

到秋瑾,女性酒词中还多了一种男儿般革命的热血,如《满江红》:

肮脏尘寰,问几个男儿英哲?算只有蛾眉队里,时闻杰出。良玉勋名襟上泪,云英事业心头血。醉摩挲长剑作龙吟,声悲咽。自由香,常思爇。 家国恨,何时雪?劝吾侪今日,各宜努力。振拔须思安种类,繁华莫但夸衣玦。算弓鞋三寸太无为,宜改革。

及至沈祖棻,“她不但是‘词人之词’,而且是‘学人之词’”。她所处的正是男女日趋平等的时代,可与男子一般被称之为学者,在《浣溪沙》中:

碧槛琼廊月影中,一杯香雪冻柠檬。新歌争播电流空。风扇凉翻鬟浪绿,霓灯光闪酒波红。当时真悔太匆匆。

沈祖棻的词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了,其中“霓灯光闪酒波红”一句紧贴时事,表现抗战时重庆后方的灯红酒绿。

“酒”作为文学作品中偏于男性化的意象,被广泛运用于李清照的词中,并随着她的际遇不断变化,这些意象展现了她真实的感情,勾勒出她多变的一生,也深刻影响着后世女词人,鼓励着她们打破男女间的束缚,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正如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的那样:“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

①诸葛忆兵:《李清照诗词》,中华书局2013年版。

② 吴熊和、蔡义江、陆坚:《唐宋诗词探胜》,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③黄墨谷:《重辑李清照》,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④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贾辉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⑤ 尹世珍辑:《嫏嬛记三卷》,明万历刻本。

⑥ 林建法、赵拓译:《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时代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⑦ 唐圭璋:《李清照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版。

⑧〔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⑨ 孙艳红:《民族文化认同与太清词的民俗文化书写》,《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第4期。

⑩ 叶嘉莹:《从李清照到沈祖棻——谈女性词作之美感特质的演进》,《文学遗产》2004年第5期。